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黃 河 兩 岸 好 風 光</b></p> <p class="ql-block"> 我前段時間看過一條介紹黃河的小視頻,黃河是我國第二大長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p><p class="ql-block"> 聯想起來,這些年我曾多次與母親河有過親密接觸,漫步在母親河的身旁,吮吸她的氣息,欣賞她夏日的明媚、冬日的壯觀,四季變幻異樣的美;看她平靜時的溫柔,宛如青春少女,嫵媚動人;看她奔騰不息,一瀉千里,勇往直前的雄姿;看她千回百轉,神態各異,九曲十八彎的氣概;聽她憤怒時的咆哮,聲震四方,驚濤駭浪,氣吞山河。傾聽歷史述說它的前世今生,了解中華民族文明史源遠流長的發展,時代在變遷,社會在前進,黃河兒女必將會把母親河裝扮的更加美麗,建設的更加輝煌,繼續造福人類。</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黃河大鐵橋</b></p> <p class="ql-block"> 黃河從蘭州市穿城而過,黃河鐵橋,又名中山橋,它位于蘭州市白塔山下的濱河路中段。由美國橋梁公司設計、德國泰來洋行承建、中國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1908年5月9日開工,1909年8月19日竣工通行,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始稱“中山橋”。黃河鐵橋是中國近代史上西北地區第一座引進外國技術建造的橋梁。具有極高的歷史、建筑和文物保護價值。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岸邊的羊皮筏子</p> <p class="ql-block"> 黃河母親雕塑,是蘭州市標志性景觀之一,夜幕下的雕塑更顯現母親的溫柔和偉大。它的構圖洗練,寓意深刻,象征著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與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壺口瀑布</b></p> <p class="ql-block">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濁浪翻滾,激流澎湃,水沫飛濺,煙霧迷濛,聲震四方,景象極為壯觀。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之一。地處陜西省宜川縣境內,與河對面的山西省臨汾同屬一個景區。我曾兩次冬季來到壺口,看它奔騰咆哮的雄姿,看它的冰瀑奇觀,晶瑩剔透,散發出寒冷而美麗的光芒,彩虹與流凌奇妙交識,構成冬日壺口的壯美畫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禹門口</b></p> <p class="ql-block"> 禹門口,位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的黃河峽谷中,是黃河晉陜峽谷的南端出口,是為紀念大禹而命名的, 漢代的七祠八廟之首大禹廟位于此。 也是相傳鯉魚跳龍門的地方。 黃河水流經禹門口,河道變狹,千回百轉,奔騰澎湃,激山為浪,人稱“禹門三級浪",河對面是陜西省韓城市。禹門口現已建成鐵索橋、公路橋、鐵路橋,如三道凌空彩虹,增添了禹門口的不凡氣勢。</p><p class="ql-block"> 峽谷最窄處僅38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 黃河,我們來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黃河大鐵牛</b></p> <p class="ql-block"> 1989年,黃河大鐵牛在山西省永濟縣的蒲津渡遺址被打撈上岸。這是迄今為止重量最重,工藝水平最高,歷史最悠久的鐵鑄文物。唐代的黃河大鐵牛有四尊,各有一鐵人牽引,神態各異,分別代表維吾爾、蒙、藏、漢四個民族,是民族大團結的象征,雖歷經千年滄桑,依舊栩栩如生。蒲津鐵索橋一直是鐵牛系鐵索、鐵索連舟船,這座黃河大浮橋,延用了五百余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鸛雀樓</b></p> <p class="ql-block"> 鸛雀樓位于山西省永濟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河西岸是陜西省大荔縣),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始建于北周時期,由于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周邊風景秀麗,不少文人學士曾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尤為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更富盛名。1222年遭大火焚毀,1997年12月鸛雀樓重建,2002年10月正式開放。站在樓頂,夕陽西下,遠處黃河水靜靜流淌,她仿佛聽到人們對她的贊美,更加昂頭挺胸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 王之渙雕像 《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磧口古鎮</b></p> <p class="ql-block"> 山西磧口古鎮是國家4A級風景區,位于山西省呂梁市臨縣城50公里處,隔黃河與陜西省吳堡縣相望。古鎮依呂梁山,襟黃河水,因黃河第二磧《大同磧》而得名,有著“九曲黃河第一鎮”之美譽。曾是山西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至今仍保存著較完好的明清時期的貨棧、票號、當鋪等各類商業建筑,以及廟宇、民居、碼頭等。來這里的游客很多,廟宇香客不少,古老的戲樓上演繹著古今的故事,彰顯著古鎮曾經的繁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洽川風景名勝區</b></p> <p class="ql-block"> 洽川風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陜西省合陽縣以東20公里處的黃河之濱,景區內的“黃河濕地,萬傾蘆蕩,千眼瀵泉,百種珍禽,十里荷塘,一條黃河",自然風光十分迷人。洽川風景區,詩經文化、古莘文化源遠流長,帝嚳、伊尹、太姒、大禹等遺跡、遺址豐富。周文王與妃子太娰,他們純真唯美的愛情故事為世人流傳。“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為千古絕唱。</p><p class="ql-block"> 微風拂面,神清氣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莘國水城</p> <p class="ql-block"> 坐小船在莘國水城蕩漾</p> <p class="ql-block"> 渾濁的黃河水</p> <p class="ql-block"> 荷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豐圖義倉</b></p> <p class="ql-block"> 豐圖義倉,位于大荔縣朝邑鎮南寨,距縣城16公里,是座貯藏糧食的民辦倉庫,1882年修建,1885年竣工,因慈禧太后朱批“天下第一倉”而馳名全國。自建至今,一直用作糧站。2018年在黃河旅游大會上被評為“黃河50景”之一,站在糧倉頂上,遙望黃河在天際之間。</p> <p class="ql-block"> 上去看看糧倉的麥子</p> <p class="ql-block"> 咱倆也來推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潼關古城</b></p> <p class="ql-block"> 潼關古城位于陜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地處晉、豫、陜三省交界處,北臨黃河,南依秦嶺,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奔騰南下的黃河,穿秦晉峽谷,在潼關古城外,兼容了西去東來的渭河、洛河水,三河交匯后在此急折東流,水流湍急,水天一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浪底黃河三峽景區</b></p> <p class="ql-block"> 小浪底黃河三峽景區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地跨黃河南北兩岸,是一個大型山岳湖泊型風景區,是國家4A級風景區,2001年底大壩建成蓄水,形成272平方千米的寬廣水域。汛期泄洪,大壩開閘放水,形成巨大的人工瀑布,被譽為“北方千島湖”,是中國黃河50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龍門石窟</span></p> <p class="ql-block"> 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位于河南省洛陽市,為人文景觀。現存2345座佛龕,10萬余尊造像,2800余塊碑刻題記,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它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代的佛教文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皮县|
江口县|
三门峡市|
吉首市|
柳河县|
康乐县|
德格县|
定襄县|
东乡|
娱乐|
南城县|
健康|
罗平县|
玛沁县|
乌拉特前旗|
乾安县|
寿光市|
新郑市|
新蔡县|
渑池县|
新邵县|
新河县|
乐亭县|
鹿泉市|
博客|
南郑县|
塔河县|
宁武县|
青龙|
灵台县|
安龙县|
上思县|
周口市|
象山县|
镇宁|
临洮县|
玛曲县|
玉山县|
霍林郭勒市|
庆元县|
寻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