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一黃金周期間,我們正好在二女兒家居住,雖然是五一黃金周,但是女兒女婿她們的工作都是加油站,好容易到了大量賣油的時候,領導上怎么會讓她們休長假呢?五四這天難得輪到了女兒女婿休假,她們要帶我們到山青水秀的大王莊一游。</p> <p class="ql-block"> 我們到達鹿野的時候已是正午,我們十多口人一起吃了野餐,我狼吞虎咽地吃了幾口,就趁別人吃飯的時間獨步趕到了北門關看了一下,只見到了一個由國務院發文樹立的旅游標志牌,除此之外,并沒有看到齊長城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我正要尋找齊長城的位置,二女兒打電話來了,讓我發個位置給她,她說要來接我到天上的街市去看一下。過了大約15分鐘,她就找到了我,親家夸我腿腳好,這一段路不得七八里,你不大一會兒就竄到了這里?</p><p class="ql-block"> 二女兒一看這個地方似曾相識,她說好像來過一次。我說,我們去過的那個北門關是在博山與萊蕪的交界處,這個北門關是在章丘與萊蕪的交界處,一個在東北方向,一個在西北方向。二女兒說,看上去樣子差不多,都是在一個山口到位置,都有一條東西方向的公路。</p><p class="ql-block"> 我乘上車,我們一路順風,走鹿野向西的道路,快馬加鞭向天上的街市趕去。</p> <p class="ql-block"> 途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非常富裕的村子,名字取得也非常好聽,叫富家莊,這里就是大王莊鎮的地界了。柏油馬路兩旁由冬青綠化帶妝點,看上去干凈整潔。農民住的全是二層小樓,村中的超市和村委辦公樓分別是四層小樓和三層小樓,整個村莊洋溢著富裕的氣息,令人好生羨慕。</p><p class="ql-block"> 再走幾里路,上了山,穿過一處劈山修建的大道就是目的地了。</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街市景區是一個位于山坳里的小村子,叫王老村,村子四周雖然都是山,到進入這個山坳后便覺得這里是一處平原,村子位于小平原的西面,村子東邊是方方正正的農田,農田里的油菜花已經落去,結出了飽滿的果實,綠油油的非常好看。村子南側的山下是一條小溪,石頭砌邊兒,垂柳拂岸,溪水清澈見底,游魚若無所依。我們走過石拱橋,來到了進村的旅游大道,看到有兩家農戶在小溪里安了小型汽油機,正在抽水灌溉油菜。</p><p class="ql-block"> 我們與他們攀談了一會兒農事,因為都是來自農村,他們并不會覺得我們是外行。親家雖然來自萊城,但三十年前,他也是農民,所以,我們就很談得來。并不像王銀環來到朝陽溝,會說錯莊稼的名字。同行相見進行的是經驗交流,有共同語言,所以會談笑風生。</p><p class="ql-block"> 主客告別之后,我們沿著旅游大道進了村子,來到十字路口,看到有一條古老的渡槽架設在空中,景區開發者就是利用其中的一個拱洞當成了景區大門,他們利用彩虹的圖案與花朵一妝點,你別說,還真好看。順著大街向北望去,一排排小樓林立于街道兩旁,游客的小轎車也停滿了街道兩旁,太陽一照,閃閃發光,整個村莊充滿了現代化的氣息。</p><p class="ql-block"> 進入景區大門,第一座建筑就是藝術書店,走進去一看,書架非常高大,玻璃鏡面反射著銀光,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再往里走,是一些古香古色的民俗小屋,煎餅鋪、酒坊、豆腐坊等商鋪應有盡有,還有人民供銷社等讓人回味的部門。最有特色的是飲鹿書院,走進一看,寬大的教室就有好幾口,都充滿了濃濃的傳統文化的氣息,還有幾位學員穿著漢服正在教室里交流學習體會,讓我不僅想起了自己在退休前帶領學生進行經典吟誦的場面,這樣的回憶是愉快的。</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上各種小商販在以不同的方式招徠顧客。有賣蜂蜜的、有炒板栗的、有賣野生蘑菇的,各種商品應有盡有,還有外來的獅子站樁表演,走到村子的西頭,我們還看到了一個現代化旅游設施——玻璃滑道,景區雖然不大但讓人看上去感到非常和諧。