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3日,我和愛人到南京市浦口區喝喜酒,順便玩了一下這個與我們毗鄰,與和縣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地方。南京市浦口區,過去叫江浦縣,1949年至1953年曾隸屬過安徽省。這里是當代草圣、詩書畫三絕的林散之先生曾經工作過12年的地方。到處可見林散之元素,洋溢著濃濃的詩意和濃郁的文化氣息。</p> <p class="ql-block">在街頭,我們抬頭可見鳳昌華閣,高高聳立在鳳凰山頂上,氣勢雄偉。</p> <p class="ql-block">在城南護城河邊可以看到層層高臺上筑起的鳳凰臺,一對鳳凰,凌空振翅,情蜷纏綿,如訴衷情,如歌盛世。原來李白寫下著名的《登金陵鳳凰臺》,曾登過的鳳凰臺就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據《鳳凰臺記》銘文記載,“塑鳳凰以點其睛,筑層臺以增其勝。”此臺筑于2002年,“至若節假慶典,瀑似銀河倒泄,泉如玉筍叢生。”</p><p class="ql-block">護城河堤旁,有林散之塑像,散老的集字“林公堤”,可見城市設計師匠心獨運。林散老曾經在長江邊當過“圩董”,在江浦縣當過水利委員和副縣長,與長江,與水利密不可分,曾領導群眾與洪水作過頑強斗爭,這里流傳著他防汛抗旱的一個個傳奇故事。“林公堤”的命名紀念林散之在此的經歷,太恰當了!</p> <p class="ql-block">在文德路地鐵口,我們下榻的清沐賓館前有著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這首詩。</p> <p class="ql-block">據說李白要與崔顥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鳳凰臺詩以擬之”,直到寫出可與崔顥的《黃鶴樓》等量齊觀的《登金陵鳳凰臺》時,才肯罷休。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崔顥的《黃鶴樓》,它們同為登臨懷古的雙璧。</p><p class="ql-block">5月4日晨,我們起早往城頭的鳳凰山公園走去。終于走到盡頭,登上鳳凰山。山上是偌大的鳳凰山公園,設施齊全,人們沐浴夏日晨光在在散步,打太極,小跑。空氣清新,公園又大,曲徑通幽,城邊有這么大的一個公園,人們生活在此真是太幸運了!就會這個公園也愿意做一個浦口人!</p><p class="ql-block">9點多鐘,侄女開車帶我們到浦口老火車站。這里近幾年成為網紅打卡旅游景點。</p> <p class="ql-block">浦口火車站位于南京長江北岸,又稱南京北站,建于1914年,是當年津浦鐵路的終起點,歷來為南北交通要沖和兵家必爭之地。在中國近代史上,浦口火車站是一個經常出現的地名,孫中山靈柩運達南京、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朱自清《背影》中的鏡頭皆發生于此,具有獨特的民國特色,蘊含著深厚的民國歷史底蘊。</p><p class="ql-block">《背影》是現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創作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出自《朱自清散文集》。</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朱德、劉少奇、郭沫若等都在這里乘過火車。我還知道 ,1934年林散之本行壯游,就是從烏江駐馬河乘蕪湖到下關的小輪,然后在浦口火車站乘上去滁州的火車,拉開了萬里行的帷幕。</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我們也乘了一次浦口火車站坐輪渡過江到了南京下關碼頭,我們在碼頭附近吹江風,看江景,閱江樓隱約可見,南京長江大橋就在不遠處的江面,它的建成,結束了火車過輪渡的歷史。實現了“一橋飛駕南北,天塹變能途。”</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县|
南平市|
平山县|
晴隆县|
阳高县|
永吉县|
南川市|
龙山县|
茂名市|
旌德县|
大理市|
志丹县|
三江|
辉县市|
林口县|
和平区|
湘阴县|
板桥市|
如皋市|
朝阳市|
西乡县|
闻喜县|
镇安县|
临泉县|
鹤壁市|
海淀区|
南昌县|
成武县|
宁德市|
花莲县|
安平县|
札达县|
长丰县|
嘉兴市|
大丰市|
灵山县|
舟曲县|
武宣县|
连江县|
二手房|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