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葉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別名掌葉復盆子、大號角公、牛奶母、華東覆盆子等,是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藤狀灌木。 <b>形態特征</b><br> 藤狀灌木,高1.5-3米;枝細,具皮刺,無毛。單葉,近圓形,直徑4-9厘米,兩面僅沿葉脈有柔毛或幾無毛,基部心形,邊緣掌狀5深裂,稀3或7裂,裂片橢圓形或菱狀卵形,頂端漸尖,基部狹縮,頂生裂片與側生裂片近等長或稍長,具重鋸齒,有掌狀5脈;葉柄長2-4厘米,微具柔毛或無毛,疏生小皮刺;托葉線狀披針形。<br> 單花腋生,直徑2.5-4厘米;花梗長2-3.5(4)厘米,無毛;萼筒毛較稀或近無毛;萼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頂端具凸尖頭,外面密被短柔毛;花瓣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白色,頂端圓鈍,長1-1.5厘米,寬0.7-1.2厘米;雄蕊多數,花絲寬扁;雌蕊多數,具柔毛。果實近球形,紅色,直徑1.5-2厘米,密被灰白色柔毛;核有皺紋。花期3-4月,果期5-6月。 <b>生長環境</b><br> 掌葉覆盆子生長在山地雜木林邊、灌叢或荒野,海拔300-2000米,在300-500米左右的產量為最高。在山坡、路邊陽處或陰處灌木叢中常見。通常生于山區、半山區的溪旁、山坡灌叢、林邊及亂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燒山后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長茂盛,性喜溫暖濕潤,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應性強,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強及排水良好,pH為6.5左右的中性砂壤土及紅壤、紫色土等較好。排水不良、土壤黏重的山塢田不宜栽種。 <b>分布范圍</b><br> 分布于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和廣西等地。 <b>主要價值</b><br> 未成熟的干燥果實入藥,中藥名覆盆子。成熟果實甘甜多汁,營養豐富,是重要的蜜源和藥用植物。<br> 果實是一種聚合果(聚生果),有紅色、金色和黑色,味道酸甜可口。掌葉覆盆子的未成熟果實,作為傳統的中藥,尤其是5裂和7裂掌葉的其藥效為最佳,擁有益腎、固精與縮尿等功效,可用于治療腎虛遺尿、陽痿早泄、小便頻數、遺精滑精等癥狀。它還含有豐富的水楊酸、酚酸等物質。水楊酸被稱為“天然阿斯匹林”,廣泛用于鎮痛解熱,抗血凝,能有效預防血栓。長期食用能有效地保護心臟,預防高血壓、血管壁粥樣硬化、心腦血管脆化破裂等心腦血管疾病。掌葉覆盆子也是天然的減肥良方,含有烯酮素,能夠加速脂肪的代謝燃燒,效果比辣椒素強三倍,比平常進食加快5倍脂肪代謝燃燒,其美膚美顏之功效。 <p class="ql-block">圖片清明節拍攝于安徽績溪</p> <p class="ql-block">文字介紹摘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謝謝觀賞!</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衡山县|
大埔区|
曲阜市|
沈阳市|
新河县|
浦江县|
恩平市|
金沙县|
沭阳县|
丹寨县|
嘉峪关市|
南通市|
武穴市|
德江县|
吉林市|
安徽省|
江油市|
格尔木市|
商都县|
和林格尔县|
肇州县|
兰溪市|
建阳市|
永泰县|
白银市|
富顺县|
泊头市|
潮州市|
麦盖提县|
岐山县|
略阳县|
贵阳市|
潞西市|
黎平县|
陆良县|
玉溪市|
永吉县|
名山县|
邵阳县|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