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寫在前面的話:</span></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前,我們這群花季少年在晉城一中初70班學習。十多年前,通過建立“老七十微信群”再度相聚。</p><p class="ql-block"> 五一踏青正當時,年過古稀近耋耄的同學重聚晉城。景德橋的青石記得我們年少時的刻痕,天井關的苔痕掩著圣賢車轍。大箕古堡的斷墻爬滿野薔薇,南村巨壺斟著太行云靄。岱廟銀杏新葉如蓋,樹下我們數著年輪與白發。歸途山花爛漫,恍見六十年前的自己,正從花間走來。</p> <p class="ql-block">從左至右:李建國 衛海政 孫永昌 </p><p class="ql-block"> 楊坤慶 宋天保 成根太 趙天爐</p> <p class="ql-block">從左至右:吳泳梅 楊瑞芳 陳桂英</p><p class="ql-block"> 陳小朵 馬月地 劉金娥張立君 </p><p class="ql-block"> 崔月姣</p> 故 地 重 游 景 德 公園 <p class="ql-block"> 晉城景德公園實乃不可錯過的好去處。它既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又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無論是尋求休閑娛樂,還是渴望了解歷史文化,都能夠在這里得到滿足。</p> <p class="ql-block"> 景德橋,這座擁有悠久歷史的橋梁,始建于 1189年,堪稱古代建筑藝術的卓越典范。其造型優雅,結構穩固,歷經漫長歲月的風雨洗禮,依然傲然挺立,如同一位忠實的守護者,見證著晉城的滄桑巨變。它不僅是往昔的交通要道,更是晉城歷史文化的重要標識,承載著無數動人的故事和珍貴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景德公園是依托晉城著名古建景德橋,圍繞老晉城西北部的古河道經大規模拆遷改造后興建起來的。從西大街正門入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景德古橋和由古橋連接起來的東西兩廂中式院落。</p> <p class="ql-block"> 我們漫步在的古橋上,光滑發亮的青石路面有些凹凸不平,一塊塊厚重的青石歷經滄桑,有的已經破裂變形;橋兩側半人高的沙石護欄,各由10根望柱加抱鼓與9塊欄板連接組成,只是表皮有些脫落略顯斑駁。</p> <p class="ql-block"> 橋還是那座橋,石欄斑駁,青苔爬上橋墩,水卻不再是當年的水了。孫永昌、楊瑞芳諸君重游故地,站在橋頭,想必心中翻涌著許多舊事。</p> <p class="ql-block"> 五、六十年代學子曾將此橋視為“改變命運的通道”,衛海政、宋天保、趙天爐等城西的同學,景德橋是他們從家去學校的必經之路,如今仍是市民散步、孩童嬉戲的場所,古今生活在此交匯?。</p> <p class="ql-block"> 青石橋欄刻著楊瑞芳同學的童年。父親修補文物的毛刷聲,混著橋下洗衣婦的搗衣聲,成了她最熟悉的晨曲。放學時總要在橋拱陰影里多待會兒——那兒有父親用朱砂標出的修補記號,像一串通往時光深處的密碼。</p> <p class="ql-block"> 作為公園的核心景觀,景德橋的建筑風格獨樹一幟。橋身由巨大而堅固的石塊精心砌就,橋拱呈現出優美流暢的弧線,恰似一道絢麗的彩虹橫臥于水面之上。橋上的雕刻細膩入微,花卉、動物等各種圖案栩栩如生,無不彰顯著古代工匠令人贊嘆的高超技藝。當您站在橋上,俯瞰橋下潺潺的流水,仿佛瞬間穿越時空,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古代的繁華喧囂與熱鬧非凡。</p> <p class="ql-block"> 景德橋是山西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其敞肩式單孔設計與趙州橋風格相似。漫步橋上,腳下凹凸的青石板和斑駁的護欄訴說著800余年的滄桑?。</p> <p class="ql-block"> 公園北面新建有仿古戲臺——禮樂樓,以金代建筑澤州縣冶底岱廟和高平二郎廟為參照,形成南北呼應的布局,加強了建筑風格的統一與展示。</p> <p class="ql-block"> 公園內那片澄澈的湖水,與景德橋相互映襯,美不勝收。湖水波光粼粼,周邊綠樹蔥蘢,共同勾勒出一幅如詩如畫的山水畫卷。湖面上,游船悠然穿梭,游客們乘船暢游其間,盡情欣賞著迷人的湖光山色,愜意地享受著這悠閑的美好時光。</p> <p class="ql-block">?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驀然回首,我們已經相識了六十個春秋。各自的人生都別有一番沉浮與歷練,但那種美好、親切的同學情,仍在我們心頭微微地顫動,這是一種記憶,也是一種財富,值得我們一生去珍惜。</p> 探尋天井關“孔子回車”古轍跡 <p class="ql-block"> 天井關,亦曰雄定關。為晉豫邊境雄關,雄踞于山西晉城市境內,太行山的最南部,是通往河南焦作的關隘,史稱太行八陘之一,因關前有三眼深不可測的天井泉而得名,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孔子回車”</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是晉城聞各于世的四大(白馬拖韁、玨山吐月、松林積雪、孔子回車)名勝古跡之一。 今天,我們走進天井關,感受“孔子回車”的獨特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紀念遺址:</span>現天井關村仍留有當年的回車轍。后人為祭祀孔子,在村東南修有文廟(史書所載,該廟為東漢時期,孔子第十九代孫孔昱在洛陽居官時所建),還立有“孔子回車之轍”石碑和碑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傳說溯源:</span>孔子回車的典故記載了春秋時期孔子在太行山遇童子項橐攔車問難,因感童子聰慧而回車繞行的故事,體現了儒家虛心好學的精神,現成為山西晉城的重要文化符號。