</p><p class="ql-block"> 再看旅游大道旁的小溪里,溪水一段淺一段深,深水處還有小船飄浮,小溪的北邊有臺階可以下去乘坐小船,充滿了詩情畫意。小溪對面的小樹林里有各種各樣的的小吃,香氣撲鼻,讓人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 再看遠處的山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紅色大字映入眼簾,這簡直就是新農村建設的樣板。讓人看了就會熱血沸騰,頓時就產生了回去就把自己的村莊也建設成這個樣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景區不大,給人的印象卻非常深刻。</p> <p class="ql-block"> 看完天上的街市,我們的兩輛私家車在女婿摩托車的引導下又返回了鹿野,從十字路口向北,又重走了我徒步看北門關的棗徐大道。</p><p class="ql-block"> 過了北門關,一路下山,來到了章丘區垛莊鎮。穿過垛莊鎮,汽車一直在山谷之中的柏油馬路上穿梭,我們看到北邊的山就像箭頭一樣陡峭,仿佛置身于漓江兩岸了。五月初的山區,到處一片蔥蘢,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花都謝了,野外幾乎所有的果都還不成熟,還都是綠的,所以,我們穿過的大山深處,幾乎是一望無際的綠海,山上的樹葉、草葉綠得讓人感覺到是綠色的染缸傾倒了似的,綠液到處都在流淌。</p><p class="ql-block"> 這一路我們是初次走,不知道女婿要把我們帶到哪里去?順著導航看,再往前走,好像是就要到泰安市岱岳區的下港鎮、黃前鎮、山口鎮了,原來這里是萊蕪、章丘、泰安的三縣交界處。順著山谷向南拐,經過了山路十八彎,終于來到了停車的地方,從車上出來一看,原來是到了獨路村。獨路村我過去沒來過,但是獨路村的板栗王遠近聞名,在各種媒體上都看到過,我還真不知道獨路村原來是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過去,我聽說獨路村的道路非常難走,開公交車的司機都不愿意跑這一路,一個老司機已經過了退休年齡了,還得讓他繼續干,因為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這么好的技術的人了?,F在我算是看到獨路村的真面貌了。她在萊蕪外山的西側,看來劃歸泰安管理更方便些。</p><p class="ql-block"> 獨路村的停車場很大,柏油鋪設,雖然進村的道路只有一條,而且是進出只有一個口,就像螞蝗一樣,從哪里吃進去再從哪里吐出來。并且坡大路陡,但是沒有傳說的那么偏僻,因為它臨近泰章公路?。倪@里經過泰安市岱岳區的下港鎮、黃前鎮、山口鎮,走老泰萊公路去萊城并不難走,從這里經過章丘區的垛莊鎮、萊蕪區的鹿野去萊城,雖然要穿越山谷,也不是多么難走啊?只是道路遠了些,這個時候,我是這么想的。既然目的地到了,我就把導航關閉了。</p> <p class="ql-block"> 獨路村的板栗樹真是名不虛傳,兩三摟粗的大樹比比皆是,就是隨便一個樹枝也比我們的腰粗,而且越是大樹越是從沙石縫里長出來的,有的石頭還被樹根掀得翹了起來,處于村東邊的山東省十大樹王的板栗樹,樹齡已經有1300多年了,這與唐朝正好處于一個時期。唐太宗李世民已經死了1376年了,與他同齡的獨路村的板栗王卻還活著,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奇跡!</p><p class="ql-block"> 板栗樹下,還有一個大坑,名曰:菩薩泉??磥泶巳且荒晁募静桓傻模F在是旱季,泉水雖然不溢,卻也很滿,估計夏季是會往外流的,因為下面有流水的溝渠。菩薩泉的上面還有一口井,裝有一架轆轤,井深大約2米,井水很深,只是不用了,它現在是獨路村的一個景點了。在它南邊2米處是一個加蓋的新井,有電線通向井中,估計是安裝了潛水泵的,這可能是獨路村村民飲水用的水井。</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這里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村子最東頭的一座宅子竟然是山東省軍區廖容標的抗日指揮所,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們進入一看,這是一座比較大的宅子,雖然正北屋只有4間兩口,但是東屋卻有6間3口,整座宅子南北長,這樣的宅子非常朝陽,是風水非常好的一個所在。