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沈陽羅士圈古渡口位于和平區渾河灣街道沈水灣街道玉屏二路釣魚臺七號南門對面的羅士圈生態公園內。</p><p class="ql-block">沈陽羅士圈古渡口,承載著這座城市厚重的歷史記憶,見證了渾河漕運的興衰榮辱。羅士圈古渡口早期被稱為“騾子圈”或“駱駝圈”,因碼頭貨物運輸繁忙,大量圈養用于搬運的騾子、駱駝而得名,后逐漸演變為“羅士圈”。其歷史可追溯至明代,在清代走向鼎盛,是當時“十里碼頭”的核心港口,更是沈陽乃至東北重要的貨物中轉樞紐 。清初陸路交通不便,羅士圈渡口成為連接盛京與外界的重要通道,客貨船可經渾河直達渤海,進而通往山東、天津以及江南沿海城市,極大地促進了地區間的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當年努爾哈赤、皇太極營造宮殿、王府、廟宇所需的大量磚瓦石料,如海城缸窯嶺燒制的七百萬件(塊)青磚、琉璃瓦等,皆從這里上岸運往盛京,足見其在物資運輸上的關鍵作用。</p><p class="ql-block">1625年三月初三,努爾哈赤率眾遷都,從遼陽東京城出發,當晚宿虎皮驛(十里河),第二天渡渾河,是在這“十里碼頭”登岸入的盛京城。</p><p class="ql-block"> 1626年8月11日未時,努爾哈赤在歸盛京途中,病逝于距盛京城40里處叆姬堡(叆雞堡、挨金堡)榆木港附近(見圖)。之后船隊逆流而上,也是在這“十里碼頭”登岸入盛京的。</p><p class="ql-block">此處“渾河晚渡”作為盛京十六景和盛京八景之一,為羅士圈古渡口增添了浪漫的文化色彩。清康熙年間起,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諸多詩詞佳作,夕陽余暉下,渡口船只往來,構成一幅絕美畫卷。然而,1904 - 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俄國軍隊將渡口焚毀,船只化為灰燼,加之公路、鐵路的興起,羅士圈渡口逐漸走向衰落。</p><p class="ql-block">如今,和平區政府將昔日破舊的羅士圈棚戶區改造成羅士圈生態公園,讓這片土地重獲新生。公園內發現的六根明清時期鑄鐵纜樁,靜靜訴說著當年“十里碼頭”的繁華。羅士圈古渡口雖已不再承擔漕運功能,卻成為沈陽人追尋歷史、踏青泛舟的好去處,延續著渾河之畔的故事與情懷。</p> <p class="ql-block">沈陽羅士圈有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盛京津渡憶羅圈,漕運千秋跡未湮。</p><p class="ql-block">帆影連云達渤海,蹄聲踏月繞城廛。</p><p class="ql-block">俄夷戰火繁華逝,水販塵囂歲月遷。</p><p class="ql-block">漫步柳堤尋古韻,渾河依舊自東川。</p> <p class="ql-block">王琦,1964年生,網名黑天牛、松齋逸士,遼寧撫順人。1983年參加工作,監獄人民警察二級高級警長、三級警監退休。現為中國詩詞研究會副秘書長、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傳記文學協會理事。撫順市作家協會詩詞委主任、撫順市詩詞楹聯學會副會長、撫順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撫順市滿聯常務理事。近幾年來共創作傳統詩詞千余首及若干篇文章。作品曾發表于各級期刊雜志上,著有專業書籍《填詞入門》及律詩集《王琦詩選》。</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德安县|
环江|
鄄城县|
伊宁市|
黔江区|
法库县|
巫溪县|
洪雅县|
吴堡县|
中西区|
饶平县|
讷河市|
平邑县|
宁夏|
远安县|
临江市|
通河县|
晋江市|
洛南县|
台州市|
都安|
福州市|
弥勒县|
三河市|
固始县|
津市市|
康乐县|
丽水市|
海伦市|
江永县|
米易县|
仁怀市|
靖边县|
改则县|
平凉市|
扎囊县|
革吉县|
永川市|
阿荣旗|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