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頂天立地三英杰</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1600年前,繼西晉“八王之亂”之后,西北邊地的少數民族乘機作亂,兵鋒次第直指中原。原始的野蠻驅使他們大肆殘暴屠戮,華夏大地一時血雨腥風,史稱“五胡亂華”,漢民族一下陷入種族滅絕的危機的當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據記載,胡人占領的地區,漢人被視作牲畜,凡出門都要貼假胡髭扮胡人僥幸保命!公元4世紀,中原大地血流成河。胡人鐵騎踐踏之下,漢人淪為“兩腳羊”——男性被殺頭,女性被擄掠奸虐烹食。史書記載:“北地滄涼,千里無煙;漢家子弟,十不存一。” </span> </p><p class="ql-block"> 就在漢民族即將被屠戮殆盡時,三個“瘋子”般的英雄橫空出世,用最極端的方式,硬生生從地獄口搶回了漢民族的后世今生…… </p><p class="ql-block"> <b>“聞雞起舞”的北伐英雄祖逖</b> 被時人認為是北伐送命的“傻子”,卻讓漢人那時第一次挺直脊梁 當胡人把漢人踩在腳下蹂躪屠殺時,東晉名將祖<span style="font-size:18px;">逖</span>凌晨聞雞起舞,帶著一群窮到連戰甲都湊不齊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弱殘兵北伐。</span> “若不能收復中原,我死不還鄉!”他一路殺到黃河邊,用木筏渡江,用草繩綁刀,甚至用胡人的頭顱盛軍糧。胡人騎兵笑他“找死”,他卻用三千殘兵連破五城,嚇得鮮卑貴族連夜北逃。雖然他最終因朝廷猜忌斷糧而死,臨終前怒吼:“胡虜未滅,何以家為?!” 但他的血,第一次讓有血性的漢人相信:胡人,并非不可戰勝! </p><p class="ql-block"> <b>“以少勝多的戰神”謝玄</b> 以8萬殘兵對抗 87萬虎狼,他賭命一戰封神。公元383年,前秦苻堅率87萬大軍南下,放言:“投鞭斷流,踏平江南!”東晉朝堂一片哀嚎,唯有謝玄冷笑:“胡人再多,不過一群待宰的豬羊!” 淝水河畔,他設下史上最毒一計: 先讓士兵在陣前大喊:“秦軍敗了!”再派死士夜襲敵營放火。苻堅大軍瞬間崩潰,自相踐踏者尸橫百里。這一戰,殺出“風聲鶴唳”的千古絕唱,更讓漢人政權續命200年!史家驚嘆:“若無謝玄,中華文明恐已斷流!” </p><p class="ql-block"> <b>“敢冒大不韙”的殺胡英杰冉閔 </b>他被時人稱為屠盡百萬胡人的“惡魔”,卻是漢民族能幸存到最后的救星,史上最據爭議的英雄!當羯族皇帝石虎把5萬漢人少女充作“兩腳羊”凌虐時,冉閔——這個胡人養大的漢人將軍,突然反戈一擊。 《殺胡令》橫空出世:“漢人斬一胡首,文官進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門!” 一夜之間,中原遍地血火。百萬胡人被屠,連嬰兒都未能幸免。有人罵他“劊子手”,但更多漢人跪地痛哭:“沒有他,我們早被吃光了!” 他最終被鮮卑人五馬分尸,但史書角落留下一行字:“若無冉閔,漢人種滅矣。” </p><p class="ql-block"> 五胡亂華,禍亂的錦繡山河,燃燒的是血性! 被某些人罵作“屠夫”的冉閔,<span style="font-size:18px;">“瘋子”的</span>祖<span style="font-size:18px;">逖、謝玄</span>卻是救世的英雄。他們用最極端的方式告訴我們:面對兇惡的敵人,乞求是一條死路。只有以血還血,以命換命,方能轉危為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歷史小視點</b></p><p class="ql-block"> 山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元?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血腥至暗的時代</b></p><p class="ql-block"> 對于當代大多數人來說,中國歷史有幾個節點一直是空白,記憶很混亂。