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大鄭</p><p class="ql-block">美篇號:9472689</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21日,長途旅行騎游云南第26天,騎行進大理白族自治州第3天。攀登大理蒼山國家地質公園,探秘寂照庵、大云堂萬佛寺、感通禪寺。大理蒼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漾濞縣和洱源縣接壤地帶。總面積</p><p class="ql-block">519.9平方公里,蒼山是孕育了20億年的“天然地質史書”,特殊的地質、地理、地貌造就了山水相映,風、花、雪、月、石共存的自然景觀組合。</p> 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p class="ql-block">蒼山屬于橫斷山系云嶺山脈中支的南端,是顯著的地理分界點。蒼山的西北,是海拔4000米以上,綿延千余公里的青藏高原。蒼山的東南,是平均海拔2000米的云貴高原。由于雄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系在蒼山結束蒼山以南,再無山脈達到3500米高度,因此蒼山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檐”。</p><p class="ql-block">大理蒼山被列為世界地質公園,這是繼石林2004年2月13日被認定為世界地質公園后,云南省第二個被認定的世界地質公園。</p> <p class="ql-block">蒼山是大理的天際線,蒼山南北延綿50公里,東西寬10-20公里。主峰馬龍峰海拔4122米。蒼山共有十九座山峰,每兩座山峰之間均有一條溪流,構成了蒼山“十九峰十八溪”的獨特景觀。蒼山東側是洱海,蒼山與洱海相輔相成,是地殼差異升降的結果。蒼山與洱海構成了優美的高原山水風光。</p><p class="ql-block">蒼山是一座有著顯著特征和獨特地質奇觀并潛在著特殊地質科學價值 體系的標志性山脈。是中國乃至東南亞地質、地理、生物、氣候的重要過渡區域,是區域分帶的標志地。是“大理巖”和“大理冰期”的命名地,是變質巖博物館,是垂直生態景觀的展示地。</p> 蒼山自然資源多樣 <p class="ql-block">蒼山的森林資源豐富,由下而上形成了幼林草地帶、松林櫟林 帶、冷杉雜木帶、高山草地帶,具有層次分明的高山景觀和季相景觀。蒼山花卉,品種繁多。有云南的八大名花,即山茶花、杜鵑花、玉蘭花、報春花、百合花 、龍膽花、蘭花、綠絨蒿。</p><p class="ql-block">蒼山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這里氣候適宜,植被茂密,山上有鹿、麂、巖羊、野牛、山驢、野豬、狐、雉雞等以及少數的珍稀動物“四不像”。蒼山既是自然保護區,又是風景名勝區。1992年,當地政府在海拔2600米玉帶云出處新辟了一條玉帶云游路。蒼山的泉水亦為人稱道。</p><p class="ql-block">除了18條長流不息的溪水外,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蒼山頂上,有著不少高山冰磧湖泊,是第四紀冰期遺留下來的痕跡,其中著名的有洗馬潭、黃龍潭、黑龍潭等;蒼山群溪中,清碧溪、七龍女池素享盛名,古今騷人墨客有不少精妙的描寫。</p><p class="ql-block">蒼山還是大理石的出產地。大理石又名蒼山石,是一種以碳酸鈣為主,間含微量氧化硅、鎂、鐵等金屬、非金屬雜質的石灰巖。大理石石質細膩,被譽為“石中瑰寶”。</p> 蒼山地質遺跡景觀點 <p class="ql-block">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質遺跡類型有7類13種亞類,蒼山每一個露頭點幾乎都是地質遺跡點。