</p><p class="ql-block"> 我們看完了山東省軍區廖容標的抗日指揮所,對抗日戰爭的殘酷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革命先輩充滿了無限敬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獨路村出來,到了獨路前村,看到了一條水泥路,大家都拐進去了,這條路七拐八拐非常難走,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一般公交車司機開不了的公交線路了。二閨女雖然身小力薄,開車走這一路居然也能得心應手。</p><p class="ql-block"> 可是開到山頂一看,原來這是天上人家景區的西大門,不買票不讓過。天上人家風景區大家都來過,票價45元,不買票不讓通過。我們有兩輛車,一輛摩托車,共計12口人,只有兩個人不用買票,如果從這里通過得花450元,如果是沒看過,到也無所謂,既然已經看過了就沒有必要了。我們只好原路返回。到了獨路前村,繼續向南行駛。</p><p class="ql-block"> 大約又走了兩公里,我們又看到了一個路口,仔細一看,牌子上寫著:朱家峪、香山風景區路口,購票通過。我操,萊蕪人走萊蕪路要到萊蕪去還真難了,難道還真得要繞道泰安嗎?景區不能為了賺錢就當劫道的賊!兩處景區的道路不讓通行,兩個司機非常生氣,說非要到有關部門投訴他們不可。說歸說,鬧歸鬧,人家不讓走,我們還得找讓走的道路走,我們的司機只好打了一下方向盤,向西南方向走。</p><p class="ql-block"> 這個時候,大概女婿的手機已經沒電了,而摩托車上又沒有充電插口,大約走了兩公里,他找到一個向東的路口就進去了,這個時候,我打開了導航,發現700米后原路返回,知道這條道路又不通,但是電話又打不通,只能是走到盡頭了再回來。</p><p class="ql-block"> 從這個山峪里返回來后,因為有了導航,我們終于找到了正確的路線,不用走下港鎮、黃前鎮、山口鎮那條道路了,這條道路就是大宅線。也就是從大王莊到宅科村的一條萊蕪公交線路了。這條道路我們過去沒有走過一次,所以,如果沒有導航,我們是萬萬找不到的。大概萊蕪通往獨路村的公交車就是走的這條線路。因為走這里才能經過萊蕪的沿線村莊,才能拉更多的客,掙更多的錢。走章丘的垛莊鎮,走泰安市岱岳區的下港鎮、黃前鎮、山口鎮,怎么能方便萊蕪西北山區的老百姓呢?</p><p class="ql-block"> 大宅路彎彎曲曲,繞山而轉,時而上坡,時而又下坡,但是路面是好的,都是柏油路面,只是太繞了,繞來繞去,一會兒就把親家婆繞暈了。好在到了大槐樹,道路直了一些,親家婆的暈車狀況才有了好轉。到了東爐場子就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了。汽車加快了速度向萊城趕去。進入城區的時候,已是華燈初照了。</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訥言,男(1962~)濟南市萊蕪區人,牛泉鎮牛王泉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新泰市(縣級)作家協會會員、泰安市(地級)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家譜協會會員,全國百年臨池藝術網名譽會員,中國原創音樂基地會員,會員ID340545;代表作,長篇小說《劉仲瑩傳》(45萬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沁县|
汉寿县|
浦江县|
巩义市|
开平市|
凌海市|
昆明市|
漠河县|
达日县|
焉耆|
河曲县|
赤水市|
望奎县|
邛崃市|
竹北市|
延吉市|
麻江县|
乌兰浩特市|
珲春市|
巴中市|
和硕县|
乌海市|
七台河市|
浦县|
台北县|
蒙自县|
仲巴县|
保德县|
垫江县|
营口市|
淄博市|
桃园市|
三穗县|
诸暨市|
盈江县|
新蔡县|
岳西县|
天长市|
南投县|
电白县|
文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