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神農架掠影</p><p class="ql-block"> 神農架,神農架林區之簡稱,中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縣級行政縣。位于湖北省西部,,東接襄陽,南依巴東而瀕長江三峽,北倚十堰市,西連重慶市。2016年世界遺產大會,神農架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我對神農架神往已久,游完王昭君故里第二天,終于如愿以償去游覽神農架。</p><p class="ql-block">旅游車在大山深谷中蜿蜒行駛,兩邊山巒起伏高聳的山間時有云霧繚繞。一道道山嶺全被茂密的樹木覆蓋,紅綠黃褐等多種色彩交織成一幅深秋的畫卷,陡坡上偶見花生類等作物的小塊梯田。傳說傳說神農架有野人,好多游客都向窗外查看,但我總覺這事太渺茫,這茫茫大山,絕壁懸崖,野人連個住處都難找到又怎能生存呢?不過,神農架以炎帝神農氏在此搭架采藥而命名,想必我們先人們在此采藥治病摘果實充饑當為不虛吧。</p><p class="ql-block">很快,車行駛進了為祭祀炎帝而建神農祭壇景區。下車后沿陡峭山路攀</p><p class="ql-block">登,導游不斷指著路邊的古老樹木和珍奇花草講解藥用價值。一會兒我</p><p class="ql-block">們來到被稱作“杉王”的大樹旁,這棵七八個人牽手才能圍攏的千年古鐵堅</p><p class="ql-block">杉樹,在神農架茫茫林海中最為蒼勁挺拔,昂首云天,枝繁葉茂,蔥蘢</p><p class="ql-block">勁秀。杜甫名句:“蒼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當是它最好寫照</p><p class="ql-block">。過“杉王”樹不遠,我們就來到了神農祭壇廣場。祭壇依山而建,分天</p><p class="ql-block">、地二壇。天壇在山的半腰,壇上聳立著炎帝神農巨型牛首人身雕像</p><p class="ql-block">(傳說他是牛首人身)。我們腳下的地壇,是個可容數千人的廣場,廣</p><p class="ql-block">場中一大圓圖案代表天,圓心中正方形中五彩石分別代表木、火、土、</p><p class="ql-block">金、水。地壇廣場前端,兩根高10米如華表般的圖騰柱分立兩邊,柱上</p><p class="ql-block">雕塑也是牛首。圖騰柱和浮雕之間設有祭壇,完全按古天子祭壇規格設</p><p class="ql-block">置,青銅鑄就的祭器九鼎八簋正中排放,香爐、香案、金鐘、法鼓壇前</p><p class="ql-block">排列。</p><p class="ql-block">看完地壇,我和老伴要攀登臺階到天壇瞻仰炎帝雕像,共有243個臺階,分五級,第一級為9步,稱"明九";其余四級依次為72、63、54、45步,皆是九的倍數,稱"暗九"。這種"九五至尊"的設計,暗含神農的至尊地位。約半小時登上了天壇,神農雕像矗立在我們面前,高21米寬35米相加56米,以示中華56個民族的團結。它立于蒼翠群山之間,以大地為身驅雙目微閉若有所思。雕像背靠的山峰呈二象抬龍景象,正面石壁上鐫刻著“華夏始祖”字樣。站在雕像前我凝望良久,后又從右側上山繞雕像一圈后,才沿階而下又回到廣場。</p><p class="ql-block">須臾,我們又乘車去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參觀古老植物園、生物館、動植物標本館等處,進一步了解到,是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復雜多樣的地質構造,造就了神農架紛繁多姿的生態類型和亙古綿延的生態長鏈,使其成為“物種基因庫”、“天潤動物園”和“地質博物館”,成為珍奇動植物和奇異自然現象的富集區。</p><p class="ql-block">返回的路上,仰望著一道道綿延的山巒和漫山遍野絢爛多姿的各種樹木,想到遠古的炎帝在此搭架采藥、馴化動植物、開荒種五谷,為人類點燃農耕文明的第一支火炬;而今天的神農架仍以它無可比擬的壯美神奇和深淵幽邃吸引著科學家前來探索,吸引著無數游客來游覽觀賞,真感到不虛此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杭州市|
诸暨市|
忻州市|
股票|
绥宁县|
沛县|
江永县|
云龙县|
营口市|
信阳市|
西林县|
息烽县|
双柏县|
哈密市|
中西区|
吉木萨尔县|
邵武市|
昌邑市|
鄂州市|
南宁市|
泸定县|
丹寨县|
易门县|
南靖县|
静安区|
百色市|
巢湖市|
抚顺县|
航空|
兰溪市|
佛学|
兴义市|
五寨县|
隆子县|
弋阳县|
新巴尔虎右旗|
林芝县|
庆安县|
佛学|
五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