代表性的地質遺跡類型有:地質事件剖面、巖石剖面、構造剖面、重要巖礦石產地、巖石地貌景觀、流水地貌景觀、水體地貌景觀、冰川地貌、凍融地貌、構造地貌、堆積地貌、喀斯特地貌及地質災害遺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蒼山有十九峰十八溪——</span></p><p class="ql-block">蒼山,是云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為:云弄、滄浪、五臺、蓮花、白云、鶴云、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圣應、佛頂、馬耳、斜陽。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海拔4122米。</p><p class="ql-block">蒼山十九峰,每兩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奔瀉而下,流入洱海,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為:霞移、萬花、陽溪、茫涌、錦溪、靈泉、白石、雙鴛、隱仙、梅溪、桃溪、中溪、綠玉、龍溪、清碧、莫殘、葶溟、陽南。</p> 蒼山“風花雪月”之最 <p class="ql-block">蒼山橫亙大理境內,蒼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達4122米,由于海拔較高,在峰頂異常嚴寒,終年白雪皚皚。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素負盛名的“風花雪月”之最。</p><p class="ql-block">傳說有一年蒼山腳下瘟疫流行,有兩兄妹用學到的法術把瘟神趕到山頂上,埋在在雪里凍死了。為了使瘟神不得復生,妹妹變成了雪人峰的雪神,永鎮蒼山。</p><p class="ql-block">古今文人為其留下的詩文佳作:明代楊升庵說它“巔積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顯其技” ;元代黃華老人的詩碑中寫它“桂鏡臺掛玉龍,半山飛雪天風” ;明朝送無極和尚回大理的翰林學士張來儀又形容它“陰巖猶覆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 。</p> <p class="ql-block">蒼山是世界地質公園,所有景點都是免費的,只有乘坐索道收費。要登上蒼山頂峰洗馬潭乘坐索道才能上去。我們一行四人有一位騎友不能耐受高海拔,所以我們都陪同一起放棄博覽眾山壯美景觀的好機會有點遺憾,我下次再來一定要上到蒼山頂端,一覽眾山小。</p> 千年古剎感通寺 <p class="ql-block">不乘坐索道徒步登山石階而上來到蒼山感通寺,感通寺位于點蒼山圣應峰南麓,大理古城和下關之間,感通寺背靠四季積雪不化的蒼山,面對煙波浩淼,白帆點點的洱海,集天地間靈于一身,又名蕩山寺。感通寺歷史久遠,歷經滄桑,幾度興衰,極盛時期有達三十六所庵院的規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傳正殿為“大云堂”,在今感通寺西南,有遺址尚存。還有“班山”(白族古語中山與寺同義)等重要建筑,大部分毀于清咸同年間的戰亂。現存廟宇均為清光緒后陸續重建,1981年以來逐漸修復。人稱感通寺為“蒼洱馳名第一山”并不止于它優美的自然風光,更在于它有著一系列名人、名事、名花的遺跡和許許多多生動感人的故事傳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笑皆春——</span></p><p class="ql-block">感通寺的大師們超然以外的曠達,淡泊寧靜的胸襟,悲憫眾生的情懷豐腴了感通寺佛文化的廣博與深邃,同時也是文人墨客唱和流連之地,如楊宏山,李元陽,楊慎(升庵)等在此論學寫韻,名流名宦如宋湘,沙堔,林則徐,徐霞客等。</p><p class="ql-block">明嘉靖年間四川狀元楊升庵流放到云南,與翰林學士李元陽(中溪)同游大理,投宿感通寺,在此轉注《古音略》一書,留有寫韻樓(狀元樓)遺跡。明末清初云南著名詩人,畫家擔當大師重修寫韻樓,以詩畫青興,參禪禮佛,“一笑皆春”匾額及擔當大師塔完好的保存于寺。