主要有秦統一前的戰國時期,兩漢之間的王莽時期,晉末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唐末的五代十國時期,清末的軍閥混戰時期,尤其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團亂麻,稀里糊涂。</p><p class="ql-block"> 讓我們厘清五胡十六國這一血腥至暗的時代。</p><p class="ql-block"> 五胡十六國從公元304年的成漢政權和劉氏政權建立始起,到公元439年的鮮卑北魏統一北方止,共135年。</p><p class="ql-block"> 直至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于公元589年滅陳朝,中國才結束了近300年的動亂和分治。從這個角度看,楊堅結束了兩三百年的動亂,能不稱為千古一帝嗎?</p><p class="ql-block"> 說五胡十六國,先要了解何為五胡?即匈奴、鮮卑、羯、羌、氐五族。他們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多個政權,形成與南方政權對峙的政治格局。其實,五胡是西晉末各路亂華胡人的代表,其數目遠超五個。</p><p class="ql-block"> 五胡從哪里來?</p><p class="ql-block"> 匈奴是古代北方的一個游牧民族,最早興起于今內蒙古陰山麓。東漢時,匈奴被打分裂為南匈奴、北匈奴。南匈奴臣服于漢朝,北匈奴則一直飄蕩在北部、西部草原廣闊的大地上。到曹魏時期,由于中原人口劇減,南匈奴被引入中原,逐漸漢化。北匈奴則徹底離開去了西亞。魏晉期間,大概有70萬匈奴內遷,其典型的代表就是漢化的匈奴人劉淵,居然以劉禪的后代自居,建立的政權國號也叫漢,劉淵死后,其子劉耀改國號為趙。</p><p class="ql-block"> 鮮卑在匈奴之后,也是興起于蒙古高原的一個游牧民族,最早興起于大興安嶺,主要分布在北方。最早的鮮卑族受匈奴的奴役。匈奴帝國崩盤衰落,鮮卑擅自建立了很多自己的政權,加入了五胡亂華的隊伍,魏晉期間,大概有250萬鮮卑人內遷。</p><p class="ql-block"> 羯,其實就是匈奴族貴族俘獲和占有的奴隸軍隊,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民族,最多只是匈奴的一個分支或者部落,也就是雜胡,胡人中的胡人。</p><p class="ql-block"> 羌最早叫古羌,屬于漢藏語系。主要分布在四川西北一帶,從商周開始就一直和中原有聯系,魏晉期間大概有80萬內遷,最早主要在今四川的西北地區活動,后來被曹操安排逐漸向青海、甘肅一帶遷徙。人數大概是100萬。</p><p class="ql-block"> 氐,”最早在今四川的西北地區,和羌族雜居于秦隴地區,人口大約100萬。三國時期,由曹操安排,小部分內遷中原。公元297年,巴氐首領李特在四川建立成漢,打響了“五胡亂華”的第一槍。此后,氐人建立了前秦、后涼、仇池等政權,其中略陽氐人苻氏的前秦聲勢最大,曾統一北方。</p><p class="ql-block"> 五胡亂華起因在晉“八王之亂”。司馬炎統一了天下,建立了西晉,為了穩固統治,分封八個子弟族親為諸侯王。司馬炎死后,傻子司馬衷繼位,皇后賈南風弄權亂政,朝堂動蕩,先后有八王爭位,殺戮四起。進而導致晉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晉朝的軍事力量迅速衰退。以匈奴、羯、鮮、卑、氐、羌為代表的五胡乘機紛紛入主中原。</p><p class="ql-block"> 五胡亂華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公元304年是一個動蕩的年份。氐族領袖李雄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率流民攻占成都,后建立成漢政權。同年,匈奴貴族劉淵在濱州起兵反晉,建立前趙政權,自此五胡亂華開始。