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一小長假最后一天,本想和朋友一起去爬山的,電話里朋友說帶我去水夼村吃大席。對山村的大席,我充滿無比濃厚的興趣。</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朋友講述著水夼村的歷史。水夼村三面環(huán)山,地勢東高西低。當年小日本到村口就不敢進村了。明萬歷年間初期,張氏由王家溝遷來建村,因村旁有一小庵,庵前有一股泉水常年流淌,村莊被群山環(huán)繞,故取名水夼村。張姓人世代在此繁衍,村中長期為單一姓氏,延續(xù)至今。</p> <p class="ql-block"> 到了村口就聞到了淡淡的槐花香,遠遠望去,一簇一簇,如云似雪,漫山遍野皆是蓬勃的春意。這是一個深山里的村莊,這里的老宅子基本都是就地取材,用山上的黃石建成的,整個村莊的布局似乎沒什么講究,但順山而建,錯落有致。房屋之間小道、岔道彼此相連,曲徑通幽,堅固而帶有美感。</p> <p class="ql-block"> 看到了,看到了,在山路邊空曠處擺滿了桌椅,有幾位老人坐著閑聊,不遠處露天搭起的灶臺,四個大鐵鍋中的菜肴翻滾著熱氣,香氣四溢。掌勺的大師傅揮舞著鐵鏟,動作嫻熟而富有韻律。幫廚的鄉(xiāng)親們穿梭其間,忙碌中透著喜慶。簡直是一場視覺與嗅覺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 下了車,看到朋友朝前直奔過去,扶起一位坐在村口的白發(fā)老人,她握著老人的手,問候著,訴說著思念之情。這種淳樸的人情味,有著最純粹、最真摯的情感。這種人情味,不僅是鄉(xiāng)村的靈魂,更是我們心靈深處最渴望的那份溫暖與感動。</p> <p class="ql-block"> 這個季節(jié)到了山里,必然先去摘槐花。朋友帶路,男士走在前面,山路崎嶇,而且遍地雜草叢生,大家互相叮囑著,互相拖拽著前行。山上的空氣,清新的讓人心曠神怡,槐花的香氣混合其中,仿佛每一口呼吸都凈化心靈。壓低枝條,輕輕摘下一朵放入口中,槐花香甜的味道瞬間浸滿全身,山坡上全是土生土長的槐花,抬頭望去,漫山遍野一層層似白云在山間飄蕩,摘不完,根本摘不完。我們一邊采摘,一邊聊天,時不時大喊兩聲,笑聲回蕩在山谷間。上山容易下山難,大家還是互相提醒著注意腳下,朋友走在我前面,我拽著朋友的后衣襟,慢慢向山下挪,朋友腳下一滑,一個趔趄坐在地上,我拽著的衣襟停在半空中,朋友自嘲著,大家嬉笑著,此時的我們完全融入了山野人也野的情境中。</p> <p class="ql-block"> 開大席了。</p><p class="ql-block"> 山村大席的魅力首先體現(xiàn)在熱鬧非凡的氛圍上,與城市酒店的流水線式服務(wù)不同,村里的大席由本地人齊心協(xié)力張羅。燒灶的把控火候,切墩的刀法嫻熟,拼盤的精心布置,端菜的腳步匆匆,大家各司其職。鄰里間相互幫忙的熱鬧勁兒絲毫不減。這種熱鬧不僅是場面的喧囂,更是情感的交融,讓每一位參與者都感受到濃濃的鄉(xiāng)情。</p> <p class="ql-block"> 食材的新鮮是農(nóng)村大席最大的底氣。現(xiàn)在很少再能吃到這種特別正宗地道的宴席。主家自己精挑細選食材,食材沒有經(jīng)過長途運輸,也沒有添加任何保鮮劑,保持著最本真的味道。這種對食物的敬畏之心,源于對生活的熱愛,對賓客的尊重。