<p class="ql-block"> 景山公園我去過很多次,但是從來沒有進入過壽皇殿。我只是知道這個地方從1954年至2013年一直是北京市少年宮,是北京市所有有些才藝的青少年們向往的地方。門口的那一對石獅子是元朝的遺物。</p><p class="ql-block"> 壽皇殿最初建于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之前,位于景山東北隅;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移建至景山正北中軸線現址,并仿照太廟規制重建,成為供奉清代歷朝皇帝皇后畫像及舉行祭祖典禮的皇家場所。是舊時北京城“五壇八廟”之一。</p><p class="ql-block"> 這里由內外兩層院落組成,整體建筑是仿照太廟規制而建,包括壽皇殿正殿、東西朵殿、東西配殿、東西碑亭、東西井亭、東西值房、神廚、神庫、壽皇門、磚城門、寶坊。是中國古代最高等級的建筑形式,也是北京中軸線上除故宮之外的第二大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一走進這個院落,我就能感受到一股古老而深沉的歷史氣息,這里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每一個小獸塑像仿佛都在向進入這里的每一個人講訴著過去的故事,讓人不禁對這座建筑的悠久歷史和獨特地位肅然起敬?!這組靜靜矗立的清代皇家祭祖廟堂建筑群的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皇家的威嚴與莊重,它就像是一部厚重的史書展現在世人面前……愿這份沉甸甸的歷史責任感與文化傳承的使命感能夠經久流傳。</p> <p class="ql-block">寶坊</p><p class="ql-block"> 寶坊為四柱三間九樓式,宮門外東、西、南三面各立一座。南面寶坊北側額日"昭格惟馨",南側額日"顯承無羈"。西面寶坊東側額日"舊典時式",西側額日"世德作求"。東面寶坊西側額日"紹聞祗通",東側額日"繼序其皇"。坊額原為乾隆皇帝御筆題寫。乾隆皇帝的額枋題字多出自《詩經》、《尚書》,借以闡述壽皇殿的深刻文化內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三座牌樓?:東、西、南三向并置,坊額為乾隆御筆,屬罕見圍合式布局。</p> <p class="ql-block">磚城門</p><p class="ql-block"> 是壽皇殿宮墻的南大門,包括一座正門和兩座便門。正門為隨墻牌樓門形式,面闊三間(20米),進深4.97米。黃琉璃瓦廡殿頂,琉璃單翹單昂五踩斗拱,朱門金釘,開設三個門道,中間供皇帝通行,兩側供后妃和文武大臣通行,兩側各有一石獅守護。便門均為隨墻門形式,共辦事人員出入。</p> <p class="ql-block">壽皇門</p><p class="ql-block"> 又稱戟門,是壽皇殿內垣大門,20世紀80年代燒毀后重建。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二間,黃琉璃廡殿頂,重昂五踩斗拱,金龍和璽彩畫。壽皇門東西兩側各有一座便門。</p> <p class="ql-block">一對元朝遺物的石獅子</p> <p class="ql-block">燎爐</p><p class="ql-block"> 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也叫焚帛爐,東西各一座,黃琉璃瓦、磚仿木結構。用于焚燒祭祀祝版和香帛。</p> <p class="ql-block">碑亭</p><p class="ql-block"> 壽皇殿月臺兩側各建有碑亭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檐八角攢尖頂,黃琉璃瓦屋面,上檐重昂七踩斗拱,下檐單昂五踩斗拱,四周有石護攔。碑亭內石碑分別由滿漢文題寫,石碑南面是乾隆皇帝御筆《重建壽皇殿碑記》,北面是《乾隆十五年五月初十日內閣奉上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碑亭內立乾隆《重建壽皇殿碑記》</p> <p class="ql-block">壽皇殿</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面闊九間(東西54.90米),進深五間(南北26.53米),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和璽彩畫。曾供奉清代歷朝皇帝、皇后畫像,是清代皇家舉辦祭祖典禮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 壽皇殿有九個開間,即面闊九間,縱深五間,體現它的九五至尊。乾隆皇帝來過這里307次,光緒帝來過421次。極盡孝道,崇尚以孝治天下。</p> <p class="ql-block"> 壽皇殿正脊上的脊獸?:共有9個,排列順序通常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斗牛、行什。</p><p class="ql-block"> 垂脊上的脊獸?:共有7個,排列順序可能包括狻猊、斗牛、獬豸、鳳、押魚等</p><p class="ql-block"> 這種“上九下七”的組合在明清皇家建筑中極為特殊,僅壽皇殿采用此設計,彰顯其獨特的禮儀意義和建筑地位。