</p><p class="ql-block"> 公元307年,八王之亂的終結者司馬越通過毒殺晉惠帝司馬衷,立司馬熾為晉懷帝,結束了這場長期的內亂。然而,和平并未持續太久,到了公元310年前,前趙皇帝劉淵率領匈奴大軍揮師南下,意圖攻取西晉都城洛陽,卻遭遇了西晉軍民的頑強抵抗,最終被迫撤退。同年,劉淵去世,其長子劉和短暫繼位后,即被其弟劉聰篡位。公元311年,西晉的實際掌權者司馬越在項城因憂懼病逝。劉聰瞅準時機,派石勒率軍圍攻洛陽,俘虜了晉懷帝司馬熾,大肆屠殺西晉官員和宗室成員,釀成了震驚天下的“永嘉之亂”。</p><p class="ql-block"> 公元313年。前趙皇帝劉聰將晉懷帝殺害,長安的西晉遺臣擁立宗室司馬鄴為帝。自此,西晉名存實亡,晉愍帝手中并無實權。公元315年,為了尋求外部支持,晉愍帝冊封鮮卑人拓跋伊盧為代王,標志著代國的誕生。然而,這并未能挽救西晉的命運。公元316年前,前趙再次發兵攻打長安。在糧盡援絕的情況下,晉愍帝脫去上衣,坐上羊車,口銜玉璧,侍從抬著棺材出城投降。晉愍帝投降后負責給劉曜扛旗倒酒,歷盡屈辱。不過兩年后,晉愍帝還是被劉曜殺害,標志著歷時51年的西晉王朝正式滅亡。</p><p class="ql-block"> 公元318年南逃到建康的司馬懿曾孫司馬睿,在得知晉愍帝的死訊后,在士族王導、王敦等人的支持下,于建康稱帝,建立東晉。同時,由于北方戰亂不斷,大量士民百姓南遷避難,史稱“衣冠南渡”。此外,在西北地區的漢人張寔也趁機自立為涼王,建立了前涼政權。而在北方,前趙政權內部也陷入了混亂。同年,前趙皇帝劉聰去世,其子劉粲即位。這哥們比較荒唐,第一件事就是娶了自己父親的5個老婆為妻,整天沉迷酒色。兩個月后,劉粲被他的岳父靳準所殺。靳準自立為王,并向東晉稱臣。然而不久,劉淵的從子劉耀在得知靳準叛亂自立為帝后,聯合羯族人石勒攻殺靳準,奪取了前趙政權。公元319年,石勒宣布脫離前趙獨立,建立了后趙政權,并控制了河北地區,此后多年間,前趙與后趙之間戰爭不斷。公元329年,洛陽一戰,劉曜因酗酒誤事被石勒所擒殺。前趙滅亡。公元330年,五胡亂華的第一階段以后趙石勒統一北方而告終。</p><p class="ql-block"> 公元333年,后趙帝國遭遇了重大變故。皇帝石勒離世后,其子石弘雖繼位,但政權迅速落入石勒堂侄石虎之手。次年石虎篡奪帝位,其統治時期以殘暴著稱,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民間反抗浪潮此起彼伏。</p><p class="ql-block"> 公元337年,遼東地區局勢突變,鮮卑領袖慕容皩宣布自立為燕王,創立前燕政權。同年,后趙的石虎試圖征服前燕,卻遭遇慘敗,兩國之間由此展開了長期的軍事對峙。</p><p class="ql-block"> 公元347年,東晉內部權臣桓溫抓住成漢內亂的契機,滅了成漢,結束了這個存續了43年的政權。</p><p class="ql-block"> 公元349年。后趙石虎駕崩后,皇室內部爆發血腥爭斗,其養孫冉閔趁機崛起,掌握大權。因對胡人的不信任與排斥,冉閔下令大規模屠殺胡人,隨后于公元350年自立為帝,建立冉魏。同年,石虎之子石衹稱帝,出兵討伐冉閔,不過很快兵敗,并于次年被部下殺害。自此,存在32年的后趙政權滅亡。公元352年,歷史再次見證了一場重大轉折,冉閔與前燕皇帝慕容儁在常山展開激戰,最終冉閔戰敗被俘。冉魏政權僅存兩年便告終結。</p><p class="ql-block"> 同年,鮮卑人慕容儁建立前燕,氐人首領符健瞅準時期,在長安稱帝,建立前秦。然而,前秦初期亦非平靜,苻健之子符生殘暴不仁,終被其堂弟苻堅政變推翻。苻堅上臺后力推漢化政策,重用王猛等賢能之士,前秦迅速崛起。</p><p class="ql-block"> 公元369年,東晉桓溫北伐,卻遭遇前燕名將慕容垂的頑強抵抗,最終失利。慕容垂因功高震主而被迫投奔前秦苻堅。公元370年,前秦在苻堅的領導下,派遣王猛領兵征討前燕,以少勝多,大敗前燕軍隊,并成功占領齊都鄴城,俘獲前燕皇帝慕容暐,前燕政權至此滅亡。前秦隨后東征西討,公元373年滅了仇池國,376年滅了代國和前梁張天賜,團滅北方諸多小政權,北方再次出現統一時期。