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津渡位于鎮江城西,形成于三國時代,唐代具有完備的渡口功能,一直是我國南北水上交通、漕運樞紐,發生過眾多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等重大歷史事件。街中有2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多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存著自唐朝以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和成片的傳統民居,是我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渡歷史街區。這里有世界創建最早的江上救助組織遺址——“救生會”,全國保存最完整的租界西洋建筑群 ——“英國領事館”,全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元代過街喇嘛塔 ——“昭關石塔”等。被譽為“中國古渡博物館”。</p> 待渡亭 <p class="ql-block"> 待渡亭始建年代不詳,曾于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據光緒乙已年(1905年)地圖標注,待渡亭曾隨著江岸的北移,設在今西津渡街與長江路的交匯處,現址于解放后重建,1999年重修。</p><p class="ql-block"> 待波亭是古人來往送行,文人懷古憑吊之所。</p> 昭關石塔 <p class="ql-block"> 昭關石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藏傳佛數標志性建筑,青石質地,大約完工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昭關石塔由下部的云臺及上部的石塔構成,通高8.635米,塔下云臺設四門,門洞上額刻“昭關”二字。塔座下為亞字形須彌座四層,上置仰蓮覆盆座,承以缽形塔肚、亞字形塔脖、十三天、圓形寶蓋及塔頂。是全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元代過街石塔。</p> 救生會 <p class="ql-block"> 救生會,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宋代,是世界上最早義渡和救生的組織,延續宋元明清直至當代。現建筑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1999年由西津渡古街保護領導小組整修復舊。救生會修繕保護項目獲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優秀遺產保護獎。</p> 觀音洞 <p class="ql-block"> 觀音洞依山而建,始建于宋,后由于戰火,屢廢屢興、屢興屢廢。現建筑為清咸豐九年(1859年)重建,清同治元年(1862年)立“重修觀音洞”記。門額上刻有清代僑寓鎮江的宜興籍學者陳任暘所?書“觀音洞”。古代觀音洞香火旺盛?信眾眾多。</p> 英租界 <p class="ql-block"> 鎮江西津渡的英租界,是中國近代屈辱歷史的見證。1861年,鎮江知府在英國參贊逼迫下簽訂約章,劃定西津渡一帶為英租界。其范圍南至銀山門、云臺山,北抵江邊等,面積156畝。英租界內有英國領事館等風格獨特的建筑,是列強經濟侵略和文化滲透的據點,1929年正式交還中國,如今這些歷史建筑已成為鎮江市博物館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謝謝分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隆安县|
简阳市|
苏州市|
墨江|
邵东县|
红安县|
临夏县|
鄂尔多斯市|
济源市|
特克斯县|
灯塔市|
武宁县|
江陵县|
富民县|
牙克石市|
尼木县|
陇西县|
应城市|
宁津县|
毕节市|
陕西省|
平顶山市|
濮阳县|
松滋市|
绥化市|
龙岩市|
磐安县|
通榆县|
新绛县|
三都|
盐池县|
比如县|
汉川市|
长治市|
达尔|
萝北县|
运城市|
奉节县|
兴国县|
赤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