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舜皇山</p><p class="ql-block">湖南舜皇山,巍峨冠湘南</p><p class="ql-block">群峰疊翠巒,懸崖斷壁崄</p><p class="ql-block">溝壑縱橫綿,谷幽萬丈淵</p><p class="ql-block">瀑布銀河瀉,飛珠濺玉散 </p><p class="ql-block">奇石伏巨獸,溶洞懸棧蟠</p><p class="ql-block">溪澗漱寒玉,云海涌日丸 </p><p class="ql-block">古木森森立,藤蟒裂蒼斑</p><p class="ql-block">舜帝巡狩跡,苔碑勒祭壇</p><p class="ql-block">殘陶藏祭火,鳥篆隱星垣 </p><p class="ql-block">舜峰臨絕頂,云舒霧展閑</p><p class="ql-block">萬山千壑盡,何處覓仙緣</p><p class="ql-block">攀巖驚猿嘯,撫碣嘆衣冠</p><p class="ql-block">捫碑辨鳥跡,倚杖叩玄關 </p><p class="ql-block">九嶷凝紫氣,文明肇此寰</p><p class="ql-block">寫于二零二五年五月六日</p> <p class="ql-block"> 湘南秘境舜皇山</p><p class="ql-block"> 在湖南西南部的層巒疊嶂間,舜皇山以雄渾巍峨之姿冠絕湘南。這座山脈如同大地挺起的脊梁,橫亙在越城嶺中部,既承載著千百年的風云變幻,又深藏著華夏文明的古老密碼。當第一縷晨光穿透云霧,灑在嶙峋的巖壁與蒼翠的林海之上,這片秘境便緩緩揭開神秘的面紗,將自然的鬼斧神工與歷史的深邃厚重,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 踏入舜皇山,連綿的群峰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長卷。王維筆下"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的奇景,在這里得到了最生動的詮釋。層層疊疊的翠巒在云霧中若隱若現,時而被輕紗般的霧氣溫柔籠罩,時而在艷陽下展露雄渾的輪廓。那些陡峭的懸崖絕壁,宛如被天神揮斧劈開的巨幕,巖石表面的紋理如歲月的指紋,記錄著億萬年地質變遷的滄桑。站在峰巔俯瞰,縱橫交錯的溝壑如同大地的脈絡,蜿蜒綿亙,深不見底的幽谷中,隱隱傳來潺潺水聲,仿佛是山魂在低吟。</p><p class="ql-block"> 最令人震撼的莫過于山中的瀑布奇觀。李白詩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美,在這里化作了真實的圖景。瀑布自云端傾瀉而下,宛如銀河決堤,水流撞擊在嶙峋的巖石上,迸發出萬千水花,似碎玉紛飛,又若珍珠跳躍,激蕩起震耳欲聾的轟鳴。溪澗在山間蜿蜒流淌,清澈見底的水流輕漱著寒玉般的石頭,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仿佛是大自然在演奏一曲靈動的樂章。每當清晨,云海翻涌如浪,吞沒群峰,而一輪紅日從波濤中冉冉升起,"云海涌日丸"的壯麗景象,宛如仙境重現人間。</p><p class="ql-block"> 山中的奇石溶洞更添幾分神秘色彩。形態各異的巨石,有的似巨獸伏地,仿佛隨時將起身奔騰;有的如仙人靜坐,神態安詳若有所思。而隱藏在山巒深處的溶洞,則是一座天然的地下宮殿。洞內鐘乳石與石筍交相輝映,在光影的映襯下呈現出五彩斑斕的奇幻景象,蜿蜒的棧道穿梭其間,恍若置身于神話世界。古木森森的山林中,參天大樹歷經千年風雨,樹皮皸裂如蟒鱗,藤蔓纏繞似游龍,"古木森森立,藤蟒裂蒼斑"的景象,讓人仿佛穿越回了遠古洪荒。</p><p class="ql-block"> 這片神奇的土地,之所以被賦予"舜皇"之名,皆因上古賢君舜帝的傳奇故事。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零陵一帶,正是虞舜曾經教化萬民的地方。傳說舜帝晚年,為了以德化服南方不服大禹統治的苗蠻部落,避免族群爭斗和天下內亂,不顧年邁體衰,親自率領夔與皋陶舊部,長途跋涉來到五嶺腹地。當他踏入越城嶺中部這片狹長盆地時,被這里肥沃的土地、宜人的氣候和驃勇的民風所吸引。于是,舜帝停留下來,撫琴而歌,演奏韶樂。那美妙的音樂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使得"百獸率舞""鳳皇來儀""象耕鳥耘",剽悍的苗蠻民族逐漸被舜帝的仁德所感化,放下干戈,融入了文明的懷抱,開啟了中華文明史上南北文化的第一次大交融。