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u>斯特拉斯堡,位于法國東部,與德國隔萊茵河相望,駐有歐洲議會等歐盟許多重要機構</u></i></b></h1> <b>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b>,世界上現存最高的全部建于中世紀的建筑,世界排名第六,與著名的德國科隆、法國亞眠、意大利米蘭、英國約克大教堂齊名 大教堂始建于1176年,1439年全部竣工,教堂正面頂上原設計應是兩座對稱的尖塔,由于財力有限而未能建成卻成為今天的特色 大教堂正門,以耶穌事跡“最后審判”為題材的浮雕 玫瑰花窗上畫滿麥穗,象征著斯特拉斯堡中世紀時的商業實力 羅馬風格祭壇,教堂最早建成的部分 天使之柱,建于1230年左右,立柱上的12個雕塑刻畫了《啟示錄》中“最后的審判”的畫面 教堂內11米高的天文鐘,最初建于14世紀,曾兩次損壞,現在的天文鐘重建于1838年,1843年完成 天文鐘鐘盤上面的塑像,上層是耶穌和12門徒,下層代表人生幼年、青年、成年和老年四個階段,每15分鐘就會出來一個敲一聲鐘 教堂內宏偉的管風琴,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風琴之一 斯特拉斯堡的歷史中心位于伊爾河兩條支流環繞的大島,這一區域擁有中世紀以來的大量精美建筑,包括斯特拉斯堡大教堂與小法蘭西區域 1988年斯特拉斯堡整個市中心區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市區獲此殊榮的先例 斯特拉斯堡城市歷史博物館和斯特拉斯堡圣母大教堂同框 <b>卡梅澤爾府邸</b>,始建于1427年,1467年和1589年兩次改建,斯特拉斯堡最著名、最華麗、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哥特式建筑,現在樓上是一間酒店,一樓是一家餐廳 歷史上德法兩國曾多次交替擁有斯特拉斯堡的主權,因而在語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國和德國的特點,加爾文、歌德、莫扎特等德、法文化名人都曾在斯特拉斯堡居住過 游覽市中心,仿佛穿過時光隧道走進中世紀歷史風情博物館;哥特式和羅馬式教堂、法國巴洛克和古典主義風格的宮殿與德國黑白桁架樓群相映生輝,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b>烏鴉橋</b>,曾被稱為酷刑之橋,1411年時的法律,被判處死刑的犯人要在此扔進水里,并一直延續到1617年 <b>伊爾河</b>,萊茵河支流,流經斯特拉斯堡在市中心形成一個大島,之后往北與萊茵河交匯 <b>斯特拉斯堡舊海關</b>,建于1358年,沿河而建因為是河運繁榮有稅可收 <b>特里皮耶廣場和中世紀騎士利本澤勒雕像</b>,1262年作為自由斗士,在與當時主教的斗爭中,讓斯特拉斯堡成為了自由城市 漫步在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周邊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以南的一個古色古香的小廣場,廣場四周都是迷人的半木結構建筑餐廳和商鋪 廣場叫Place du Marché aux Cochons de Lait,意為牛奶豬市場廣場,來源于歷史上曾在這里進行牛奶豬交易 現在是一個廣受歡迎的餐飲和購物地點 漂亮的復活節兔子和彩蛋,預示著節日即將來臨 穿行在老城里的觀光小火車 <b> 圣尼古拉斯教堂</b>,市中心的一座古老而歷史悠久的教堂 伊爾河兩岸風情 <b>圣托馬斯教堂</b>,歷史悠久的哥特式建筑,石質外立面和中世紀鐘樓可追溯至九世紀,十一世紀大火后重建直到1521年完成 