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3日至4日,鶴壁1783戶外一行15人,驅車400余公里,抵達洛陽嵩縣車村鎮與白河鎮,徒步穿越伏牛山深處的靜池溝與龍池曼。這是一場關于自然、挑戰與團隊精神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D1:</p><p class="ql-block">5月3日,星期六,晴空萬里,最高氣溫26度,微風拂面。清晨6點半,全員集結完畢,車隊駛向嵩縣車村鎮的靜池溝。接近中午1點,我們終于抵達靜池溝的進山口。然而,這里并無農家可供用餐,大家只能依靠自帶干糧充饑。我原本以為可以在此找到簡餐,因此僅攜帶了飲用水,未曾料到這一疏忽。正當我為下午空腹登山而憂心忡忡時,群主“心情”、驢友“一片云”和“三人行”倆口子慷慨解囊,遞來一個大蛋糕、一個燒餅和一袋榨菜。盡管他們還愿意提供更多食物,但我已心懷感激,婉言謝絕。正是這些簡單的食物,為我提供了下午徒步累計拔高585米、行程9.79公里的全部能量,也讓我深刻體會到戶外圈那句“戶外一家親”的真諦。</p> <p class="ql-block">書回正傳,靜池溝原名太和谷,又名凈池溝或粽子溝,位于嵩縣車村鎮南部。這里溪流潺潺,瀑高潭深,其中最高的瀑布落差數十米,飛流直下,未見其形,先聞其聲。只可惜正值旱季,水流減小,少了雷鳴般的轟響。我們沿著溪流逆流而上,一路瀑布成群,潭水相連,三步一潭,五步一瀑。溝谷怪石嶙峋,綠植繁茂,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奇峰秀石、高瀑清潭盡收眼底。置身于這片天然氧吧之中,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青山碧水帶來的視覺盛宴,仿佛與自然融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D2:</p><p class="ql-block">5月4日,星期日,晴空朗朗,最高氣溫23度,微風輕吹。清晨6點用過早餐,6點半從上寺村農家出發,開啟新一天的征程。農家老板指著北邊最高的山峰告訴我們:“那就是你們今天要征服的目標。”抬頭望去,那巍峨的山峰讓我心中暗自驚嘆:“好高啊!”盡管這將是一場硬仗,但早已做好心理準備,因為領隊在出發前便提醒過:今日拔高1000米,行程16公里,預計耗時9個多小時。</p> <p class="ql-block">離開民宿,往北行進幾十米便到了進山口。途中偶遇一隊來自鄭州的大學生,他們同樣選擇徒步龍池曼,年齡不過二十出頭,朝氣蓬勃,令人羨慕。這似乎表明,熱愛戶外徒步的人群正在逐漸年輕化,令人欣慰。他們選擇從山谷右側上山,到達龍池曼后繼續向北,翻越群山從白鷹河下山,全程超過20公里。而我們的計劃是從山谷左側上山,到達龍池曼后向西翻越,最終從銀杏人家出山,全程16公里,拔高約1200米。</p> <p class="ql-block">龍池曼位于洛陽市嵩縣南部與欒川縣北部交界處的伏牛山東部,西接白云山,東鄰石人山(堯山),南靠國家森林公園寶天曼,北通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地跨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流域,總面積達7573公頃(11.36萬畝),森林總蓄積量為42.5萬立方米。作為國家自然保護區,龍池曼以古老原始、潭瀑幽美而聞名。這里有廣袤的原始林海,高山杜鵑,竹林牡丹等四季景觀。春天山花爛漫,盛夏涼爽宜人,金秋漫山紅葉,冬季銀裝素裹,終年白云悠悠,流水淙淙,白瀑飛湍,是休閑、野游、探幽的理想之地。</p> 神話傳說 <p class="ql-block">相傳唐代,伏牛山主峰龍池曼山腳下建有云巖寺,其創始人是自在禪師。他本是南方人,學道有成后,欲尋幽棲之所,便向恩師請教。恩師僅留下一句禪語:“逢牛則止。”</p><p class="ql-block">于是,自在禪師由南向北而行。來到野牛嶺時,他遇見幾名獵人,他們敲鑼壯膽,以防兇猛野牛襲擊。自在禪師想起恩師之言,毅然踏上野牛嶺。