西域、巴蜀等地,周邊六十二國皆來朝拜,自此前秦成為十六國中最強大的國家。</p><p class="ql-block"> 公元382年,前秦達到了鼎盛時期,苻堅派遣大將呂光遠征西域,大獲全勝,將西域36國納入前秦版圖,進一步鞏固了前秦的疆域。此時,苻堅的雄心壯志達到了頂峰,一統天下的夢想似乎觸手可及。五胡亂華的第二階段以前秦地苻堅統一北方而告終。</p><p class="ql-block"> 公元383年。苻堅為實現全國一統,親率百萬大軍南下征討東晉,雙方在淝水展開激戰及著名的淝水之戰。此役東晉謝玄以少勝多,大敗前秦軍,捷報傳來。謝安喜不自禁,以致過門檻時屐齒折斷,傳為“屐齒之折”的佳話,苻堅則在戰敗后負傷逃歸長安。此戰讓前秦元氣大傷。其統治下的鮮、卑、羌等部族分崩離析,陷入分裂。</p><p class="ql-block"> 公元384年,慕容垂在淝水之戰后逃回前燕故地,創立后燕,其侄慕容泓亦趁機反叛,建立西燕,同時羌族領袖姚萇自立為帝。國號后秦,北方局勢更加錯綜復雜。同年,苻堅試圖平叛姚萇,卻反遭其擊敗。公元385年,后秦與西燕聯合圍攻長安,前秦苻堅在絕境中出逃,最終被姚萇所擒并殺害。同年,鮮卑首領乞伏國仁趁勢而起,建立西秦。公元386年,符堅族孫符登在關隴氐人支持下登基。而鮮卑人拓跋圭則重建代國,改國號為北魏。北魏在拓跋圭的治理下迅速崛起,同時前秦將領呂光叛變,建立后梁。394年,前秦符登試圖復仇后秦,卻敗于新帝姚興之手,符登被殺。其子符崇短暫稱帝于西秦,旋被乞伏乾歸所殺。前秦自此滅亡。公元395年,后燕慕容垂揮師西燕,慕容永戰死,西燕滅亡。同年,慕容垂又大舉攻伐拓跋圭的北魏政權。此戰,拓跋圭以2萬北魏軍大敗后燕8萬大軍。史稱“參合陂”之戰。公元396年,慕容垂為雪前恥,再戰北魏,拓跋圭雖出戰不利,但慕容垂病逝,后燕內亂,北魏轉危為安。</p><p class="ql-block"> 公元397年。拓跋圭趁慕容垂之死,率軍大破后燕,占領山西、河北,同年,后涼段業叛變,自立為北涼王。公元398年后。后燕宗室慕容德南下滑臺,自立為南燕王,后燕分裂,北魏則成為北方無可爭議的霸主。公元400年,后秦姚興勵精圖治,國力日盛,并征伐西秦,西秦滅亡。公元403年,后涼呂隆在后秦壓力下投降,后涼終結。后秦達到鼎盛,與北魏、東晉形成三足鼎立之勢。</p><p class="ql-block"> 公元407年,匈奴赫連勃勃背叛后秦,自立“胡夏”,中國進入十國并存時期。胡夏經常騷擾后秦,后秦國力漸漸衰落。之前被滅的西秦的乞伏乾歸于公元409年趁機光復西秦,后來還滅了南涼,占據隴西,但終被胡夏所滅。同年,慕容云自立為北燕王,后燕終結。</p><p class="ql-block"> 東晉進入第十位皇帝晉安帝時代。劉裕及其北府軍逐漸嶄露頭角。公元409年,東晉權臣劉裕第一次率軍北伐南燕。乞伏乾歸叛后秦而復國,重新建立西秦。這時候,十一國并立,堪稱最亂時期。不過一年后,劉裕開啟了他的屠龍收割機,連殺6位皇帝。公元410年,南燕末帝慕容超被俘,南燕滅亡。公元416年。后秦姚興病逝,子姚洪即位,內亂頻發,劉裕趁機再次北伐,次年攻克長安,后秦滅亡。公元420年,劉裕逼迫晉公帝禪位,建立劉宋,享國103年的東晉滅亡。南朝時代開啟。公元422年,劉宋皇帝劉裕病逝,其子劉義符即位。同年,北魏皇帝拓跋嗣南下征伐劉宋。次年,拓跋嗣在親征途中病逝。其子拓跋燾即位是為北魏太武帝。</p><p class="ql-block"> 公元422年至439年間,北魏在拓跋燾的領導下,先后滅胡、夏、北燕、北涼。與劉宋形成南北朝對峙,五胡亂華時代至此結束,中國進入南北朝時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乐县|
平罗县|
宜城市|
邓州市|
珲春市|
呼图壁县|
德保县|
泊头市|
灵宝市|
临高县|
乌兰浩特市|
宜兴市|
孟津县|
丰顺县|
那曲县|
新民市|
闽侯县|
湘潭市|
姚安县|
定边县|
米脂县|
芒康县|
和政县|
通渭县|
仲巴县|
南雄市|
南靖县|
灵宝市|
万全县|
乌恰县|
青神县|
孟津县|
博客|
长顺县|
石屏县|
应城市|
湘西|
大悟县|
乐都县|
青田县|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