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魯迅塑像</p> <p class="ql-block">朱自清塑像</p> <p class="ql-block">潘天壽塑像</p> <p class="ql-block">李大釗塑像</p> <p class="ql-block">陶行知塑像</p> <p class="ql-block">中蘇友好塑像</p> <p class="ql-block">“墨韻文脈”系列展覽,邀請甘肅省文物局共同主辦,首次匯聚敦煌研究院、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簡牘博物館及中國美術館藏240余件甘肅文物與藝術珍品,分為“書刻同輝”“繪塑同光”兩個部分,溯源傳統藝術的精神根脈,展現絲路文明的壯美氣象。</p><p class="ql-block">甘肅,地處黃河上游,雄踞隴山之側,是絲綢之路的黃金通道,是縱貫東西的戰略要地,亦是東西方文明交融的千年走廊。駝鈴聲聲,黃沙漫漫,歷史在此沉淀為璀璨的珍寶,文明在此交織出絢爛的華章。從馬家窯彩陶的神秘刻符,到秦公鼎的渾厚銘文;從居延漢簡的率意筆觸,到懸泉帛書的流暢篇章;從敦煌藏經洞的精心寫本,到肅府本《淳化閣帖》的細膩刻石,甘肅始終是漢字源流與書法演進的有力見證。絲路延綿,歲月如歌,甘肅的藝術長卷,也在繪畫與雕塑的悠揚韻律中徐徐展開。木板地圖的疆域守望、模印畫磚的生活百態、三彩陶俑的威嚴神情,體現著先賢對自然萬象的本真追求和藝術創造力。經絲路傳入的異域風情,與本土的筆墨意象相生相融,演繹出經變壁畫的恢宏敘事、彩塑佛像的慈悲面容、紋飾藻井的曼妙形態,至今依然煥發著奪目的光彩。</p><p class="ql-block">絲路長歌,文脈薪火。在彩塑的形制、書法的線韻、繪畫的意象中得以傳承。文物者,以物弘文。物者,精神之載體也。文物非固化之物,當其審美與文化價值融入新的創造,便真正獲得了生命。</p> <p class="ql-block">- 展品豐富:匯聚敦煌研究院、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簡牘博物館及中國美術館藏品240余件(套),涉及彩陶、簡牘、帛書、畫像磚、花磚、陶俑、木俑、寫經、彩塑、臨摹壁畫等多個類別。</p><p class="ql-block">- 文物珍品眾多:刻“フ”寬帶紋彩陶缽、天水放馬灘木板地圖、《儀禮》簡、相利善敝劍冊、元致子方書、“白馬作”毛筆、彩繪六博俑、《大般涅槃經卷第六如來性品第四之三》、肅府本《淳化閣帖》刻石等文物悉數亮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藝術價值高:不僅有眾多文物真品,還有常書鴻、段文杰、吳作人、常沙娜等名家的敦煌壁畫臨摹作品,這些作品融入了藝術家個人理解和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p><p class="ql-block"> 展覽意義</p><p class="ql-block"> - 梳理文脈:展覽延續“墨韻文脈”系列展覽主旨,溯源中華藝術的文化根脈,彰顯絲路精神的壯美氣象,展示了以甘肅為代表的中華文化自身的綿延文脈。</p><p class="ql-block"> - 搭建藝術之橋:以寶藏歷史文物為主的博物館和展示現當代藝術創作的美術館共同合作,建立新時代博物館與美術館的共享、合作新范式,為觀眾搭建起一座溝通古今的藝術之橋。</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永县|
奎屯市|
吉安市|
平原县|
搜索|
沭阳县|
甘肃省|
靖江市|
临夏县|
延津县|
津南区|
东台市|
怀柔区|
富阳市|
清涧县|
靖安县|
桐庐县|
望江县|
明光市|
桃园县|
凤阳县|
南涧|
盘锦市|
乌拉特前旗|
玉山县|
册亨县|
长葛市|
连南|
集贤县|
南康市|
马边|
长顺县|
福建省|
山东|
梅河口市|
常熟市|
鄂温|
中江县|
镇宁|
隆回县|
通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