請鄉(xiāng)村里做了一輩子的鄉(xiāng)廚掌勺,提前兩三天準備食材,掌勺的大師傅深諳食材的特性,用最簡單的烹飪方式,就能激發(fā)出食材最純粹的美味。大席的菜品盡顯豪橫與地道,四喜丸子、軟炸里脊 、糖醋鯉魚、脆炸蝦仁、海參、鮑魚、大蝦……,熱氣騰騰,咸香得當,口留余香。我覺得老式老味的更好!每一道菜都飽含著濃濃的鄉(xiāng)情,最具人間煙火氣。熱情的主家敬酒時告訴我們,院里的韭菜隨便割,山苜楂隨便摘,這可都是喝著山泉水長大的,嫩著呢,鮮著呢,我們也真誠的為新人送上祝福。吃席,并不只是為了口腹之欲,更多是為了回味。</p> <p class="ql-block"> 大席最大的亮點是摔面。面條是十分具有“儀式感”的一道食物。大席上,一定要有面吃。膠東摔面,已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這項技藝據(jù)說始于清朝早期,距今已有近300年歷史。有幾個拍抖音的架著相機,解說著摔面的制作過程,賓客也駐足觀看。現(xiàn)場制作面條也成為宴席上的重要觀賞“節(jié)目”。</p> <p class="ql-block"> 老師傅拿著水盆,不停往面粉里淋水,年輕師傅雙手揣面,反復(fù)揉壓,面團逐漸顯現(xiàn)出光澤和彈性。摔面老師傅,手法嫻熟,反復(fù)摔打著面團,動作粗獷麻利,身后熱氣騰騰的大鐵鍋里一鍋接一鍋的煮著爽滑勁道的摔面,面條出鍋,一碗碗澆上晶瑩剔透、濃稠鮮美的一層鹵子,蛋花、木耳等豐富的食材若隱若現(xiàn)。大家排隊等著,端到手里就地開吃,面條軟韌可口、鹵汁鮮香爽滑,那滿足味蕾的表情,幸福感滿滿。一碗面,承載了滿滿的鄉(xiāng)村情。</p> <p class="ql-block"> 朋友說帶我們?nèi)タ纯此业睦险9者M一道細長的石頭巷道,映入眼簾的是一棵依墻聳立著的懷抱粗的香椿樹。抬頭仰望著椿樹的樹冠,像一把花傘,在春風中輕輕搖曳。朋友說這棵香椿樹是他出生那年栽下的,陪伴他長大,至今已經(jīng)56年了,看得出,朋友和香椿樹的感情入骨入髓,根深蒂固。老宅多年未住,鄰居家在院子里養(yǎng)了雞,有些凌亂,老物件積淀了厚厚的灰塵。朋友娓娓講述著老屋里的故事,老家是她永遠的念想和多年的記憶。老屋抹不去的記憶,是因為有親情的回憶。或許,是留住情懷吧。</p> <p class="ql-block"> 山村大席,以其獨特的煙火氣息,喚醒了我們內(nèi)心深處最溫暖的記憶。山村大席,永遠是記憶里最美好的味道。山村大席依然保持著它獨特的魅力。它不僅是一場美食盛宴,更是一種文化傳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近些年,關(guān)于農(nóng)村大席的爭議很多,有說衛(wèi)生不達標,有說鄉(xiāng)廚不專業(yè)。朋友,您是怎么看的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池县|
崇礼县|
上高县|
达拉特旗|
阳泉市|
云安县|
曲阜市|
和平区|
赣州市|
灵台县|
武夷山市|
西充县|
陈巴尔虎旗|
通州市|
巴东县|
金堂县|
阿勒泰市|
朔州市|
台中县|
南和县|
土默特右旗|
中牟县|
永福县|
涪陵区|
自贡市|
洛宁县|
新建县|
永清县|
沿河|
新竹县|
琼中|
泽库县|
台北县|
山西省|
曲阜市|
安达市|
黔东|
沅陵县|
新昌县|
佳木斯市|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