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舞蹈和書法有什么相通之處?</p><p class="ql-block">眾所周知,舞蹈最基礎的特點就是通過人的動作、姿態、節奏和表情來表達情感。它的主要手法包括節奏、表情、構圖和造型。舞蹈中的連續動作,通過節奏的快慢、強弱、輕重等對比來展現。這種節奏的對比和動作的連續,其實和中國書法特別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杜甫曾經用“驚心動魄、雄妙神奇”來形容公孫大娘的《劍器舞》,還把它和張旭的草書相提并論(據傳張旭也是看了公孫大娘舞劍而書藝大進,</p><p class="ql-block">類似的還有黃庭堅見船夫搖櫓而大受啟發,開創了所謂的“蕩槳筆法”,黃庭堅也曾在山谷題跋中記載:“元祐間書,筆意癡鈍,用筆多不到,晚入峽,見長年蕩槳,乃悟筆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無論是書法還是舞蹈,其實關鍵就在于那種特有的節奏感。舞蹈有起伏、有高潮,書法也一樣,有變化和整體的高潮。這都是時間的流動、藝術的流動、美的流動,說到底,是人心靈的流動。舞蹈中的亮相,就像書法中筆的停頓;舞蹈的旋轉,又像書法中筆的翻轉和快速移動。正是在這種節奏的流動中,人們感受到了美,獲得了愉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里要特別說明一下,所謂的“張旭看公孫大娘舞劍后書法大進”,并不是說張旭的書法在形狀上像舞劍的動作。這種看法太表面了,它把書法簡單地等同于具體的事物,而沒有從審美的規律和更高的意境層次去理解。現在,一些舞團也推出了“書法舞”(比如寶島臺灣的著名舞蹈家林懷民的現代舞作品《行草》,具體的視頻可以在文章末尾看到),用書法中狂草的線條節奏和韻律作為內核,用長長的綢子做道具(當然也有僅僅通過肢體動作來展現書法的行筆節奏的),時高時低,時長時短,旋轉、停頓、交錯,這些都是從書法中得到的靈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藝術嘛,其實內核都是相通的。下邊這些舞蹈結合書法的圖片都是我在網上找到的,相信大家看完后,會有啟發。</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丹县|
建水县|
陵川县|
宁陵县|
华安县|
普兰县|
塔河县|
鄂州市|
清原|
金门县|
泸定县|
高阳县|
泰和县|
年辖:市辖区|
正定县|
盐边县|
彰化县|
拜泉县|
崇仁县|
内黄县|
江门市|
平远县|
新丰县|
达州市|
通江县|
通海县|
稻城县|
定西市|
西宁市|
普定县|
镇远县|
丘北县|
隆昌县|
涟源市|
上杭县|
扬中市|
抚远县|
沛县|
田东县|
呼图壁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