伊爾河旁與小法蘭西毗鄰的芬克維勒街區,“小法蘭西”的名稱最早源自于此 “芬克維爾”和“小法蘭西”都保存著最完整的舊式住宅群,原先居住在此的絕大多數是靠手工業為生的平民百姓 磨房主、漁夫大都住在“芬克維爾”街區,而鞣革工、皮貨商等集中在“小法蘭西”區域 圣托馬斯公立小學 <b>小法蘭西</b>,伊爾河在那里分岔為多條運河,橋梁縱橫交錯,沿途褐色屋頂和黑木條搭建的古舊房屋,古意盎然 圣馬丁橋是進入小法蘭西區域的入口也是觀賞小法蘭西的最佳地點,樓中有閣,閣中有屋,形狀各異的各式木筋屋,在光亮如鏡的伊爾河水反襯下如夢如幻 河道右側是調節水位的通航水閘,左側建筑是1897年依靠水輪帶動壓縮機制冰的老制冰廠,現為五星級酒店 <b>木筋屋</b>,學名桁架屋,半木構造建筑,外墻上幾何圖形的木筋構成了整座房屋的框架 木筋屋最早起源于十二世紀,由于中世紀時的石砌建筑成本高,普通百姓難以承擔而木筋屋的造價不高,自然而然成了大眾的選擇 最早只是為了起到支撐房屋的作用,后來人們將露出的“木筋”涂上顏色精心修整與房屋的色彩融合后,凸顯了裝飾和審美效果 游客在河岸旁觀看游船進入水閘 伊爾河流經的這片地區布滿了中世紀木桁架房屋和巴洛克風格砂巖建筑 玻璃頂的游船游客成為畫中風景 本杰明奇克斯廣場的一座教堂,某地圖上標示為韓國教堂 <b>Pont du Faisan</b>,當地也被稱為旋轉橋,19世紀的旋轉水閘橋,為了讓行人、貨運船只通行而建 <b> 皮革匠之家</b>,建于1572年;中世紀以來制革成為小法蘭西地區的重要產業,沿河而建方便取水形成獨特的建筑風格,1949年后成為著名餐廳 <b> 沃邦攔河壩</b>,興建于1686年到1700年,一方面是水利設施,另一方面作為防御堡壘抵抗外侵;底層的拱形設計可調節水流流量,上部兩層朝向周邊的窗戶用于防守 <b> 法國國立公共服務學院</b>,成立于2022年,取代之前馬克龍曾就讀的國家行政學院 <b> 中世紀防御廊橋</b>,斯特拉斯堡最古老的橋,與攔河壩共同作為城市的防御體系;廊橋橋頂毀于十八世紀,如今僅剩橋面用作通行 <b> 廊橋塔樓</b>,防御廊橋僅有四座塔樓保存至今,其用途最初作為監獄使用 廊橋周邊風景旖旎 小法蘭西區域的伊爾河與其幾條河汊構成了一幅幅水鄉景色 依水而建的建筑,法式石砌樓房和德式木筋屋兼而有之,鮮明詮釋了兩種文化的交融 小法蘭西伊爾河上的一座狹長島嶼,以1936年政府中的三位女性之一蘇珊娜·拉科爾名字命名,周圍環境古雅,每年圣誕集市的一部分也在這里舉行 春日暖陽下的河邊,若偷得一片閑暇、呷一口啤酒,必是最佳選擇 沿著伊爾河進入這古老的城市,又沿著伊爾河告別這座城市 幾十年前僅有“最后一課”印象的城市就這么立體地展現在眼前 回頭一瞥,揮揮手說再見 小巷深處的老圣彼得新教教堂 <b> 斯特拉斯堡火車站</b>,啟用于1846年,1883年重建,2007年在火車站的外圍加了一層玻璃外墻 火車站外墻是經典的歐式風格,但在包裹了一層玻璃罩后,卻是古典與現代的結合 在陽光的照射和玻璃折射下,火車站的外表會映射出多種色彩,其風格混搭摩登 離開斯特拉斯堡前往另一個法國小鎮科爾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宜丰县|
启东市|
上林县|
曲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开远市|
息烽县|
故城县|
芒康县|
大兴区|
凌海市|
旺苍县|
内江市|
德兴市|
大兴区|
临湘市|
白玉县|
琼中|
大余县|
司法|
宽甸|
毕节市|
三明市|
射阳县|
四子王旗|
行唐县|
四平市|
襄汾县|
盘山县|
南投市|
孟州市|
林口县|
徐州市|
萝北县|
吉水县|
廊坊市|
新宁县|
乌兰察布市|
伊春市|
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