</p> <p class="ql-block">近代高僧惟昌老和尚七歲就在此出家,參悟佛理,2006年(94歲)安祥往生,火化后得五彩舍利無數…感通寺鈉靈毓秀,地靈人杰,不僅寺有名,僧有名,茶也有名。感通茶聞名遐邇,寺內現還保存著600多年的古茶樹,香客來到這里可以品嘗師父們親自制做的古樹茶和清香可口,以眾不同的感通素齋。在這里您可以禮拜高僧舍利、舍利塔,觀賞狀元樓及高僧墨室并且可以感受到古剎千百年來的風雨沉淀和歷史滄桑,更可以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與萬物和諧的氛圍。</p> 感通寺的傳說 <p class="ql-block">相傳,明洪武十七年,感通寺的住持無極大法師前往南京朝覲明太祖朱元璋,并帶去了一匹白馬,一株茶樹。進獻時正好是初春,白馬嘶鳴,茶樹開花。當時,明太祖認為馬嘶花放,是大明江山的吉祥之兆,于是便給無極和尚賜名為“法天”,并授其職務為“大理府僧綱司都綱”(當時管理佛寺的大和尚的職務),并賜詩18首送歸。全山僧眾迎接無極歸來的地方,后來也建了寺廟,稱為班山(即現在感通寺山門下側)。從此感通山寺廟大興,明末高僧擔當曾題聯云:“寺古松森,西南覽勝無雙地;馬嘶花放,蒼洱馳名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龍女花傳說——</p><p class="ql-block">相傳很久以前寺裹有位老和尚、整日虔誠吟誦“龍女經”。感動了龍女變化成一婦人,爲老僧煮茶做飯。之後化作一株“龍女花”。和尚用龍女花醫治好了皇後的乳疾,國王感激,嘗賜重金,擴建寺宇,并在龍女花旁立了一塊“恩澤植株”碑銘。斗轉星移。世事滄桑,現碑早已遺失,樹今尚存矣。</p> 游蒼山寂照庵 <p class="ql-block">大理感通山寂照庵,位于大理蒼山圣應峰南麓,寺院被蔥蘢茂密的青松,古柏掩映,香煙繚繞在森林當中,周圍松柏萬珠,環境寂靜,為佛家凈地。寂照庵有著寺院的寧靜,卻無寺院的肅穆。與其說它是座尼姑庵,不如說它是個鳥語花香的庭院。庵堂室內的搭配看似隨意卻處處細致,后院中還搭建了兩個花圃,各種漂亮的花卉和多肉植物充滿生機,是一個養多肉養成網紅的尼姑庵。</p> <p class="ql-block">走出感通寺繼續石階向前攀登,穿過竹徑通幽處的禪意濃,青石板縫里冒出的苔蘚染著濕氣。轉過一叢修竹,忽見赭紅色山門敞開著,門楣上頭“寂照庵”三字映入眼簾,白墻綴著墨竹剪影,灰瓦下懸掛的風鐸輕輕晃著,檐角漏下的陽光里,花瓣正打著旋兒<span style="font-size:18px;">素心清韻間的時光慢舞。</span></p> <p class="ql-block">走過長廊,花影禪房,眾人聚集,歡樂滿園。幾十余盆多肉在石槽里胖嘟嘟地擠著,仙人掌開著鵝黃花,吊蘭垂著翡翠串。每個窗臺都擺著粗陶花盆,連石階縫隙都種著鳶尾,恍惚誤入比丘尼的秘密花園,<span style="font-size:18px;">沉浸花草深處的禪房清歡。</span></p> <p class="ql-block">茶煙慢煮,在"無相"茶寮坐下,師太遞來粗瓷碗,滇紅在沸水中舒展成云霞。茶香混著檐角銅鈴的清響,遠處蒼山云霧正漫過竹籬,忽然懂了"吃茶去"的禪機。</p> <p class="ql-block">感悟空廊靜處的時光私語,在后院長廊發呆,風掠過108個銅鈴,聲音清冽如泉。陽光穿過樹陰,在地上織出流動的金網,某個瞬間,仿佛聽見千年光陰的細碎腳步聲……</p> <p class="ql-block">體驗齋飯、茶室或靜坐發呆?或賞花的感受,齋飯與茶室?費用?:30元/人(兒童10元),初一十五免費?。用餐時按需取食,浪費需罰跪大雄寶殿?。</p><p class="ql-block">?茶室?——可租用茶具(押金100元),茶葉50-150元不等,環境清幽?。</p><p class="ql-block">亮點體驗?,多肉天堂?,破木盆、舊陶罐中種植上萬株多肉,四季生機盎然?。繡球花海?5-6月無盡夏繡球盛開,宛如莫奈花園?,靜心修行?可抄經、品茶,或觀察庵內松鼠、懶狗等小動物?。</p> <p class="ql-block">大理蒼山寂照庵是一座融合自然與禪意的獨特尼姑庵,被青松古柏環繞,環境幽靜,是佛家凈地?。