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莫斯科時間4月17日上午8點多鐘,列車抵達了莫斯科火車站,出站后團隊集合登上了旅游大巴車去餐館吃早餐。隨后乘坐大巴車趕往打卡的第一個景點——察里津諾莊園。</p><p class="ql-block"> 據介紹,這個皇家莊園是由葉卡捷琳娜二世于1776年下令修建的,最初由建筑師巴熱諾夫設計,但因女皇不滿意他的設計,宮殿被拆除并由建筑師卡扎科夫重建。重建的工程歷經了多年才完成,但女皇卻在建成前就已經逝世了,所以她至死也沒能住進這個莊園。</p><p class="ql-block"> 葉卡捷琳娜二世去世后,莊園逐漸荒廢,19世紀中期被改造成為了別墅區,許多著名作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就曾在此居住過。2004年莫斯科市政府啟動了修復工程,2008年重建完成后向公眾開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們進入莊園參觀時已經是11點多鐘了。 </span></p> <p class="ql-block"> 由于季節氣候的原因,我們進入莊園后看到,莊園里的許多植被還沒有完全恢復。</p><p class="ql-block"> 從帶隊導游后一期帶隊去那里時發回的照片看,那時的景色就比我們去那時要漂亮得多。</p> <p class="ql-block">莊園里的鐘樓。</p> <p class="ql-block"> 在莊園里看到有座教堂正在維修中,被隔離墻遮擋著,無法拍照。這次旅游看到有多處教堂在維修中,不清楚是不是與5月的慶典活動有關?</p> <p class="ql-block"> 離開了察里津諾莊園后,導游帶團隊去了卡洛明斯克莊園里打卡。</p><p class="ql-block"> 卡洛明斯克莊園是沙皇時期的皇家別苑,14世紀時是莫斯科大伊凡王子和俄國沙皇的避暑山莊。從16世紀開始,很多帝皇,如伊凡雷帝、彼得大帝等都在這里修建過別墅。</p><p class="ql-block">這是卡洛明斯克莊園的大門處。</p> <p class="ql-block">莊園里俄羅斯風格的彼得小屋。</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這是一個什么石雕?后面是立得有一個介紹牌,但不認識俄文。</p> <p class="ql-block">莊園里的鐘樓。</p> <p class="ql-block"> 又遇到一處正在維修中的教堂,還好上部是完工了的。</p> <p class="ql-block">穿過這里就是往回走了。</p> <p class="ql-block">從這里就回到了莊園入口處。</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時間下午3點鐘,導游帶我們來到了莫斯科的阿爾巴特大街上打卡。</p><p class="ql-block"> 阿爾巴特大街是莫斯科市中心一條著名的步行街,起源于15世紀,是莫斯科市內現存最古老的街道之一。這條老街道雖然只有八九百米長,十來米寬,但俄羅斯風情卻非常濃厚,俄羅斯人稱之為“莫斯科的精靈”。在用方磚鋪成的街道上,既能看到最傳統、最古樸的東西,也能看到最現代、最時尚的玩意兒。街道兩側,那些古色古香的老店,賣傳統工藝的特色店鋪,像古董一樣陳列著,雜然相間的,卻是非常時尚的咖啡店,服裝店,精致的禮品店。</p><p class="ql-block"> 這是位于阿爾巴特大街街口那里的俄羅斯外交部大樓。</p> <p class="ql-block"> 這是著名的阿爾巴特老街,回國后看到介紹說那里還有一條新街,類似于北京的王府井,但我們沒有去那里。</p> <p class="ql-block"> 從空中密布的電線看,老街是保留了原狀,沒有進行大的市政改造。</p> <p class="ql-block"> 阿爾巴特街53號是俄羅斯著名詩人普希金的故居。普希金1799年出生于此,度過了去皇村中學讀書前的12個春秋。結束了在南方的流放后,再次回到這里。并在1831年,與“俄國第一美人”娜塔麗婭·岡察洛娃結婚后,居住在這里。這是詩人短暫一生中最燦爛美好的時光,也是詩人苦難生涯中惟一的幸福之所。現在這里成了著名的普希金故居博物館,并恢復了100多年前詩人居住時的原貌,團隊沒有安排去參觀那里。</p><p class="ql-block"> 在普希金故居的對面,矗立著詩人與娜塔麗婭攜手的青銅雕塑。這是1999年為紀念詩人誕辰200周年特意鑄造的。雕像基本按兩人原貌創作。普希金身著燕尾服,瀟灑浪漫,娜塔麗婭一襲婚紗,面容姣好。