</p> <p class="ql-block"> 壽皇殿即正殿,是紀念追思先祖帝王的地方。殿內中龕匾日"紹聞天下",左龕匾日"對越在天",右龕匾日"同天光被"。均為嘉慶帝御書。</p> <p class="ql-block"> 壽皇殿位于壽皇門正北面,坐北朝南,原供奉康熙"神御",后作為供奉清代歷朝皇帝神像的處所??滴醯鄣母糸g居中,其余皇帝隔間依照昭穆在其左右,同堂異室,至清亡時殿內隔間情況為:東起第一間光緒帝、第二間咸豐帝、第三間嘉慶帝、第四間雍正帝、第五間康熙帝、第六間乾隆帝、第七間道光帝、第八間同治帝。</p> <p class="ql-block">? 壽皇殿的神庫和神廚是祭祀活動中重要的功能性建筑,分別承擔著存放祭品和制作祭品的職能。</p> <p class="ql-block"> 神庫、神廚新舊照片對比。</p> <p class="ql-block">神庫?</p><p class="ql-block"> 主要用于存放祭祀所需的物品,包括祭品和其他相關物品。神庫內通常設有專門的庫房來存放這些物品,確保祭品的保存和管理的有序進行?。</p> <p class="ql-block">神廚?</p><p class="ql-block"> 是制作祭品的廚房,負責祭祀活動中所需祭品的制作。神廚內設有專門的設施和工具,用于烹飪和準備祭品?。</p> <p class="ql-block">井亭</p><p class="ql-block"> 在壽皇門外東西兩側各一座,黃琉璃瓦盝頂。井亭內各有水井一口,供制作祭品時取水之需。</p> <p class="ql-block">古樹池</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年間,壽皇殿院內添建28座樹池,樹池用料皆為乾隆時期利用前朝舊石構件改造而成,其規模和技藝都十分罕見,特別是樹池采用拼插組裝構造形式為樹木生長預留拓展空間的設計更令今人嘆為觀止。后經不斷添建,現在共42座,大樹池40座,小樹池2座。樹池材質為青白石,自下而上依次是土襯石(兩層)、梟(兩層)。其中下層梟雕刻云紋、上層梟雕刻八達馬紋飾(蓮瓣)。</p><p class="ql-block">注釋:"八達馬"俗稱"八字碼",是梵文的譯音,意為蓮花。</p> <p class="ql-block"> 壽皇殿的東、西朵殿分別是衍慶殿和綿禧殿。面闊3間,進深3間,前后帶廊,單檐歇山頂,黃琉璃瓦屋面,重昂五踩斗拱,旋子彩畫,四周有石護攔。</p> <p class="ql-block">綿禧殿</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面闊三間(東西15.36米),進深三間(南北13.42米)。黃琉璃瓦歇山頂,和璽彩畫。曾貯藏愛新覺羅族譜玉牒。</p> <p class="ql-block">衍慶殿</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面闊三間(東西15.36米),進深三間(南北13.42米)。黃琉瓦歇山頂,和璽彩畫。曾貯藏愛新覺羅族譜玉牒。</p> <p class="ql-block"> 東西配殿現為展廳,展示祭祀禮器與建筑歷史。</p> <p class="ql-block">西配殿</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面闊七間(南北25.36米)進深三間(東西11.80米)。黃琉璃歇山頂,旋子彩畫。用于存放壽皇殿正殿內陳設物品及祭祀禮儀時使用的樂器。</p> <p class="ql-block"> 1983年5月,景山公園修葺壽皇殿,發現正脊中間安置一錫寶盒(圖片為原物),盒內貯有鎏金銀幣二十四枚、元寶(金、銀、銅、鐵、錫)五錠以及谷物、絲線等,均用紅綾哈達包裹。鎏金銀幣正面鑄漢文"天下太平",背面為滿文同義字。寶盒置于正脊脊筒中,象征天下太平、金銀滿庫、五谷豐登之兆。</p> <p class="ql-block">脊獸(清代)</p> <p class="ql-block">脊獸(清代)</p> <p class="ql-block">垂獸(清代)</p> <p class="ql-block">東配殿</p> <p class="ql-block"> 清代壽皇殿元旦大祭、大喪儀等祀禮莊嚴隆重,展示出皇權的威嚴和皇室的特權,也體現了慎終追遠、敬祖孝親的文化傳統。</p> <p class="ql-block"> 桌子上的貢品一共是81碗,有9種貢品,每種有9碗。分別是清茶、凈水、干果、五色米、奶酪、絹花等,每天都要供奉,每月的初一、十五更換一次,都是冷食,沒有肉類,所以壽皇殿沒有“宰牲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金县|
离岛区|
伊金霍洛旗|
邳州市|
斗六市|
睢宁县|
靖远县|
昂仁县|
甘孜县|
漠河县|
萍乡市|
金沙县|
谢通门县|
同心县|
宜丰县|
新平|
桂平市|
萨嘎县|
迭部县|
临猗县|
安平县|
枣强县|
贵定县|
乃东县|
察隅县|
枣强县|
郓城县|
文成县|
汉源县|
民勤县|
祁东县|
潜山县|
岳西县|
汉沽区|
梅河口市|
色达县|
来宾市|
南昌市|
双牌县|
华容县|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