始建于明初,取“感而遂通,寂靜照鑒”之意,以文藝美學和女性修行文化著稱?。</p><p class="ql-block">?與傳統寺院不同,這里“只供花不燒香”,庵內遍布多肉植物、繡球花,被譽為“中國最美尼姑庵”?。寂照庵以“花禪一體”的獨特氛圍,成為大理必訪的治愈之地,適合追求寧靜與自然之美的旅行者。</p> <p class="ql-block">走出暮色染透竹林,回望庵門已籠在煙嵐里。原來真正的禪意,不在青燈古佛間,而在一朵花的開落、一碗茶的濃淡、一片瓦的光影里,當我們慢下腳步時,心便成了最寂靜的庵堂。</p> 大云堂萬佛寺 <p class="ql-block">大云堂萬佛寺?是云南大理蒼山圣應峰上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廟,始建于南詔時期,原名蕩山寺,后因明太祖朱元璋賜名“大云堂”而聞名。其歷史融合了南詔佛教文化、明代皇家敕封與自然景觀特色,現為蒼山徒步熱門打卡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詔起源?</p><p class="ql-block">萬佛寺最初為唐代南詔時期所建的蕩山寺,是蒼山感通山三十六寺庵的主寺之一,地理位置優越,左臨清碧溪,右靠莫殘溪,林木蔥郁,海拔2000-2500米。</p><p class="ql-block">?明代明初,住持無極法師攜白馬、龍女花(一說茶樹)赴南京覲見朱元璋,因“馬嘶花開”被視為祥瑞,獲朱元璋御賜“大云堂”之名,并敕建三十六院,成為皇家寺院。</p><p class="ql-block">徐霞客游記記載其盛況,稱其為“蒼洱馳名第一山”,并提到寺內保留朱元璋賜詩石碑。</p><p class="ql-block">?近代重建?</p><p class="ql-block">寺廟在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毀于戰亂(可能與杜文秀起義有關),光緒年間部分修復,后又遭破壞。現址為近年重建,仍保留古樸風貌。</p> <p class="ql-block">近代重建?——</p><p class="ql-block">寺廟在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毀于戰亂(可能與杜文秀起義有關),光緒年間部分修復,后又遭破壞。現址為近年重建,仍保留古樸風貌。</p> <p class="ql-block">文化特色與景觀——</p><p class="ql-block">?宗教地位?:作為南詔至明代佛教密宗的重要傳播地,萬佛寺與崇圣寺齊名,體現了大理“禪密兼容”的佛教文化。</p><p class="ql-block">?自然奇觀?:寺內有一株百年“龍女樹”(玉蘭),傳說閏年開花13瓣,被視為靈異之兆。</p><p class="ql-block">?建筑風格?:融合南詔與明代特色,周邊分布感通寺、寂照庵等子院,形成“三十六院”的宏大格局。</p> <p class="ql-block">現狀與旅游價值——</p><p class="ql-block">如今萬佛寺以免費開放、環境清幽著稱,毗鄰網紅景點寂照庵,成為蒼山徒步路線中的重要文化節點,吸引游客探訪其歷史與自然風光。</p><p class="ql-block">?萬佛寺是大理佛教歷史與自然景觀結合的典范,其興衰反映了南詔至近代的宗教變遷,而明代御賜傳說更為其增添了傳奇色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莆田市|
拉孜县|
山东省|
秦皇岛市|
富民县|
张北县|
秭归县|
林西县|
巨野县|
措美县|
枣强县|
三门县|
和平县|
大竹县|
吴忠市|
太湖县|
始兴县|
陆川县|
晴隆县|
武山县|
额尔古纳市|
特克斯县|
大余县|
措美县|
宜宾县|
钟山县|
卢氏县|
保康县|
锦州市|
老河口市|
枣阳市|
邳州市|
霍州市|
应用必备|
吴旗县|
晋宁县|
安溪县|
吉林市|
冕宁县|
广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