兩人臉上幸福的表情,似乎記載著當年婚禮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阿爾巴特大街上的一些雕塑。</p> <p class="ql-block"> 街頭自娛自樂的俄羅斯人,順便可以賺點零花錢。</p> <p class="ql-block"> 在老街閑逛時,在街道中間看到—些大的畫欄,存列著一些大幅圖片,從中可以看到俄羅斯人民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真實場景,隨手拍下了一些供讀者們分享,不作評價。</p><p class="ql-block"> 這些圖片應該是蘇聯解體后那段時間拍下的,從圖片中可以看到蘇聯時期建造的一些紀念性雕塑上被人惡意地潑上了油漆。</p><p class="ql-block"> 圖片下都有配有俄文介紹,但我們這些老外們看不懂。</p> <p class="ql-block"> 這些圖片應該是蘇聯解體后的一些歷史記載。</p><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上出現的的那座雕塑,就是我們昨天在圣彼得堡那里看到的前俄羅斯帝國海軍上將納希莫夫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街上樓房的墻面上有朱可夫元帥的巨幅畫像,他一直是俄羅斯人公認的二戰英雄。</p><p class="ql-block">街道中間就是展示各種大幅圖片的畫欄。</p> <p class="ql-block"> 這些展示的圖片是蘇聯獲得二戰勝利后拍下的一些歷史照片,今年是勝利80周年,俄羅斯將舉行隆重的紀念慶典活動。</p> <p class="ql-block">阿爾巴特大街上的涂鴉墻。</p> <p class="ql-block"> 在街上看到幾個身著奇裝異服的俄羅斯青年,怕惹麻煩,沒敢去拍他們的正面照。</p> <p class="ql-block">商場門上掛著的各國國旗。</p> <p class="ql-block">商店大門上有關慶典活動的宣傳畫。</p> <p class="ql-block"> 櫥窗里展示的商品,那個人偶是用稻草編織的。</p> <p class="ql-block"> 櫥窗里展示的兒童玩具,有不少是武器裝備,戰斗民族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p> <p class="ql-block">步行街上自動行走的送貨機器人。</p> <p class="ql-block"> 打卡一小時后,我們離開了阿爾巴特大街。</p><p class="ql-block"> 團隊在導游帶領下乘車前往莫斯科紅場景區。</p> <p class="ql-block"> 下午4點半前團隊到達了莫斯科紅場,紅場<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處世界著名的旅游景點,除了</span>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廣場 ,也是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場所,更是俄羅斯重要節日舉行群眾集會、大型慶典和閱兵活動之處,</p> <p class="ql-block">紅場景區里執勤的俄羅斯軍警。</p> <p class="ql-block"> 這是紅場景區里二戰英雄朱可夫元帥的青銅騎馬雕塑,據介紹這座青銅雕是1995年5月8日,為紀念二戰勝利50周年而立的。</p> <p class="ql-block"> 導游帶著我們走到紅場邊一看,整個紅場那時已經被臨時封閉了,場內正在布置大閱兵慶典活動的觀禮臺,游客們只能在鐵欄桿外打卡,好使人失望。</p> <p class="ql-block"> 于是導游就帶領大家從這個商場里穿了過去了,商場門口有安檢,但形同虛設。</p> <p class="ql-block"> 穿過商場后一看,還是進不了紅場,看到紅場上的觀禮臺工程只完工了一半。</p> <p class="ql-block"> 除了在欄桿處執勤的軍警,偌大個紅場上空無一人。</p> <p class="ql-block">瓦西里升天大教堂這里停著工程車輛。</p> <p class="ql-block"> 這里可以看到建立在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前面的民族英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的雕像,雕像是1818年落成的。在1611年至1612 年,是他們打敗了波蘭侵略軍,解放了莫斯科。