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5月6日,星期二,天氣:晴間多云,溫度:16/28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上7點半吃好早餐,從賓館騎行距雁塔區賓館40余公里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方向而去。途中路過西安電影制片廠打個卡,繼續朝東北向的臨潼區華清池,兵馬俑而行。上午9點半左右到達華清池門口,祭起了騎行人的到此一游老套路,拍照打卡走人。直到10點前后到達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隨即購票入內參觀游覽了1,2,3號三個坑遺址,僅三個坑的規模之大(據悉因開挖出的兵馬俑現保護技術手段尚不能過關,還發現更多坑,已暫停開挖),見證了秦始皇死后僅陪葬的兵馬俑就讓你咋舌。更不要說其它的陪葬品。足顯皇權的威武富貴。應證了視“事死如事生”的先秦禮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成于1979年,是世界著名的大型遺址博物館。館內陳列著經過科學發掘的秦始皇帝陵一、二、三號兵馬俑陪葬坑及出土文物,并不定期舉辦臨時展覽。俑坑埋藏陶俑陶馬近八千件,兵器數萬件,是秦代軍事、藝術、科技、文化的寶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并作為秦始皇帝陵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號坑為地下式土木結構建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2米,內有陶俑陶馬6000余件。兵馬俑造型生動,形象通真,是中國雕塑史上璀璨的明珠。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述”,是人類文化遺產中極其珍貴的財富。對研究中國古代的政治、軍事、科學、藝術都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結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號抗是以弩兵方陣、戰車方陣、騎兵陣和車徒組合的長方陣等四個相對獨立的小陣有機結合而成的大型曲尺形軍事陣營,具有兵種多、車輛多、造型種類多和陣營形式復雜、建筑結構復雜等鮮明特點,是關于秦代軍事、藝術、科技發展的輝煌圖卷。二號坑考古工作還在進行,目前展出的是恢宏壯觀的遺址頂部棚木跡象以及一部分陶俑陶馬出土現狀,展示了秦俑坑遺址的另一寶貴場景,與此同時還為觀眾提供了一睹考古發掘工作現場的難得機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號兵馬俑坑,1976年6月發現,位于一號坑的西端北側,南距一號俑坑25米,東距二號俑坑120米,平面呈“凹”字形,東西長28.8米,南北寬24.57米,深5.2-5.4米,總面積約520平方米。此坑曾遭嚴重破壞,陶俑,陶馬和戰車殘破較甚;坑內發掘出戰車遺跡1處,陶俑68尊,陶馬4匹,青銅兵器34件。三號坑似為統帥一、二號兵馬俑軍陣的指揮部(古名軍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覽畢,已近中午時分,騎車離開秦陵兵馬俑博物館。中午在華清池附近的《湘菜館》A餐,下午2點騎車馳騁在返回西安的途中,到達西安城墻東北角,沿護城河南下,經朝陽門,入長樂門騎行不到1公里來到西安事變舊址參觀。從圖片和文字再現當年西安事變的前因后果,以及共產黨人在西安事變中的參與,換來了國共兩黨短暫的合作一致抗日,加上真實的房子走馬觀花地略知一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安事變舊址為第二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該舊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建國路69號,包括:張學良將軍公館、楊虎城將軍止園別墅、新城黃樓、西京招待所、高桂滋公館、西安事變指揮部、五間廳與兵諫亭舊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參觀畢,近5點鐘,一行騎友又急匆匆地趕到西安火車站,從西安到延安,開啟體驗紅色文化之騎的活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騎行90公里,累計騎行530公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待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江|
盘山县|
广安市|
弥渡县|
凤阳县|
宣城市|
漾濞|
建昌县|
揭东县|
左权县|
永定县|
镇安县|
黄大仙区|
平度市|
通山县|
遵义县|
山阳县|
赤水市|
上林县|
高要市|
南丹县|
江安县|
益阳市|
武宣县|
弋阳县|
汶上县|
颍上县|
石景山区|
五寨县|
新乐市|
丰原市|
临潭县|
昆明市|
玉溪市|
神农架林区|
上杭县|
博客|
当雄县|
通城县|
榆社县|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