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原產于我國西北的花卉,從各種文獻記載來看,距今約有3000年歷史。直到隋煬帝在洛陽辟地建西苑,牡丹才第一次被人工栽培并且進入皇家園林 。牡丹栽培繁盛起來是在唐朝,唐代牡丹興盛于洛陽,牡丹成了國運昌隆的標志,種植、觀賞牡丹成為一種社會習尚。<br> 雍容華貴的牡丹自然也進入了文學藝術的范疇,漸漸成為詩文、繪畫、瓷器、織繡、雕塑、宗教等領域的主要素材之一,儼然形成牡丹文化。<br> 牡丹最早見于詩篇的是?《詩經·鄭風·溱洧》,其?中有句<font color="#167efb">“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font>描述鄭國三月上巳節,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邊春游,談笑中贈送芍藥表達愛慕之情。這里的芍藥實際上是指牡丹,古代牡丹和芍藥沒有明確區分,牡丹被稱為“木芍藥”。<br> 唐詩中留下了無數歌詠牡丹的佳作。宋人對牡丹推崇備至,游賞牡丹越過禁苑演變成鄉風民俗,宋代牡丹詩詞更是佳辭連篇。元明清雖然牡丹詩作亦有傳承,卻乏善可陳。 與一般花卉詩一樣,其藝術表現手法,大體不外隨物賦形、形神兼備、略貌取神和遺貌取神幾種。下面從各種表現手法入手選取一些篇章,閑話牡丹詩,只當邊賞牡丹邊閑聊。<br>隨物賦形的表現方法,在早期花卉詩中常見,寫牡丹亦然。但是純客觀描繪而不借花抒情者,卻是很少見的。<br> 例如唐代吳融的《僧舍白牡丹》其一:<font color="#167efb">“膩若裁云薄綴霜,春殘獨自殿群芳。梅妝向日菲菲暖,紈扇搖風閃閃光。月魄照來空見影,露華凝后更多香。天生潔白宜清凈,何必殷紅映洞房。”</font>詩人用平實曉暢的語言、精巧的比喻,細致地描繪白牡丹的質地精美、陽光下的耀眼的美麗及月光下的高潔典雅,尾聯借花抒發自己遭貶謫遠去的悲情。 寫牡丹形神兼備的詩作很多,例如唐王維《紅牡丹》即是:<font color="#167efb">“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font>頭兩句寫葉的綠色及光澤,花色深紅淺紅的分別和變化。后兩句擬人化寫花心,寫出詩人惜春之情。<br> 五代的韋莊也是其中高手,他的《白牡丹》即是一例:<font color="#167efb">“閨中莫妒新妝婦,陌上須慚傅粉郎。昨夜月明渾如水,入門惟覺一庭香。”</font>作者像一位高明的電影導演,運用蒙太奇的手法,把幾個鏡頭推到觀眾面前,先是一個盛裝的新娘子,接著一個喜歡臭美的美男子,一個讓她別嫉妒,一個被比得羞慚,突然轉入夜景,月光如水,花如月光,滿苑濃郁的馨香。美嗎? <br> 說起略貌取神,可以辛棄疾的婉約詞章《念奴嬌·賦白牡丹,和范廓之韻》為例,詞云:“<font color="#167efb">對花何似?似吳宮初教,翠圍紅陣。欲笑還愁羞不語,惟有傾城嬌韻。翠蓋風流,牙簽名字,舊賞那堪省。天香染露,曉來衣潤誰整? 最愛弄玉團酥,就中一朵,曾入揚州詠。華屋金盤人未醒,燕子分來春盡。最憶當年,沉香亭北,無限春風恨。醉中休問,夜深花睡香冷。”</font><br> 辛棄疾,大家都知道他是宋代豪放派詞宗,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他也是婉約詞的高手,正如蘇軾一樣詩詞風格多樣,不拘一格,不愧為大家。<br> 這首賦白牡丹的長調,一如他慣于用典、化裁詩句的風格,先說牡丹像《史記》所述孫武操練的吳宮美人,又像《漢書》描繪的傾國傾城之貌的漢代李夫人,進而引用化裁唐代詩人崔涯寫白牡丹的“揚州詠”、李白以牡丹的喻楊貴妃清平調以及借用蘇軾詠海棠的名句來表現對牡丹的摯愛。仿佛一切典故名句都是信手拈來,卻又契合相融,大氣而豐富,讀后令人對白牡丹憐愛之情欲罷不能。 要說者遺貌取神,必然要首推劉禹錫的七絕《賞牡丹》:<font color="#167efb">“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蓉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font>首聯作者用對比手法不惜抑此揚彼,貶斥芍藥和荷花,側面禮贊牡丹。尾聯用歷來愛從眾的觀花人群“動京城”的盛況,極贊牡丹“真國色”的唯一性,成為千古名句。<br> 唐代女詩人薛濤常寫詩表達了其追求清俊高潔的情懷,她的七律《牡丹》同樣暗喻身世之慨。詩云:<font color="#167efb">“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font>首聯寫花謝引發紅顏薄命的別離傷心淚。頷聯自己與牡丹既有巫山之散、亦有武陵相會的際遇。頸聯牡丹以馨香傳情、與自己建立不語亦相知的默契。尾聯寫期盼枕席相守、夜話相思的出現。全詩亦花亦人、物我難分,也是遺貌取神的杰作。 說牡丹詩,李白的《清平調》是繞不過去、而我又特別不愿提起的李白詩作。不是因為它不好,相反它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原樂府詩為:<br> <font color="#167efb"> 一<br>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br>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br> 二<br> 一枝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br>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br> 三<br>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br>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font><div> 借用百度百科的文字:“第一首從空間角度寫,以牡丹花比楊貴妃的美艷;第二首從時間角度寫,表現楊貴妃的受寵幸;第三首總承前兩首,把牡丹和楊貴妃與君王糅合,融為一體。全詩構思精巧,辭藻艷麗,將花與人渾融在一起寫,描繪出人花交映、迷離恍惚的景象,顯示了詩人高超的藝術功力。”</div> 一位自信“<font color="#167ef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font>的風流不羈的浪漫詩人,自從成了“翰林供奉”,就漸漸淪為可笑的“弄臣”,以天縱之才侍宴獻歌,曲意逢迎,哪得舒心!可悲可憐!這是李白一生中最不堪的一段生活經歷。直到被玄宗“賜金放還”,李白才重新做回了自己,唱出<font color="#167efb">“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font> 至于白居易的歌行體的《牡丹芳》,秉承他“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文學主張,借詠花而表達憂農之情。詩篇較長就不引用了。這篇同樣語言質樸生動的牡丹詩,開頭部分以各種方式極寫牡丹之美,中間描述王公卿士游賞牡丹達到“<font color="#167efb">一城之人皆若狂,三代以還文勝質,人心重華不重實”</font>的地步,最后部分奉勸君臣以農為本。這是古代牡丹詩中最緊密聯系社會實際、最注重百姓疾苦的篇什。賢哉,白樂天!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謝 謝 觀 賞</font></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江门市|
永和县|
南充市|
泾阳县|
宜章县|
南靖县|
荔波县|
中阳县|
西盟|
砀山县|
化州市|
疏附县|
霸州市|
南溪县|
大田县|
上林县|
云和县|
湟源县|
临清市|
酉阳|
阳山县|
仪征市|
叶城县|
侯马市|
江永县|
纳雍县|
邳州市|
綦江县|
廊坊市|
二连浩特市|
富民县|
锡林郭勒盟|
洞头县|
平塘县|
紫阳县|
西丰县|
佛山市|
隆昌县|
福海县|
谷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