</p> <p class="ql-block"> 我們沿原路返回,準備去無名烈士墓那里打卡,路過紅場時突然驚喜地發現那些臨時封閉紅場的圍欄已經被移開了,有些游客已經進入紅場里了,于是趕忙進入紅場內去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這是位于紅場北面的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團隊沒有安排去那里參觀。</p> <p class="ql-block">這是紅場南面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這是紅場西面的列寧墓和克里姆林宮的紅墻,紅墻內的總統辦公樓也能看到。列寧墓當天是關閉了的,不能入內參觀。在列寧墓的上面修建有主席臺,每當俄羅斯舉行重要慶典儀式時,領導人就會站在列寧墓上觀禮閱兵。</p> <p class="ql-block"> 為了5月9日的慶典活動,紅場東面的莫斯科國立百貨商場門面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裝飾工程。</p> <p class="ql-block"> 請分享一段在紅場上拍下的視頻。當天我們進入紅場時游客不多,沒有安檢,不需要預約。</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匆匆打卡了紅場后,我們趕到了紅場著名的無名烈士墓那里,等著觀看那里莊嚴的換崗儀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俄羅斯莫斯科紅場的無名烈士墓建于蘇聯時期,位于紅場西北側克里姆林宮紅墻外的亞歷山大花園里,據介紹是1967年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的前夕建成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烈士墓平臺上平放著的戰旗上有士兵頭盔和桂枝,<span style="font-size:18px;">墓前燃燒著長明火</span>。據介紹這一構圖設計是1975年蘇聯慶祝衛國戰爭勝利30周年時確定的。</p><p class="ql-block"> 我們到那里時,看到無名烈士墓后面的紅墻有工人在刮灰維修,紅墻上的顏色斑駁。</p> <p class="ql-block">無名烈士墓前的長明火。</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時間下午5點鐘正,換崗儀式開始,這是前來換崗的士兵,許多游客在旁邊觀看。</p><p class="ql-block"> 據介紹,無名烈士墓的換崗儀式是每個整點時間就會舉行,常年不斷。</p> <p class="ql-block">換崗士兵們到達無名烈士墓前。</p> <p class="ql-block">士兵換崗。</p> <p class="ql-block">士兵換崗后回到墓前。</p> <p class="ql-block">士兵們換崗完畢后退場。</p> <p class="ql-block"> 無名烈士驀前有俄羅斯特種部隊的士兵在那里持槍守衛著。</p> <p class="ql-block"> 打卡了紅場景區后,原先安排參觀軍博館的那個自費項目被取消了,團隊集合上車去了吃晚餐的餐館。在旅游大巴車停車前,看到經過了一處軍博館,于是匆匆吃完飯后趕到那里去了,拍下了下面這些照片。</p><p class="ql-block"> 回國后上網一查,原來那里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俄羅斯中央武裝力量博物館,博物館成立于1919年,最初是為了紀念蘇聯紅軍的輝煌歷史。它收藏了從1917年以來蘇聯和俄羅斯軍隊的各種軍事用品,包括80多萬件展品,如軍旗、獎牌、勛章、武器和軍用設備等?。博物館共有24個展廳,其中一些展品是實物而非仿制品。博物館的展覽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俄羅斯軍隊從彼得大帝時代到現代的各種軍事裝備和歷史文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內展示了蘇聯各個時期的軍事成就和重要戰役的紀念品,包括朱可夫元帥的“勝利勛章”和其他珍貴的歷史文物?。此外,博物館還設有戶外展區,展示各種飛機、大炮、坦克和火箭等武器裝備?。</p><p class="ql-block"> 博物館的開放時間為每天10:00至17:00(16:30停止售票),周一閉館。