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4.24,我們跟著松江收藏家協會一行乘高鐵來到了徐州,下午一下火車,就直奔徐州漢文化景區。</p><p class="ql-block">徐州是一座古城,兩漢文化,三河匯流,四省交界,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 ,主席七訪,八百壽星,九代帝王徐州籍,十里長街淮海路。</p><p class="ql-block">徐州有兩漢三絕。星羅棋布的漢墓,獨具藝術魅力的漢兵馬俑和巧奪天工的漢畫像石。</p> <p class="ql-block">徐州漢文化景區占地面積1400畝,由核心區和外延區兩部分構成,核心區由獅子山楚王陵、漢兵馬俑博物館、漢文化交流中心(展示漢化像石藝術)、劉氏宗祠、竹林寺、羊鬼山展亭(王后陵)、水下兵馬俑博物館等兩漢文化精髓景點組成。囊括了被稱為“漢代三絕”的漢墓、漢兵馬俑和漢畫像石,集中展現了兩漢文化精髓,它是徐州區域內規模最大、內涵最豐富、兩漢遺風最濃郁的漢文化保護基地。<a href="http://www.xsjgww.com/5cy79qst"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徐州漢文化景區(獅子山楚王陵,漢兵馬俑博物館)</a>,<a href="http://www.xsjgww.com/5cy98yya"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徐州漢文化景區(漢兵馬俑博物館,漢畫像石)</a></p> <p class="ql-block">獅子山楚王陵位于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兵馬俑路,是西漢早期分封在彭城的某位楚王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楚王陵,有人經考證就是兵馬俑主人楚王劉郢客或劉戊之墓。該墓位于兵馬俑館東400米的獅子山主峰南坡,鑿石成墓,早年被盜,有3間耳室和1座陪葬墓未被盜墓者發現,保存下來一些重要文物。該墓由墓道、天井、內墓道、甬道、耳室、側室、棺室及陪葬墓等部分組成,總長117米,寬13.2米,面積850多平方,鑿石量達5100多立方米。是歷年來在徐州所發現的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豐實的墓。但該墓尚未按原設計要求建成,室內有許多地方遺留下諸多待完成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舊稱古代軍事史博物館,位于徐州市云龍區兵馬俑路1號徐州漢文化景區內,是中國遺址性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于1985年發掘一、二、四號坑。</p> <p class="ql-block">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獲得有“百年百大考古發現”“1995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等榮譽稱號。</p> <p class="ql-block">徐州漢文化景區景色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水上騎兵俑展廳</p> <p class="ql-block">出土陶俑展示館</p> <p class="ql-block">漢畫像石文化長廊</p> <p class="ql-block">晚餐去了“大張烙饃村”</p> <p class="ql-block">地鍋老公雞是當地特產,非物質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用了同行者的視頻</p> <p class="ql-block">這家店的裝修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上過那么多的電視</p> <p class="ql-block">招牌菜</p> <p class="ql-block">晚上連續二天下榻<a href="http://www.xsjgww.com/5cxqtei7"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徐州綠地鉑瑞酒店</a></p> <p class="ql-block">晚上無論在陽臺上,還是樓下花園里,景色都好美。</p> <p class="ql-block">清晨醒來,陽臺上倚欄俯視,心情好愉悅。</p> <p class="ql-block">還養了好多動物。</p> <p class="ql-block">4.25,上午去了<a href="http://www.xsjgww.com/5cxnnlag"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a></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還能看到徐州電視臺“徐州的東方明珠”。</p> <p class="ql-block">對面就是云龍湖</p> <p class="ql-block">徐州音樂廳</p> <p class="ql-block">徐州水族館</p> <p class="ql-block">徐州電視塔</p> <p class="ql-block">龜山漢墓,位于江蘇徐州市鼓樓區龜山西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墓葬東西長83米,南北最寬處達33米,總面積達700余平方米,幾乎將整個山體掏空。共有15間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臥室、客廳、馬廄、廚房一應俱全,井然有序,是一座地下宮殿。</p> <p class="ql-block">龜山漢墓有許多不解之謎,因此被稱為“東方金字塔”。