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續上篇,接著闡述我所認知的“中國茶道精神”。</p><p class="ql-block"> 繼續按照我的思路,依據哲學思辨和美學的思維去理解“精”、“敬”、“悅”和“歸”。(之231)</p><p class="ql-block"> 本篇,繼續探討“中國茶道精神”中的茶德。今天,著重談談本人是如何修煉自己的茶德的(實踐方面175)</p> <p class="ql-block"> 今天,想談談自己對茶文化傳播中可能出現的幾個傾向性的問題。當然,我需要對這些問題的出現的原因、解決問題的方法,做一些必要的說明。估計,你可能決定有些牽強,或許,你認為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都是沒有關系的。我只想談論我在這些問題的個人認知。歡迎斧正。</p> <p class="ql-block"> 第一個問題,我們要傳承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學說,就需要知道一些背景知識。那個時代,有許多的局限性,也明顯地體現在孔子的教學思想上。春秋戰國時期,可謂是“諸子百家”,各種思潮、觀念紛紛呈現。他們都要有自己鮮明的“個性”,都要讓君王“采納”,也要讓普通人接受。那就需要走出一條區別于其他的“線路”。不過呢,他們共同的一個大的缺憾,就是少了點“科技感”。</p> <p class="ql-block"> 現在,不管誰去從事“茶業”,沒有科技支撐,很難維持的。各地發展茶業的時候,資金力度、科技投入、人才儲備,相差比較大。所以,發展是極其不平衡的。</p><p class="ql-block"> 很多茶農,可能已經意識到一些共性的問題了。可如何去解決,途徑和方法是不一樣的。但是,目前的“茶葉市場的狀態”,并不令人滿意。或許,和我們頭腦中的那種“傳統觀念”的“陰影”是分不開的。</p> <p class="ql-block"> 要溯源的話,估計是孔子教育觀念和內容持續性的影響,還是有的。孔子那個年代,沒有我們現在所說的什么“科技”啊,所以,他教育方面的探索,基本上是圍繞“六經(很多人說是四經)”和“六藝”進行的。按照我們現在時髦的說法,就是“偏科”了,太側重于“文科”。</p> <p class="ql-block"> 那很多地方和茶業從業者,就很喜歡這樣去傳承,愿意做這些方面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比如,談茶葉,必須先“炫耀”它的出生多么正統,它背后的故事多么動人。可他沒有想一想,你的“說辭”與我們這些普通的“茶客”何干?如果是真的那么突出,我們能不知道嗎?你得說出點新意來才行啊。</p> <p class="ql-block"> 比如說到茶葉的香型,那都奔著那個所謂的“高香”去了,包括許多的茶葉科研院所也放下身架,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和“推廣”,效果怎樣?我實在不太清楚,不能隨便“噴”。他們能不能去研究和借鑒一下,那些賣高檔香水的企業是怎么做的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說真的,我對茶葉的“香”,還是非常在意的,在整個飲茶的過程中,也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的。這樣做,就是保證我喝茶的那個“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圖片均為實拍。</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續。且聽下回分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水县|
沂源县|
大城县|
北川|
吉林省|
宜州市|
韶关市|
广元市|
青岛市|
龙川县|
疏附县|
乌海市|
香港
|
肥城市|
大洼县|
阜城县|
罗江县|
松溪县|
乌兰浩特市|
裕民县|
绥中县|
扬中市|
澄迈县|
新竹市|
奉节县|
元谋县|
南安市|
陆丰市|
改则县|
名山县|
和静县|
通城县|
永昌县|
奇台县|
景洪市|
万安县|
汉中市|
湘潭县|
荣成市|
甘孜县|
大渡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