</p><p class="ql-block"> 我們當天離開紅場景區時已經是莫斯科時間下午6點過了,那時軍博館早就關門了。查看了一下出行前發的景點日程安排,今天上午去的那兩個皇家莊園本來應該是第一天到莫斯科的行程安排,但由于那天在機場里耽擱的時間太久了,導游就取消了后換到了今天上午去了,最后導致沒有時間去參觀軍博館了,盡管那是個自費項目,事后導游也退了錢,但沒能去打卡卻留下了永遠的遺憾。實話實說,俄羅斯(蘇聯)的軍事力量曾經是排在世界第二位的,那時是全世界公認的超級大國,他們的軍博館應該還是很有觀賞價值的。</p><p class="ql-block"> 這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俄羅斯中央武裝力量博物館的大門口。</span></p> <p class="ql-block"> 門上方博物館的圖徽下,可以看到那個標注1919的數字。</p> <p class="ql-block">軍博館門前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二戰時大名鼎鼎的T-34坦克。</p> <p class="ql-block">館內戶外場地上展示的武器裝備。</p> <p class="ql-block"> 在網上查到了這尊銅像的來歷。據報道,俄羅斯首都莫斯科2002年8月12日舉行了“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失事兩周年的紀念儀式,幾十名海員及遇難者親友沉痛悼念葬身大海的海軍官兵們。與此同時,這尊紀念銅像也正式出現在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 這尊銅像高5米,刻畫的是一名水手站在一艘前端插入海底泥沙中的核潛艇上,手中托著海軍帽,一副垂頭喪氣的神情。</p><p class="ql-block"> 2000年8月12日,在巴倫支海參加軍事演習的俄羅斯北方艦隊“庫爾斯克”號核潛艇艇上人員在準備發射魚雷時,由于易燃物質過氧化氫從魚雷上一個微小的裂縫泄露,魚雷裝置發生爆炸。爆炸引起潛艇隔倉內溫度急劇上升至2000到3000攝氏度。在第一次爆炸發生2分鐘后,潛艇內存放的其它魚雷發生第二次大爆炸,導致“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艇上118名官兵遇難。</p><p class="ql-block"> 從銅像前擺放的鮮花看,至今俄羅斯人們還在緬懷著這些遇難的官兵。</p><p class="ql-block"> 看到軍博館另一邊的場地上也存列了一些武器裝備,但導游已經在催上車了,只好放棄了拍攝。雖然沒能去參觀到軍博館,但也拍到了一些外景照片,算是彌補了一些遺憾。</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團隊當夜下榻莫斯科市里的酒店,酒店的條件很不錯,入住的幾乎都是中國人。</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享受了酒店里豐盛的自助早餐后,團隊集合乘車去了機場。</p><p class="ql-block">這是在機場里拍的。</p> <p class="ql-block"> 在機場排隊拿機票托運行李,過海關,安檢后去登機口,耽擱了不少時間,飛機是莫斯科時間4月18日午后12點15分起飛,但由于時差的緣故,航班是在北京時間4月19日的凌晨一點多鐘才抵達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出機場后打車回到家里時已經是凌晨3點多鐘了。</p><p class="ql-block"> 9天7晚的俄羅斯之旅結束了,美好的記憶和一些遺憾都留在了腦海和照片里,整理出來后做成了這七個美篇文章,既供自己保存記憶,又可以讓朋友們分享,兩全其美!</p><p class="ql-block"> 在結束這些美篇文章前,再一次謝謝大家對我們這次旅行的關注和分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县|
板桥市|
房产|
焦作市|
武义县|
彭州市|
来安县|
灵丘县|
班戈县|
且末县|
张家口市|
宁波市|
襄樊市|
布拖县|
三江|
北京市|
侯马市|
平定县|
乌什县|
托克逊县|
镇宁|
抚宁县|
轮台县|
什邡市|
天津市|
泾川县|
澄城县|
札达县|
长顺县|
桑植县|
长岛县|
青浦区|
东光县|
基隆市|
马尔康县|
梓潼县|
五大连池市|
衡水市|
墨脱县|
沂南县|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