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奶奶的一生,是長壽而堅韌的一生。她以九十四歲的高齡離世,即便在如今看來,這樣的壽命也令人欽佩,而在二十多年前,能夠活到鮐背之年的老人更是鳳毛麟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奶奶的一生,亦是艱辛而坎坷的一生。她出生于清末民初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又經歷了13年多的亡國奴歲月——偽滿洲國時期,直至東北解放、新中國成立。她的一生顛沛流離,飽經風霜,承載了太多的苦難與不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奶奶沒有大名,生前戶口本上和去世后墓碑上的名字,都是“周郝氏”。她身材矮小瘦弱,從我記事起,她便滿頭銀發,梳著鄉下老太太標配的發髻(當地稱為“纂”),因裹著三寸金蓮,步履蹣跚,走起路來總是碎步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奶奶很小便失去了母親,她是坐在父親的貨郎擔子里,從山東一路逃荒到了東北遼西。從此,她便每日跟隨父親走街串巷,靠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度日,風餐露宿,嘗盡人間疾苦。十七歲時,她嫁給了大車店店主的兒子——我的爺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為人婦的日子里,奶奶的主要任務是侍奉婆婆——我的太奶奶。太奶奶出身于大戶人家,曾帶著貼身丫環嫁入周家。然而,隨著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中大車店的衰落,丫環被辭退,侍奉太奶奶的重擔便落在了奶奶的肩上。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奶奶染上了毒癮。那個年代的中國,鴉片泛濫成災,無孔不入,只要稍有一點經濟條件的家庭,總有人吸食鴉片,其普遍程度堪比今日的香煙。奶奶每日不僅要照顧太奶奶的飲食起居,還要侍奉她“抽大煙”,并在侍奉中學會了陪伴太奶奶一起吸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中國成立后,政府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奶奶也像許多人一樣,為了緩解戒煙帶來的身體不適,開始依賴止痛片等藥物作為替代品,這一習慣伴隨了她的一生。除此之外,奶奶還有抽旱煙的習慣,從最初的煙袋鍋到后來用紙卷煙,這一嗜好始終未改。奶奶偶爾也會小酌幾杯,但僅限于節日、生日或有客人來訪的時候,且每次最多不超過三小盅,酒量極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奶奶一生共生育了四男二女六個孩子。然而,爺爺在五十二歲時便英年早逝,當時除了大女兒和大兒子外,其余三兒一女皆未成家立業,最小的女兒年僅六歲,尚未入學。不久之后,大女兒也因病離世,留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中年喪夫又喪女的雙重打擊,讓奶奶一夜白發,瞬間蒼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爺爺兄弟三人,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即我的大爺爺和老爺爺。大爺爺夫婦在三十多歲時相繼離世,留下一雙年幼的兒女;老爺爺雖長壽至八十多歲,但老奶奶卻在獨生子幼年時便撒手人寰。這三個孩子,都是奶奶幫助拉扯大的。至今我仍疑惑,這樣一個瘦小體弱的小腳女人,究竟是靠著怎樣的力量,才將這些孩子撫養成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如此艱難的生存環境和條件下,奶奶的長壽秘訣一直是我心中的未解之謎。如今看來,或許只有一個解釋最為接近合理:那就是她始終保持著善良與樂觀的心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記憶中,從未見過奶奶發脾氣,甚至連大聲說話都極為少見。奶奶是一個和藹可親、心地善良的人,這是全家人、親戚朋友乃至熟悉她的鄰居鄉親共同的評價。奶奶勤勞而整潔,她的內衣、襪子等貼身衣物從不讓他人代勞,即便用洗衣機清洗過,她仍會再親手搓洗一遍。此外,她每日都會幫媽媽做飯、洗碗、打掃衛生。奶奶還有一個極好的習慣,那就是從不操閑心、管閑事,家中大事小情,她從不插手和發表意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經歷了如此多的磨難,奶奶卻能平靜面對、泰然處之,這是常人難以企及的境界;在這樣一個多子女的大家庭中,能夠保持和睦相處、其樂融融,更是許多家庭難以做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爺爺去世后,奶奶帶著老叔和老姑與我們這個小家庭共同生活。在別人眼中,婆媳、姑嫂關系最容易產生矛盾,而在我們家,這些關系卻處成了母女與姐妹般的情感。無論是從農村搬到縣城,還是后來遷入市內,無論是在困難時期還是相對富裕之時,無論住房寬敞還是擁擠,奶奶從未離開過我家,即便到其他兒女家小住,時日稍長,她就張羅回家。人家問她,這里不也是你的家嗎?她笑著回答,你大哥大嫂那里才是我的家。幾十年里,奶奶和媽媽婆媳二人始終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從未拌過一句嘴,從未紅過一次臉,直至媽媽因病先她而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媽媽的離世對年逾九旬的奶奶打擊極大,從此她變得郁郁寡歡,身體每況愈下,常常念叨著:“如果你媽活著多好?!辈坏絻赡?,奶奶也離開了我們,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在思念著媽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奶奶的一生,雖歷經磨難,卻始終樂觀面對;雖身體瘦弱,卻以堅韌支撐起整個家庭。她的樂活人生,不僅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更是一種人生的智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池市|
和硕县|
金坛市|
光山县|
凤山县|
休宁县|
区。|
安乡县|
洱源县|
肇庆市|
旌德县|
泗阳县|
恩平市|
南江县|
萨嘎县|
彰化市|
定西市|
松滋市|
红原县|
丹棱县|
青海省|
漳浦县|
宿迁市|
崇阳县|
丰顺县|
鹤壁市|
连江县|
云和县|
巴彦淖尔市|
卓尼县|
张家川|
皮山县|
页游|
类乌齐县|
湘乡市|
平南县|
城市|
弥渡县|
梁平县|
陈巴尔虎旗|
商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