嶺上古木參天,藤蘿纏繞,陰森可怖。突然,一頭野牛咆哮而出,卻在即將觸碰到自在禪師時,溫順地臥倒在地。自在禪師騎上牛背,吩咐道:“若到吾剎即止。”野牛聽話地沿著白河邊的小路向大山深處走去。</p><p class="ql-block">到達如今下寺村時,野牛停下腳步,但自在禪師認為此地過于狹窄,便繼續前行。當他們走到如今上寺村時,自在禪師環顧四周,風景如畫,恍若仙境,便說道:“可矣。”然而,當他正要招呼野牛休息時,野牛竟化為一條巨龍,騰空而起,潛入山頂水池之中。自在禪師這才明白,原來是神龍為他引路。他走近水池,數米之外便感到寒氣逼人。只見池中有一牛首鱗身之龍出沒,于是此水池被稱為“龍池”,而這座山峰則被稱為伏牛山主峰“龍池曼”。</p> <p class="ql-block">龍池曼是伏牛山主峰之一,與白云山、石人山(堯山)、寶天曼齊名,海拔2211.6米。這里分布著許多銀杏樹,主要集中在上、下寺村和五馬寺村。現存500年以上樹齡的古銀杏樹達413株,其中千年以上樹齡的有310株,最古老的一株樹齡超過2800年。在本次徒步過程中,我們有幸目睹了三棵千年銀杏樹,其樹齡分別為1368年、1464年和1666年。</p><p class="ql-block">龍池曼兼具華山之險、峨眉之秀、廬山之幽、黃山之奇,明代兵部郎中喬縉曾贊譽其“頡頏泰華,睥睨衡霍”。其中,“頡頏”意為抗衡、比肩,“泰華”指五岳中的東岳泰山與西岳華山,“睥睨”意為斜視傲物,“衡霍”則指南岳衡山與古南岳霍山。龍池曼集世界地質公園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于一體,被譽為河南戶外驢友的“成驢線路”,無數大神的足跡曾在此留下,令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本次徒步龍池曼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階段為爬山階段:清晨6點30分,從海拔900多米的上寺村民宿出發,一路攀登至海拔2033米的埡口,全程4.25公里,耗時至中午1點30分。這一階段是本次徒步的精華部分,山勢逐漸升高,但起伏不大。途中需通過五道由樹干制成的梯子,號稱“五道梯”,其中第一道梯最為艱難,坡度接近90°,高達十幾米;第三道梯(若我沒記錯)則最為有趣,位于一個直上直下的山洞內,洞口僅容一人通過,稍胖者需費力才能通過。沿途風景如畫,茂密山林、參天古樹、奇峰險石,令人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階段為平路階段:從中午1點30分至下午5點,徒步3.75公里。這一階段是本次徒步的難點所在,連續的上下起伏,海拔始終保持在1900米左右,耗時長達3小時,體力消耗極大。此外,由于全程處于原始森林中,視野受限,路面或被厚厚落葉覆蓋,或為風化沙土坡,部分路段僅腳掌寬且臨懸崖,十分危險。由于路況不佳,耗時較長,體力下降明顯,許多人因此變得急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階段為下降階段:從下午5點開始,海拔逐漸下降,至晚上9點抵達徒步終點(下山后得知并非原計劃的銀杏人家),全程4.38公里。這一階段主要以“趕”為主,因天色漸暗,視線模糊,山中尚有野生動物,危險重重。盡管如此,我們最后梯隊的8人(包括一名12歲的小朋友)在下午7點40分天黑前仍滯留山上。幸得群主“心情”和“松風大哥”攜帶手燈,他們均為金牌級驢友,考慮周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塘沽区|
南木林县|
蕲春县|
西华县|
丘北县|
抚松县|
布拖县|
古交市|
马鞍山市|
金塔县|
寻乌县|
鹤壁市|
宁南县|
凉山|
建湖县|
宜黄县|
綦江县|
岗巴县|
博客|
河津市|
尚志市|
汾西县|
慈溪市|
舞阳县|
江陵县|
玉林市|
贞丰县|
班戈县|
泾川县|
南岸区|
资源县|
仁寿县|
江津市|
宿州市|
盐山县|
林芝县|
清丰县|
兖州市|
灵璧县|
大兴区|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