<a href="http://www.xsjgww.com/5cvdndsm"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龜山(漢墓,圣旨博物館,點石園)</a></p> <p class="ql-block">漢墓的兩條甬道長5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為5毫米,精度達1/10000,兩條甬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為1/16000 ,且墓道兩壁都磨平如鏡。按當時的技術水平,人們質疑修建這樣的墓道的方法。</p><p class="ql-block">南甬道由26塊塞石堵塞,分上下兩層,每層13塊,每塊重達6-7噸,石塊間接縫緊密,連一枚硬幣也難以塞下。據專家考證,漢墓的甬道在當時處于龜山的半山腰,且塞石的質地來源于西南很遠的地方,人們并不知道它的來源。在當時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漢代,人們質疑古人是用什么方法把這些龐大的塞石運來并塞進甬道的。</p> <p class="ql-block">龜山漢墓為典型的崖洞墓,其15間墓室和兩條墓道總面積達700多平方米,容積達2600多立方米,幾乎掏空了整個山體。當時是如何掌握山體的石質和結構,使施工得以順利進行。</p><p class="ql-block">劉夫人墓室的前廳和棺室及石柱上分別留有乳頭狀石包,分布走向呈不規則排列,絕非工藝點綴,人們并不知道它的意思。有人認為它象征著照明的燈盞,還有人認為是象征著楚襄王劉注上應天星,但細考之,都不能自圓其說。</p> <p class="ql-block">楚王棺室北面墻上清楚地顯示著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著漢服,峨冠博帶,作拱手迎賓狀,被稱為“楚王迎賓”。這一形象是在墓室正式開放后逐漸形成的。有人認為它是長期滲水所致,但影子外卻沒有任何滲水痕跡,這也成為龜山漢墓的最大一謎。</p> <p class="ql-block">劉注前殿位于整個墓葬的中心部位,是十五間墓室中最大的一間,面積達68.91平方米。象征楚王生前理政朝拜、宴飲賓客的大殿。中間的擎天石柱,高大粗壯,恰好撐在南北甬道的中軸線上,構造巧妙。人們對是否是巧合產生了質疑。</p><p class="ql-block">據專家考證,楚王夫人下葬應該是在楚王下葬三、四年之后,但楚王和夫人墓都是同時開鑿完成的。當時,兩個墓宮之間留有一道門,卻未開通,直到楚王夫人下葬后,才由工匠們“開門尋夫”。能夠建造此墓的能工巧匠,把兩座墓宮勘測設計技術打造得天衣無縫,但在這里卻留下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問題。這里是5個墓室中唯一一個開鑿不規劃的過道,楚王這邊門小,夫人那邊門大,使整個通道成為一曲尺形。有人說,這是在開門尋夫時找錯了位置,鑿到一半時才修正的。但是,在整個的15間墓室中,除了這一個過道外,沒有一處發生誤鑿,讓人質疑的是發生在這道只有兩米厚的墻壁處。</p> <p class="ql-block">點石園</p> <p class="ql-block">圣旨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下午,參觀了<a href="http://www.xsjgww.com/5ctl7r4h"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徐州博物館</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徐州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徐州市人民政府在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時行宮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坐落在云龍山北麓,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近2.7萬平方米,陳列面積1.2萬平方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徐州博物館建于1959年,1960年8月正式開館,徐州博物館主館歷經2010年改擴建工程、2018年展陳提升改造工程,已建成由西漢采石場遺址、土山東漢彭城王墓、清乾隆行宮和陳列樓四部分組成,集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于一體,國保、省保、市保單位于一身,以漢文化為鮮明特色的地方博物館。?</span></span></p> <p class="ql-block">西漢金縷玉衣</p><p class="ql-block">歷史年代:西漢</p><p class="ql-block">藏品尺寸:長175、寬68厘米</p><p class="ql-block">藏品來源:徐州獅子山楚王墓</p><p class="ql-block">文物介紹:由頭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褲管、左右手套、左右靴等十余部件組成。玉片均由新疆和田玉制成,玉質白而溫潤,呈半透明狀。該玉衣所用玉片4248片,玉衣片尺寸較小,最大的玉鞋片不足9平方厘米,最小的不足1平方厘米,有的厚度僅有1毫米。在四角或周邊鉆孔,單面鉆,孔徑極小。玉片形狀多樣,有正方形、長方形、半月形、三角形等。穿綴玉片用的金絲重1576克。根據玉衣出土時部分金縷遺留痕跡測得,金縷的直徑有四種規格即:0.70、0.62、0.52、0.44毫米。其打結的方法是以一根金絲四孔連綴并在正面盤繞為螺結。</p> <p class="ql-block">西漢陶繞襟衣女舞俑</p><p class="ql-block">歷史年代:西漢</p><p class="ql-block">藏品尺寸:高52、寬48厘米</p><p class="ql-block">藏品來源:徐州馱籃山漢墓</p><p class="ql-block">文物介紹:陶舞俑身著繞襟深衣,頂發中分,于腦后挽成發髻,身體隨著舞步變化呈現出“S”形。雙臂上舉,長袖從空中垂下。舞俑的手臂呈曲尺形,為單獨燒制。這類舞俑的身體彎曲度和側轉度各不相同,舞姿亦有變化。