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111, 187);"><i>一座咖屋,斟酌人生百味;一杯咖啡,領悟歲月沉淀。</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0px;"><i> </i></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111, 187);"><i>——題記</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文章名是今天去的咖啡屋店名,差一個字,含義大相庭徑。不過,我倒挺喜歡這店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凌晨,本該好好睡個回籠覺,可是被兄長的微信吵醒,相約出門去南昌路街拍玩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或許時間還早,整條馬路格外寧靜。陽光從梧桐樹間隙透射到路面,地上的光斑不停閃爍。這么好的天氣,若是一直睡覺未免有點浪費,于是乎,取出相機隨見隨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閑逛了不到一百來米,我便打起了想喝咖啡的念頭。正好《是“啡”之地》咖啡屋就在不遠處,于是進屋找座后觀察起周邊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女店員認真地磨豆煮奶,我與男店員聊起了這座咖啡屋的由來。沒什么歷史,去年底才開業,而且是由公司開辦咖啡屋的其中一處。既然沒啥“包打聽”的,不妨坐下等咖啡端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邊喝著,一邊隨便拍些環境。偶爾感覺累了,就抬起頭遠視外面馬路上的人來人往。不知道是不是小馬路在印象里是熱鬧的,我感覺自己看到的已不再是平日里看到的那個喧囂煩躁的世界,而是一種出奇的恬靜,本來不安份的心情也變得好起來,似乎整個人與周圍的環境渾然一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社會給人的感覺就是過于浮躁、過于喧囂。人們長年為自己和家人的衣食住行奔波勞碌,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安靜下來,好好品味一杯心儀的咖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甚至連靜靜坐下的時間都擠不出來,因為總是有很多借口可以心浮氣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過去的我不喜歡喝美式咖啡,更不喜歡喝濃縮的意式咖啡。總以為那些咖啡實在太苦,苦到喝不出咖啡的果香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現在,我依然倔強地喝著拿鐵,不加糖卻保持著果香和奶香。從經濟角度來看,加奶總比加水來得合算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咖啡+寫作,成為了我最大的借口。自從在不同環境里喝咖啡,我慢慢發現自己寫作的靈感,會比躲在家中書房里豐富得多,很多奇思妙想也是在環境與人的關系中形成,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養成喝咖啡的習慣完全得益于我的女性師傅,一位在五十年前,帶我去“德大”、“紅房子”、“上咖”等當時上海著名咖啡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師傅家境不錯,從小被西方文化熏陶,養成了喝咖啡和吃西餐的習慣,結果我被拖進“咖坑”而無法自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覺得,喝咖啡也許是一種高雅,在那里也只會滋養一種高尚品格,自我修養的過程。后來我發現,喝咖啡越多,人的思維變得開闊了,連個性與境界也與眾不同,我疑惑,這就是喝咖啡的好處?</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對咖啡的反應,向來有許多“遲鈍”。以前同事恭維我時,總拿咖啡哄我。一次傍晚去同事家聊天,知道我愛喝咖啡,就事先把咖啡泡在熱水瓶里。這半夜里,我難以置信的把咖啡全部喝完,臨走時他把剩下的“雀巢”全部讓我帶走。到家洗漱睡覺,一點不影響睡眠。第二天又將咖啡倒入杯子,居然發現咖啡瓶里長滿了綠毛。天啊,咖啡是發霉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后來的時光里,我終于相信,我有了“咖啡依賴癥”,人生里離不開咖啡了。哪怕在南美時,也會將小麻袋裝的咖啡背回家。</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當每天晨光尚未突破天際線,身體已自動循著咖啡機坐標位移。磨豆轟鳴是比心跳更早響起的晨禱,當濃縮液沿細管慢慢流出時,瞳孔蘇醒才真正掙脫夢的膠質——仿佛靜脈里流淌的不是血液,而是用滾燙的意式特濃作第一滴潤滑劑,再混入奶汁沁入喉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說這是成癮,我管它叫共生。當世界在速溶與膠囊里加速腐敗,至少我的咖啡杯永遠滿盛著液態的錨點。連影子都浸透了咖啡漬,這大約是我活過的證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曉之:攝影制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曉之:寫作編輯</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乡县|
吉林市|
来安县|
即墨市|
横峰县|
营山县|
藁城市|
逊克县|
邳州市|
郎溪县|
大庆市|
辉南县|
台北县|
秦皇岛市|
新巴尔虎右旗|
盘山县|
韩城市|
宁化县|
仁怀市|
全南县|
刚察县|
偃师市|
白城市|
井冈山市|
东乡族自治县|
淮安市|
洛扎县|
公主岭市|
兰考县|
湖南省|
房产|
廊坊市|
许昌县|
平果县|
青铜峡市|
菏泽市|
陇南市|
嘉义县|
吉林市|
台南市|
葵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