</p><p class="ql-block"> 在舜皇山,歷史的印記至今清晰可辨。大廟口鎮的舜皇巖,在《康熙九年永州府志》中名為"仙人巖",記載曰:"在縣西二十余里。內有二冢,前有石柱。世傳柱上有石盆,仙人嘗浴于上,人莫敢取。"這座巖洞深邃寬廣,可容納數萬人,洞內景象歷經數百年依然保存完好,仿佛時間在這里凝固。還有那舜廟遺址,雖歷經風雨侵蝕,但其基址仍訴說著當年的輝煌。廟中的《明嘉靖四十三年碑》,雖無撰人姓名,卻詳細記錄著舜帝的功績和人們對他的敬仰。</p><p class="ql-block"> 當地民間還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據說舜帝在山中巡視時,曾救助過一只受傷的白鹿,白鹿痊愈后,為報答舜帝的恩情,一直陪伴在他身邊。后來舜帝離開,白鹿便留在山中,守護著這片土地,成為了舜皇山的守護神。另一個傳說稱,舜帝發現山中孽龍作怪,便脫下紫袍蓋于山頭,紫袍瞬間化為一朵祥云,鎮住了孽龍,從此這里便有了紫云蒸騰、紫氣東升的祥和景象,紫云山也因此得名。這些充滿神秘色彩的傳說,寄托著人們對舜帝的崇敬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成為了舜皇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考古發現為這些古老傳說提供了更為確鑿的佐證。2008年,在東安縣大廟口鎮南溪村二組的坐果山上,考古人員發現了商周古人類遺址。這里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包括石斧、石錛、石鑿等石器,釜、罐、鼎、鬶、紡輪等陶器,還有少量青銅矛、鏃和玉玦、玉環等。遺址中100多個古人用來支撐房屋的柱洞和10余個灰坑(包括火塘),清晰展現了當時的建筑規模和生活場景。更重要的是,這里發現的文化層具有明顯的疊壓關系,對于建立湘南地區商周時期的文化序列具有重大價值。專家推測,距今3000多年前,這里曾居住著龐大的人類群體,且古人類文明程度較高。遺址出土的文物,既保留著當地區別于中央王朝的文化特征,又體現了中原文化傳播、北方文化南下擴散的交流元素,為華夏民族共同體的融合過程、中華文明的形成脈絡提供了有力證據。或許,這里正是舜帝南巡時建立的城邑之一,見證了古老文明的交融與發展。</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來,舜皇山的壯美風光和深厚文化底蘊,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前來游歷。彭庵酩在《舜峰攬勝》中寫道:"登臨但覺此身閑,遙看青塍翠接天。幾處樵歌山色里,一群鷺影水聲邊。"生動描繪了登上舜峰后的閑適悠然。另有詩云:"千蒼萬翠好風光,靈氣翕欻罩百岡。舜帝南巡權駐蹕,娥英追踵灑芬芳。"短短幾句,便將自然風光與歷史傳說融為一體。這些詩詞佳作,不僅是對舜皇山美景的贊美,更是對這片土地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讓后人得以跨越時空,領略它的獨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舜皇山,已成為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當游客沿著山間小徑攀登,撫摸著古老的碑碣,傾聽著潺潺的溪流,仰望壯觀的瀑布,探尋神秘的溶洞,仿佛在與歷史對話。每一塊巖石、每一棵古樹、每一處遺跡,都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每一縷山風、每一聲鳥鳴、每一道霞光,都在延續著這片土地的傳奇。舜皇山,這座湘南的巍峨山巒,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歲月的長河中閃耀著永恒的光芒。它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值得我們永遠去珍惜和守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遵化市|
绵阳市|
凉城县|
香港|
乐平市|
会理县|
冷水江市|
棋牌|
龙泉市|
南宫市|
福泉市|
青河县|
桦南县|
子长县|
肥西县|
延吉市|
宜君县|
怀仁县|
竹溪县|
绿春县|
乌什县|
永登县|
房产|
海城市|
淮滨县|
精河县|
朝阳县|
汤阴县|
怀宁县|
青冈县|
祁门县|
通榆县|
永年县|
天祝|
长武县|
城步|
伊金霍洛旗|
乌海市|
哈密市|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