</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cv9nzzn"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乾隆行宮</a> </p><p class="ql-block">徐州乾隆行宮,又名云龍山行宮,位于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山北麓,原是清乾隆皇帝南巡在徐州食宿休息和從事政治活動的臨時場所。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當年,乾隆皇帝南巡,第一次經過徐州,地方官吏為他在云龍山下營造了這座行宮。最初,行宮的建筑規模很大,北靠土山,南抵云龍山下,東至御橋,西達今中山南路。行宮建好后,乾隆皇帝非常滿意,來徐州的四次里,除第一次來徐州外,其余三次都住在這座行宮。他還親筆題寫了兩幅對聯:“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從這些描述中可以想見當年行宮秀麗宜人的景色。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四月乾隆第三次南巡返回時經過徐州,有詩云:“兩日云龍駐,四番來往經。”雖然這位游山水成性,嗜園林有癖的皇帝見過無數名山佳水,見多識廣,但對徐州的這座行宮仍然極其喜愛。</p> <p class="ql-block">住的地方現在是徐州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花園現在還在</p> <p class="ql-block">回龍窩歷史文化街區地處青年路以南,彭城路以東,建國路以北,解放路以西黃金片區,總建筑面積2.3萬平米,周邊有徐州古城墻遺址、快哉亭等文化古跡。建筑格局是典型的徐州傳統民居舊建筑。</p> <p class="ql-block">徐州城墻博物館位于徐州市回龍窩歷史文化街區的南側,分為地上和地下兩層。地下博物館內有六百多年歷史的明代城墻,展示了古城墻遺址和古城的歷史沿革。</p> <p class="ql-block">徐州古稱彭城,是漢王朝的發樣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早在一萬年前這里已有人類活動,市區云龍山東麓下園墩龍山文化遺址表明,四千年前先民就在這里生息繁衍。</p><p class="ql-block">彭城,得名于彭祖創立的大彭方國。《竹書紀年記載,武丁四十三年“王師滅大彭”,大彭方國歷夏商約八百年。西周時期彭城屬宋,《左傳》記載,魯成公十八年( 前573這里是宋國東方要邑——彭城邑,這一年,距今已經兩千五百多年了。徐州,既是江蘇省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我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城墻是中國古代城市形成的標志性建筑。自彭城先民夯就第一座墻垣的城基,千載風雨、龍爭虎斗、戰火硝煙、水侵洪漫。徐州城,為楚都、為王城、為要邑、為重鎮,幾經傾覆、幾經重鑄。自建城之始至今,數千年幾乎未易其地。歷代的規制和營造深埋城下,留下了豐厚的歷史遺存,其遺臺故壘和“城下城、街下街、井下井”,今尤歷歷可數。</p><p class="ql-block">城墻凝結著先民的智慧和氣魄,城市承載著歷史的風風雨雨,歷史是前行與奮進的基石,我們堅實的腳步仍然安踏在歷史厚重的城垣之上。今天,徐州將成為特大型區域中心城市,回望古城墻的一磚一石,將使您感慨萬千。</p> <p class="ql-block">歷史是一條長河,亙古至今,綿延不絕。古城是一艘大船,駕霧御風,逐浪排濤。</p><p class="ql-block">徐州—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我們駐足城前,撫摸這里的一磚一石,在漫漫時空中追憶往昔……</p> <p class="ql-block">新老城墻</p> <p class="ql-block">回龍窩街區始建于清朝,最老的房子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門口的拴馬樁</p> <p class="ql-block">晚餐就在這家CCTV上榜品牌店了。</p> <p class="ql-block">家族傳承特色菜“辣椒炒肉”</p> <p class="ql-block">4.26,車行途中看見的“淮海戰役烈士紀念碑”(此圖由郭老師提供)</p> <p class="ql-block">這里下車兵分二路,收藏者都去逛古玩市場了,我們則去了戶部山古建群。</p> <p class="ql-block">戶部山古建筑群,位于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項王路狀元街交叉口,始建于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p><p class="ql-block">戶部山古建筑群古建筑因山就勢,參差錯落,構思巧妙,建筑形式以傳統四合院為主,既有北方四合院的規整劃一,又有南方民居的曲折秀美。墻體多用青石與青磚,梁架用材碩大,雕梁畫棟,琢刻精細,風格獨特。戶部山古建筑群是蘇北乃至蘇魯豫皖接壤地區少有的一處古民居建筑群,古建筑反映了古城徐州明清數百年的建筑風貌。</p> <p class="ql-block">戲馬臺亦稱戶部山,舊稱“臺山”“崇臺”,再古稱“南山”,位于江蘇省徐州市中心區戶部山最高處,景區總面積約為15000平方,戲馬臺是徐州現存最早的古跡之一,公元前206年,蓋世英雄項羽滅秦后,于城南里許的南山上,筑戲馬臺。戲馬古臺結構嚴謹,布局勻稱,錯落有致,沉雄莊重。戲馬臺景區內建筑古樸典雅,文化氛圍濃厚,有景點三十余個。景區以風云閣為界,南半部為陳列區,分為東院的“楚室生春”和西院的“秋風戲馬”;北半部為園林游覽區,內有追勝軒、集萃亭、系馬樁、烏騅槽、百米長廊等。