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隨州市緊鄰安陸市,公路鐵路相連接。住宿在安陸市市區,前往隨州市市區,乘汽車比乘火車更方便。從安陸汽車站,班車一個小時到隨州長嶺鎮,再轉乘公交車。清明假期,班車爆滿,公路上車水馬龍,江漢平原,路路平順,很快的到了隨州市市區。</p> <p class="ql-block">隨州,以古隨國得名。歷史文化名城。鄂北重鎮。是華廈始祖炎帝的誕生地,聞名于世的曾候乙編鐘出土地。現在是全國最大規模的汽車改裝地。支柱產業。高峰期,汽車改裝營銷人員不下十萬。</p> <p class="ql-block">老路子,到一地,首先是參觀當地博物館。乘坐公交車到了市博物館,才看見博物館正閉館改造。好在與其毗鄰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擂鼓墩古墓群中的曾候乙墓遺址區開放,可以游覽。總算是沒有白跑路!</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墓,是迄今我國發掘的東周時期最大(220平方米)的巖坑豎穴木檁墓。墓葬規模宏大,出土大量精美絕倫,獨一無二的文物,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之一。墓坑現在是空的(禁止拍照)。珍貴文物15404件(套),現都藏于湖北省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墓遺址入口處,中間壁畫設計源于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文化元素:中間雕刻取于彩漆鴛鴦盒圖案,下方是仿造“九鼎八簋”,兩側電梯外則由編鐘橫梁紋錦演變而來。</p> <p class="ql-block">在曾侯乙墓出土的以編鐘為代表的萬件文物,其蘊含的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震驚世界,作為墓主人的曾侯乙也因而備受世人關注,然而曾侯乙史籍無載。</p> <p class="ql-block">編鐘鐘架長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編鐘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鐘架上,最大鐘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p><p class="ql-block">曾侯乙墓編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p> <p class="ql-block">四節龍鳳玉佩</p> <p class="ql-block">墓坑房建外墻上,圖片文字介紹出土情況。旁邊放映室,循環播放發掘記錄片,約半小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兩千多年前的隨葬物品沒有腐爛,那是防潮措施做到了絕佳。被掘后,遺址的防潮保護也就成了課題。</p> <p class="ql-block">在遺址區域平臺上眺望不遠處的博物館,只能是屋頂。</p> <p class="ql-block">遺址博物館內容不多,用時就很少。</p> <p class="ql-block">炎帝故里景區在隨縣縣城,從隨州市市區乘3路公交車門,40分鐘左右,直達景區北門(老門)</p> <p class="ql-block">北門是有點歷史的。其古建房屋已經成危房,庭院關閉。</p> <p class="ql-block">北門進來入目的</p> <p class="ql-block">北門的景點</p> <p class="ql-block">越過小山坡,進入新建景區域,一切都是開闊的。。</p> <p class="ql-block">隨縣炎帝神農故里景區很大。是離鋼筋水泥森較近的休閑好去處。這里有“山”有水。“山”,幾十米高的山坡,傳說中的神龍出身的洞及墓和民間祭的廟所在地。水,景區內有一很大的湖。新修的祭祀的神農大殿和相應的廣場很恢宏大氣。</p> <p class="ql-block">景區東大門進來的大道。</p> <p class="ql-block">東門大道走完上橋,右邊遠處的小丘上,高大的大理石炎帝像奪目。</p> <p class="ql-block">東大門大道兩旁的櫻花正綻放!</p> <p class="ql-block">不是銀杏葉黃的季節,但還是慕名去了隨州市洛陽鎮永興村的銀杏谷。30多公里.沒有直達班車,破費周折。主景區的銀杏樹不是那么多。去的路上倒是有不少已經有是綠葉芽的銀杏樹。更多的銀杏樹分布在四面八方的山凹里。與鄰近的安陸市銀杏谷山連山,欣賞游覽,只能是自駕。聽說在葉黃觀賞的高峰時間,有公共交通。</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洛市|
福建省|
红原县|
临高县|
阜宁县|
永德县|
贡嘎县|
江北区|
西乌珠穆沁旗|
昭苏县|
和顺县|
宁德市|
自贡市|
蒲江县|
孙吴县|
昌黎县|
浦城县|
永寿县|
阿拉善左旗|
涟水县|
海城市|
新昌县|
苏尼特右旗|
白玉县|
华容县|
安阳县|
青浦区|
丰宁|
大姚县|
田阳县|
安福县|
广灵县|
游戏|
禄丰县|
扶余县|
玉龙|
剑川县|
奈曼旗|
黑水县|
托里县|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