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游記</p><p class="ql-block"> 文/徐繼龍</p><p class="ql-block"> 參觀完張學(xué)良故居,步行前往沈陽故宮。路過總督府,穿越一個小廣場,幾分鐘就來到了沈陽故宮正門口。此時也就上午9時左右,但是故宮門口已經(jīng)人山人海。許多身著清朝服裝的男男女女,感受著身為皇族人員的那一份尊貴,聽從攝影師的安排擺著各種Pose拍照留念,在鏡頭前留下自己最美的瞬間。</p><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是清初時期宮殿,是由后金第一代汗努爾哈赤開始修筑。努爾哈赤駕崩后,第二代汗皇太極繼續(xù)修建成功,而后作為清入主中原的陪都宮殿和皇帝東巡行宮。沈陽故宮的規(guī)模雖然比占地 72萬平方米的北京故宮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作為中國現(xiàn)存的兩座古代宮殿建筑群之一,沈陽故宮以鮮明的滿族特色著稱于世。</p> <p class="ql-block"> 人流如潮,用接踵摩肩形容毫不為過。五?一期間,游客太多了,為了方便引流,游客們都被引到了紅色宮墻邊上,然后慢慢往前移動。感覺轉(zhuǎn)了好多圈,終于來到了故宮正門。抬頭一看,郭沫若書寫的“沈陽故宮”幾個大字,端莊大氣,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 因為提前已經(jīng)在網(wǎng)上掃碼買過票了,刷身份證即可邁過大清門的門檻入院參觀。門票每位50元。沈陽故宮占地六萬多平方米,現(xiàn)有古建筑114座。東路為努爾哈赤時始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中路以皇太極時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為主體建筑,兩側(cè)為乾隆時所建行宮、太廟等;西路為乾隆時增建的文溯閣和戲臺。</p> <p class="ql-block"> 紅墻,綠瓦,佳人,相映成趣。宮墻的墻磚藍(lán)黃相間,略顯斑駁。</p> <p class="ql-block"> 珍貴的圖騰被玻璃罩牢牢覆蓋著,只可以觀看,不可以上去踩踏。</p> <p class="ql-block"> 個別欄桿上的石獅子已經(jīng)風(fēng)化嚴(yán)重,輪廓依稀可辨,似是而非了。然而,恰恰是這種狀態(tài),才是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真實寫照。</p> <p class="ql-block"> 大清火炮,當(dāng)年一定威力十足。在和大明長期的拉鋸戰(zhàn)中,女真人也明白光靠八旗軍悍不畏死不行。直到他們得到了弗朗機,讓大清軍隊在技術(shù)上彎道超車,影響甚至決定了戰(zhàn)場形勢。</p> <p class="ql-block"> 用來盛水的大水缸。大缸是用來防火的。故宮內(nèi)的大缸,正式名稱叫做吉祥缸或者太平缸。</p> <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的大鍋是以前薩滿祭司的時候煮豬肉用的。豬肉煮成八分熟,稱為福肉。</p> <p class="ql-block"> 清代沈陽故宮以前為皇家禁地,尋常百姓是根本不可能入內(nèi)的。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如今人們可以自由參觀,可以扶老攜幼,帶上筆記,去追尋、去記錄那一段濃墨重彩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有一個拍照的網(wǎng)紅打卡地,叫做天宮之境。拍照的時候需要把手機倒轉(zhuǎn)。拍出來的效果比較特別。</p> <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館藏眾多,主要集中在南薰之音文物展。“南薰之音”典出唐陸龜蒙《雜諷九首》“永播南薰音,垂之萬年耳”,清代皇帝自順治帝始有詩集問世,至光緒帝止,代代相續(xù),達(dá)千卷之?dāng)?shù),它們是清代文治政策的具體體現(xiàn),更是時代風(fēng)云的映射。</p><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博物院以御制詩文為引,借文物之舟,穿越歷史長河,洞察清代皇帝的為政之責(zé)、文人之趣。</p> <p class="ql-block"> 清代宮廷,“技道合一”理念深刻體現(xiàn)在工藝品的制作之中。如釉色溫潤、造型優(yōu)美的瓷器,色彩明艷、工藝復(fù)雜琺瑯器等,體現(xiàn)了華麗、精湛的皇家審美。朝廷對器物工藝要求嚴(yán)格,投入大量資源,設(shè)立專門機構(gòu)制造、管理。工匠們在嚴(yán)苛要求下精益求精,努力實現(xiàn)“技道合一”。</p> <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鐘表展,做工精良,琳瑯滿目。</p> <p class="ql-block"> 詩畫同源。皇帝對山水景觀的哲思與文人精神融為一體,這不僅是藝術(shù)審美的結(jié)晶,更是以文人自喻的精神投射,于煙云山水間寄托著對高潔品格與永恒哲理的追尋。</p> <p class="ql-block"> 乾隆帝對避暑山莊的月景十分欣賞并反復(fù)賞玩吟詠,這首《夜游山月作歌》即在避暑山莊中秋賞月所作。詩中描繪了登高賞月和湖中賞月,兩種乾隆帝喜歡的賞月方式。</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時期綜合國力強盛,對書畫收藏、鑒賞興趣濃厚的乾隆帝將內(nèi)府收藏再次推向鼎盛。其在政務(wù)之余,常以鑒賞書畫為樂, 既有宮中所藏的歷代名作,亦有本朝臣工的繪畫精品并題詩、文于其上。</p> <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戲曲展。</p> <p class="ql-block"> 板鼓。有個詞語叫做一板三眼。板鼓不僅是節(jié)奏載體,更是戲曲音樂的“中樞神經(jīng)”,通過技術(shù)性與藝術(shù)性的結(jié)合,實現(xiàn)指揮、伴奏、情緒渲染的多維功能,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高度協(xié)作性與表現(xiàn)力。</p> <p class="ql-block"> 黑三即黑三髯。傳統(tǒng)劇戲裝中假須的一種。 須分為三縷,俗所謂三綹長髯。須有 黑、蒼、白三色,多為生角戴用。如:京劇《群英會》之魯肅、《轅門斬子》之楊延昭,皆戴黑三。</p> <p class="ql-block"> 相貂,為宰相專用,帽形近方,前低后高,左右插長翅。另外,老年宰相所用 的花相貂,緞面花,有香色、古銅色、 紫色幾種。</p> <p class="ql-block"> 七星額子,有大絨球兩層,每層7個,故名,為女將所用。</p> <p class="ql-block"> 京胡,俗稱胡琴,屬于我國民族樂器中的弓弦樂器,亦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京劇樣板戲離不開京胡的伴奏。</p> <p class="ql-block"> 車旗。車旗在舞臺上的使用,不僅僅是簡單的揮動,更是一種表演藝術(shù)。演員們通過不同的動作和力度,展現(xiàn)出車旗的不同姿態(tài),如迎風(fēng)飄揚、左右搖擺等,營造出緊張激烈的戰(zhàn)斗氛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竹市|
静安区|
池州市|
留坝县|
八宿县|
泗洪县|
呼图壁县|
玉屏|
通许县|
德庆县|
石嘴山市|
阿城市|
平凉市|
茂名市|
肃北|
余庆县|
汶川县|
吴旗县|
安塞县|
南宫市|
霞浦县|
平和县|
石狮市|
驻马店市|
肇庆市|
凤阳县|
石城县|
菏泽市|
南召县|
中江县|
东海县|
寿阳县|
历史|
斗六市|
泸水县|
隆昌县|
隆安县|
滕州市|
尤溪县|
廊坊市|
华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