<a href="http://www.xsjgww.com/5ctbsguj"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戲馬臺</a></p> <p class="ql-block">仁杰鬼雄石</p> <p class="ql-block">李可染故居</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ct5lkxs" target="_blank">崔燾翰林府</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ct8jx4y" target="_blank">徐州民俗博物館</a></p> <p class="ql-block">翟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余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鄭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李家大樓</p> <p class="ql-block">午餐的飯店好好記。</p><p class="ql-block">下午驅車前往淮安</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cssem1o" target="_blank">河下古鎮</a></p><p class="ql-block">河下古鎮,曾名“北辰鎮”,坐落于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河下街道境內,位于淮安區西北邊陲,屬周恩來故里景區之一。古鎮形于春秋末期,距今已有約2500年歷史,明清兩代這里曾出過67名進士、123名舉人、12名翰林,素有“三鼎甲齊全”之稱。</p><p class="ql-block">河下古鎮主要的景點有湖嘴大街、吳承恩故居、吳鞠通中醫館、狀元樓、文樓、聞思寺等,主要美食有長魚宴、湯包、茶馓等。</p> <p class="ql-block">晚餐在“醉淮樓”</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窗口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對面就是淮安東站</p> <p class="ql-block">4.27上午參觀了<a href="http://www.xsjgww.com/5csz1i1p"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里運河文化長廊</a></p> <p class="ql-block">清江閘</p> <p class="ql-block">清江浦</p> <p class="ql-block">清江浦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御碼頭</p> <p class="ql-block">若飛橋</p> <p class="ql-block">午餐就在“淮揚湯包最有名的文樓”<a href="http://www.xsjgww.com/5cslcvlz"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百年老店淮安“文樓”</a></p> <p class="ql-block">車上路過“淮安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下午去了<a href="http://www.xsjgww.com/5crjqtiz"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周恩來紀念館</a></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紀念館,位于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永懷路2號,總面積40萬平方米,于1988年3月開始興建,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展示周恩來一生的綜合性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仿西花廳占地面積1萬千平方米,建筑面積6200平方米,它和湖對面南邊的劍碑、半島上的周恩來紀念館、周恩來的銅像鄧建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建筑面積有6000多平方米。仿西花廳的上層上層為晚清風格的北方四合院,按照北京中南海西花廳格局,以一比一比列設計和建造。院內由西向東依次是周恩來的活動室、辦公室、總理衛士值班室、后客廳、鄧穎超臥室、鄧穎超辦公室和周恩來臥室。東西兩側廂房分別為周恩來身邊工作人員、周恩來親屬和烈士子女的用房。下層為紀念館文物庫房和辦公用房。</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乘坐的紅旗牌轎車</p> <p class="ql-block">“心連心藝術團”栽種的海棠林。</p> <p class="ql-block">淮安市博物館,位于江蘇省淮安市健康西路146-1號,是一座地方綜合性歷史博物館,是全市的文物收藏、陳列和考古研究中心,國家一級博物館。該館始建于1959年3月。<a href="http://www.xsjgww.com/5crhexl6"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淮安市博物館</a></p> <p class="ql-block">晚上高鐵回家。四天時間根本不夠用,走馬觀花看了個大概。下次一定要分開再走一次。</p><p class="ql-block">謝謝觀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屏东市|
江西省|
通山县|
德兴市|
华安县|
哈尔滨市|
正安县|
阜南县|
永寿县|
泰来县|
黔江区|
阿图什市|
钟山县|
额敏县|
东乡县|
宁南县|
舟山市|
开平市|
武山县|
云和县|
安化县|
伽师县|
体育|
沧州市|
巴东县|
平果县|
崇州市|
共和县|
阿勒泰市|
衡东县|
陆河县|
水城县|
青川县|
湘潭县|
尤溪县|
平阴县|
泊头市|
紫阳县|
沾益县|
三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