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印支綠鵲,學名Cissa hypoleuca,是鴉科綠鵲屬的一種鳥類。它的體長在320到335毫米之間。上體呈現藍綠色,枕羽延長形成羽冠,中央尾羽比外側尾羽長。從眼先經過眼睛到后枕,有一條寬闊的黑帶,在枕后左右匯合。飛羽為棕褐色,內側飛羽末端染藍。下體為淡藍綠色,胸羽顏色較深。雌鳥顏色較淡且偏藍色。虹膜為褐色,嘴和腳均為亮紅色。</p> <p class="ql-block">印支綠鵲的形態特征十分獨特。雄性成鳥的額、頭頂和延長的枕羽以及兩頰為綠色,頭側由眼先經眼至頸項部相遇形成寬闊的黑色環帶斑。肩、上體綠色,尾羽綠色,羽端淺灰色,外側尾羽具黑色次端斑。兩翅除小覆羽為淡綠色外為深暗棕赤色或栗紅色,內側次級飛羽具寬的輝綠色尖端。下體淡黃至亮黃色,喉部較綠一些。雌性成鳥體色與雄鳥相似,但羽較淺淡些,體形亦稍小。嘴、跗蹠及爪,均橙黃色。它的羽毛主要以翠綠色為主,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頭頂及面部則點綴著醒目的紅色斑塊與黑線相間的眼罩圖案,顯得格外醒目。仿佛是大自然賦予這片森林的一抹亮色。</p> <p class="ql-block">印支綠鵲主要棲息于山地的原始和次生林中,棲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闊葉林內。這片森林是它們的家園,它們在這里繁衍生息,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p> <p class="ql-block">印支綠鵲的生活習性也很有趣。它們成對或結小群活動,常發出響亮叫聲但少出現。在森林較低層捕食昆蟲,食物組成隨季節和環境而變化。夏季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其他季節則主要以植物果實和種子為食。它們的聲音多變、大聲、哀婉的刺耳尖叫“peu-peu-peu”接以粗聲的“chuk”;也有似責罵的高音嘰嘰喳喳聲。</p> <p class="ql-block">印支綠鵲的繁殖期在4到7月。它們通常置巢于樹上或高的灌木上,也在竹叢上營巢。巢呈杯狀,外層主要由枯枝、枯草莖、草葉、根、竹葉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細的草根和泥土,內墊有麻、纖維、草根、苔蘚、獸毛和羽毛等柔軟物質。巢距地高7到15米,巢的大小為30.2毫米×22.9毫米。營巢時間20到30天。巢筑好后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3到7枚,多為4到5枚,1天產1枚卵,多在清晨產出。卵灰白色、白色或淡紅色,被有褐色或黑色斑點,卵為卵圓形或長卵圓形。卵產齊后即開始孵卵,雌鳥孵卵,孵化期17±1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的雛鳥全身裸露、呈粉紅色,雌雄親鳥共同育雛,30天左右雛鳥即可離巢。</p> <p class="ql-block">在郁郁蔥蔥的地方,一只綠紅相間的鳥停歇在一棵枯枝上。它的身體呈現出鮮艷的綠色,紅色的眼睛與黑色的臉頰形成鮮明對比,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幅美麗畫卷。</p> <p class="ql-block">以上文字摘自于網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丹棱县|
南宁市|
太谷县|
延安市|
霍山县|
尼木县|
页游|
含山县|
惠东县|
罗平县|
河西区|
莱西市|
保康县|
汉源县|
岳普湖县|
杨浦区|
上饶市|
远安县|
大丰市|
宁阳县|
宿松县|
长泰县|
岱山县|
南安市|
通州市|
池州市|
体育|
同德县|
武威市|
岗巴县|
遵义市|
绵阳市|
岑溪市|
婺源县|
彰化县|
文化|
永顺县|
九江县|
新竹市|
高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