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馬烽題寫</h3> <h3>賈家莊村鳥瞰</h3> <h3> 賈家莊村隸屬于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鎮,位于呂梁山東麓、汾河水西畔,距汾陽古城五公里,緊靠太汾高速公路和307國道,與汾酒之都杏花村相毗鄰。全村總面積4.2平方公里,居民900戶,3000人。2017年12月,榮獲2017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2019年7月28日,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2019年12月2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價認定賈家莊鎮賈家莊村為國家森林鄉村。</h3> <h3><br> 解放以來,賈家莊一直是全國農業戰線的先進典型。50年代堅持走合作化道路,治水改堿拔窮根,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60年代以發展農業機械化,被樹為“全國農業機械化十桿旗之一”;70年代以來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受到國務院的嘉獎。<br> 1952年,中共中央發出了互助合作的號召。時任賈家莊村黨支部書記的賈煥星,帶領村里的19戶農民,辦起了汾陽縣平川地區的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br> 1954年,合作社社長賈煥星被評為山西省勞動模范,賈家莊被定為全省十個合作化試點之一。不久,全國農村迅速掀起了合作化的高潮。<br> 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賈家莊人就靠著“百把镢頭鬧革命,改水治堿拔窮根”的精神,把一個“有女不嫁賈家莊”的窮村變成了全國農業機械化典型。</h3> <h3><br>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賈家莊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堅持思想政治領先不動搖、堅持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和諧發展的道路不動搖、堅持三個文明一起抓不動搖,取得了光輝的業績。<br> 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綠化千佳村”、“全國美德在農家示范點”、“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文明村”等光榮稱號。村黨總支書記邢利民被予為“全國勞動模范”等光榮稱號,受到江澤民、朱镕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胡錦濤、溫家寶、賈慶林、劉云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蒞臨賈家莊視察指導;40多個國家的國際友人慕名來參觀訪問。<br> 賈家莊實行黨、政、經三位一體的管理機制。黨總支下設八個黨支部,有黨員151人。村委會下設:共青團、婦代會、老年協會、治保會、居民社區等組織。總公司下設恒鼎建材公司、盛世酒業有限公司、恒升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等20多個企業單位。<br> 2009年底全村經濟總收入突破了兩億元,集體固定資產突破4.5億元,實現利稅4000萬元,人均純收入突破7000元。<br> 近年來,這里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景點。</h3> <h3><br><br> 2021年9月2日,呂梁市汾陽市賈家莊村村民委員會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br> 2021年11月12日,入選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布的2010-2017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監測合格名單。</h3> <h3><br>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這首發行于1959年的《人說山西好風光》就誕生在賈家莊村。它是由喬羽先生作詞,也是電影《我們村里的年輕人》的插曲。2018年4月,喬羽先生為賈家莊村題詞,回憶了當年的崢嶸歲月,村中有一塊石刻仍保留著先生的題詞。歌中“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嘩啦啦啦流過我的小村旁”,描繪的就是賈家莊村昔日的模樣。<br> 新中國成立前,賈家莊村的4083畝(2.72平方千米)耕地中,有2800余畝(1.87平方千米)是濕澤鹽堿地,平均畝產只有幾十公斤,當地曾有“村西濕澤村東干,村南村北堿荒灘。春天返堿白茫茫,夏天雨澇水汪汪。村里只有三件寶,甜苣柳芽蘆葦草”的民謠。1952年,賈家莊村率先辦起了汾陽縣第一個初級生產合作社,翻開了改堿治水、艱苦奮斗的新篇章。依靠口糧播種、人力拉耬,賈家莊村在當年秋天獲得了大豐收。而后,賈家莊村民創造性地采用“開渠截流、淺澆洗堿、增施肥料”等方法,經過23年的治水改堿工程,濕澤鹽堿地變成了適宜機械化耕作的良田沃土。<br> 20世紀60年代,賈家莊村依靠集體的力量,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被譽為“全國農業機械化的一面旗”。電影《我們村里的年輕人》反映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一群朝氣蓬勃的賈家莊青年修建水電站,為新生活奮斗的故事。光陰荏苒,在這片熱土上不斷向前發展的賈家莊村,以“黨建引領,產業增效,生態提質,治理深化,普惠民生”為抓手,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踏上了鄉村振興的新征程。<br> 在賈家莊村,建有一座馬烽紀念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著名作家馬烽、西戎、孫謙等“山藥蛋派”作家來到賈家莊村,深入體驗鄉村生活,并以賈家莊村為背景創作了《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個上級》《飼養員趙大叔》等二十余部文學作品。并且馬烽與西戎共同創作了《呂梁英雄傳》。提起馬烽,村民親切地稱他為“老馬”,為了紀念這位朝夕相伴的“老馬”,村民在他曾工作、居住過的院落自發籌建了馬烽紀念館。<br> 走進這座二進式老宅院,院中有一座馬烽的塑像,塑像的身姿微傾,讓人聯想到當年作家與村民、友人間談笑的場景。談及自己的創作經驗,馬烽曾這樣說:“實實在在深入生活,到生活中獲取素材。”紀念館中展出了兩百多幅馬烽的生活照和工作照、與村民一起勞動時用過的農具等。為了真實還原作家生前的創作環境,西房炕桌上仍擺放著他寫作時的用具和水杯套等生活物品。紀念館中收藏著馬烽的寫作手稿,走近能看到上面的批注痕跡。這些痕跡的背后,是馬烽對文學的執著追求。他的文學作品真實地反映了農民的喜怒哀樂,人物形象豐滿、表現手法豐富,富有強烈的民族特色。199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馬烽“人民作家”的稱號。<br> 為了回饋作家們給這塊土地帶來的精神滋養,也為了表達對在汾陽生活過的歷史文化名人的真情感念,賈家莊村建起了作家村。據了解,作家村里每一幢造型獨特的“別墅”都開放申請,有需求的學者、作家可以長期入住開展創作。作家村也叫“文瀾苑”,漫步其間,這里竟有著如江南園林般精巧秀麗的布局。亭樓、池塘、假山和綠植,為文瀾苑增添了雅致的韻味。三眼窯洞、籬笆小院構成的“徽因水坊”,青磚拱門的“正清金屋”,是為了紀念林徽因、費正清等曾經到訪的文化名人。2019年5月,賈家莊作家村、首屆呂梁文學季揭幕儀式在賈家莊村舉行。文學季的主題為“從鄉村出發的寫作”,特別設立“呂梁文學獎”“馬烽文學獎”,旨在讓曾創造文學高峰的前輩精神在新時代繼續指引文學的繁榮。穿越半個世紀的文學力量,賦予了賈家莊村深沉持久的發展動力,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給村民及周邊鄉鎮的人們帶來改變。<br></h3> <h3>林徽因、馬烽、喬羽</h3> <h3>生態園</h3> <h3>汾州食府</h3> <h3>賈街</h3> <h3>裕和花園酒店</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泰来县|
娱乐|
金川县|
岳西县|
达孜县|
孟津县|
河北区|
衡南县|
楚雄市|
顺平县|
朝阳市|
闽清县|
吉安市|
台前县|
嘉禾县|
鹤岗市|
房产|
潼关县|
五峰|
司法|
宝清县|
青铜峡市|
新河县|
怀来县|
黄陵县|
桃江县|
柳江县|
商水县|
永新县|
新闻|
崇阳县|
桃源县|
磐石市|
卓资县|
武安市|
嘉义市|
玉树县|
云南省|
安陆市|
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