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余自幼喜繪畫、篆刻,常以片紙、小刀、木、石而爲之, 後兼及書法,經數十載不輟,遊心斯道,醉心於此。</p><p class="ql-block"> 《詩經》 云“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或以書鳴,或以畫鳴,或以印鳴,偶有所得,輒沾沾自喜,以筆戲、以唱和、以交遊、以結集、以展覽、以廣佈之。欲與同仁分享,以就教於方家。</p><p class="ql-block"> 求其友聲也。</p><p class="ql-block"> 《高崇明書畫印》,記錄了余書、畫、印創作日常,逐期展開,算是呈上茶餘飯後之談資,苦辣酸甜,由諸位方家閒來自品。</p><p class="ql-block"> 請不吝賜教,助我前行,當感激不盡。</p> <h3>高崇明</h3> <p class="ql-block">書法 祥</p><p class="ql-block"> (原圖 文創圖)</p><p class="ql-block"> 余喜甲骨文,結構象形竒特,結體多變,宜正宜反,錯落有致。</p><p class="ql-block"> 但不喜板刻,書如刀削,雖勁健而乏渾厚。</p><p class="ql-block"> 余馭金文之體,增其厚重,篆刻之味,融入殘破,但不失自然之趣。</p><p class="ql-block"> 融進草書筆法,藏鋒逆入,絞鋒運行,增其靈動。</p><p class="ql-block"> 用筆先水後墨,因勢利導,增其濃淡,化其干濕。</p><p class="ql-block"> 借草聖之狂,筆在意先,求其飄移,寫出胸中遺氣。</p><p class="ql-block"> 或許有損法規,猶待方家斧正。</p> <p class="ql-block">篆刻 立夏2.5x2.5x5cm</p><p class="ql-block"> (原大 放大 文創圖)</p><p class="ql-block"> 立夏,二十四節氣之一。</p><p class="ql-block"> 夏字取自簡書,至金文始,中有添日,像人對日而舞。</p><p class="ql-block"> 立字取自甲骨文,由如人立大地,傍夏助舞。</p><p class="ql-block"> 印設白文,密其左上,空其右下,日在左中,如旭日東昇,衆生向日而舞。</p><p class="ql-block"> 印雖留紅而不整,邊雖殘而有形,朱白雙邊,寬窄有變,欲疏還連。</p> <p class="ql-block">國畫 琉璃爲地水精天 一葉小舟浪滿顛</p><p class="ql-block"> (原圖 局部圖)</p><p class="ql-block"> 壬寅之年,寫書畫二十冊,計二百幅,歷時九個月。</p><p class="ql-block"> 宋蒲壽宬《漁父詞》</p><p class="ql-block">琉璃爲地水精天。</p><p class="ql-block">一葉漁舟浪滿顛。</p><p class="ql-block">風肅肅,露娟娟。</p><p class="ql-block">家在蘆花何處邊。</p><p class="ql-block"> 此幅寫其意,淡赭寫遠山,伴二鶩齊飛,濃墨寫漁父葉舟,漁之江湖,歷險於水天之間,顛簸于波濤之中。</p><p class="ql-block"> 局借空而靜,筆雖簡而豐,喜繁而不可添,好簡而不可刪。</p><p class="ql-block"> 此寫意之大境界也,吾當窮其一生而往之。</p> <p class="ql-block">篆刻 聽麗閣1.5x3x5㎝</p><p class="ql-block"> (原大 放大 文創圖)</p><p class="ql-block"> 余有鄉賢老友,國家美協會員,大學教授,在余網展中見書畫篆刻,猶喜余之“忘憂齋”齋號印,囑之方便時仿刻一方“聽麗閣”。</p><p class="ql-block"> 時過一年有餘,雖縈繞於心,但無佳構。</p><p class="ql-block"> 甲辰之秋,集中刻印,聽麗閣三字,以樓閣的幻覺突現眼前,由感而創。</p><p class="ql-block"> 聽字,取自甲骨文,會意口耳相傳,空其口,實其耳,有別他劃,點睛之用,立於閣首。</p><p class="ql-block"> 麗字,取自戰國金文,形制簡之,如今日之寫,爲布章慮,移位上下疊加,省略一半,以符號代之。</p><p class="ql-block"> 閣字,取自小篆,門部似閣柱,立其閣下,遠小近大,左隱右現,各部移位於右上,類似榫卯之牢,承上二字,堆砌之險,空其下部,納八方賓客。</p><p class="ql-block"> 印似閣形,除去四邊,鼎立巍然,空曠雄偉。</p><p class="ql-block"> 一印之成,精力盡之,雖有可觀,智窮必現。</p> <h3> <br><br> 高崇明,筆名,石鳴,忘憂齋,男,1954年8月生。現爲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任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篆刻、篆書委員會委員,河南印社理事,周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br><br>作品入選獲獎中國書協主辦的展覽:<br> 1988年9月篆刻作品入選全國首屆篆刻藝術展;<br> 1988年9月書法作品獲長白山國際書法大獎賽一等獎;<br> 1989年8月書法作品獲全國第四屆書法篆刻展三等獎;<br> 1990年10月書法作品入選全國第三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br> 1990年12月書法作品入選新加坡第一屆國際書法交流大展;<br> 1991年10月篆刻作品入選全國第二屆篆刻藝術展;<br> 1993年10月書法作品入選全國第五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br> 2002年10月書法作品特邀入展全國首屆蘭亭獎書法大展;<br> 2005年10月書法作品獲三晉杯全國首屆公務員書法大展二等獎;<br> 等等……<br>入編:<br> 《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br> 《中國印學年鑑》(1988-1992 )<br> 等等……</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平|
禄丰县|
德格县|
乌鲁木齐市|
康平县|
洛南县|
富裕县|
那坡县|
达拉特旗|
莲花县|
宁乡县|
织金县|
宣武区|
怀来县|
辽宁省|
宜良县|
泽普县|
石家庄市|
梨树县|
临江市|
屏东市|
塘沽区|
沙河市|
石柱|
文化|
祁连县|
黄大仙区|
新闻|
修文县|
阳山县|
赤壁市|
上杭县|
盘锦市|
遵化市|
建水县|
江永县|
平湖市|
西乌珠穆沁旗|
呼玛县|
滦平县|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