</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93年,孔子曾駕車經過天井關,留下了數道深邃的車轍印,這些車轍歷經2480余年風雨,至今依然清晰可見,被譽為“中國最古老車轍”。同時,這里還流傳著一段“孔子回車”的佳話,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化反思:</span>這一景點不僅是對孔子“知難而退”智慧的紀念,更引發對“理想與現實”的哲學思考,成為晉城人文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中國歷史上,天井雄關曾見證了13位君王的登臨。特別是在東漢末年,曹操在討伐袁紹余部時,曾途經天井關的羊腸坂道,并在此留下了氣魄雄偉、慷慨悲涼的《苦寒行》。詩中描繪的“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的場景,充分展現了天井關古道的崢嶸崔嵬。</p> <p class="ql-block"> “孔子回車”之說已經遠去,但回車之轍已深深烙入了太行山上這個典型的傳統村落。巍峨太行、獨特地貌、古老驛站、靜謐廟宇、古樸風俗以及神奇誘人的古老傳說,構成了這里獨特而燦爛的歷史文化。</p> 探尋大箕玫瑰圣母教堂古堡之迷 <p class="ql-block"> 何必遠行歐洲,探尋古堡之謎?從市區自駕只需半個多小時車程,即可抵達大箕鎮,感受山西大箕天主教堂的神秘魅力與浪漫情懷。</p> <p class="ql-block"> 大箕玫瑰圣母教堂是山西至今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古堡式教堂,又稱小寨天主堂,由三部分構成:教堂、城墻及房舍。相傳明末清初,為了抵御戰亂,“富甲天下”的晉商王泰來在澤州縣大箕鎮內修筑了3個堡寨,小寨因面積最小而得名。小寨天主教堂,是由兩名荷蘭人于1914年出資修建,玫瑰教堂的建筑特色體現了東西文化的融合,其外觀是中式堡寨,內里是西式教堂。除西式拱形門窗和鐘樓之外,還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筑基和五脊六獸,西式教堂,中式城墻,成中西文化交相輝映之藝術典范。教堂及其配套建筑群落與城堡渾然一體。</p> <p class="ql-block"> 這座大箕天主教堂,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吸引著無數游客。它整體建造在一整塊巨大的磐石之上,遠遠眺望,宛如一艘巍峨聳立、蓄勢待發的巨輪,正揚帆起航,駛向那波濤洶涌的未知海域。古堡的雄偉與教堂的柔美在這里完美交融,展現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朦朧之美,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大箕天主教堂,被譽為“圣母玫瑰堂”,不僅是中國西部地區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堡式樣教堂,更是山西省內面積最廣闊的“歐式古堡建筑”。這座歷史悠久的教堂,已經歷了百余年的風霜,依舊散發著迷人的神秘氣息。</p> <p class="ql-block"> 這里還是影視拍攝基地。2009年反映清末民初富可敵國的山西票號“天成員”的電影《白銀帝國》、2011年反映抗日戰爭期間河南大旱千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電影《1942》、2012年反映陳云同志70年革命生涯的傳記電視劇《風云歲月》,都曾先后在大箕鎮小寨天主教堂拍攝取景。</p> 南村“天下第一壺”:鑄鐵茶壺的宏偉成就與文化傳承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壺”坐落于“中國南村冶鑄文化廣場”的東部,中央矗立著一個7米高的根雕茶臺,其上便是這一廣場的標志性景觀。壺體內精心布置了出水系統,使得水能從壺嘴處以2米的落差流暢地流入茶盞,再經茶盞內回流至壺內,營造出一種連綿不絕的流水景象。壺體的正面,五個金色隸體大字“天下第一壺”熠熠生輝,而背面則鐫刻著詩詞名家精心撰寫的《南村賦》,與正面相映成趣,共同彰顯著這一景點的深厚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世界紀錄認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世界最大鑄鐵茶壺”紀錄在南村鑄就。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官方宣布,“中國南村冶鑄文化廣場”內的“天下第一壺”鑄鐵茶壺雕塑,榮獲“世界最大鑄鐵茶壺”的世界紀錄認證,并獲頒WRCA世界紀錄認證證書,其紀錄載入WRCA世界紀錄全球數據庫,成為南村乃至全球鑄鐵工藝的一大榮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 茶壺的尺寸與重量</span></p><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壺”的雄偉規模令人嘆為觀止。其壺體總高達965厘米(包含壺把),直徑擴展至703厘米,壺壁厚實,達到8厘米。令人矚目的是,其壺體容積高達125.6立方米,而整個壺的重量,包括壺把和壺蓋,更是重達134.5噸。這一系列數據,無不彰顯著“天下第一壺”的宏偉與壯觀。</p> <p class="ql-block"> 這把鐵茶壺不僅以其超凡的重量和容積成為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鑄鐵茶壺,更承載了深厚的傳統文化與冶鑄歷史。它的成功鑄成,不僅展現了南村工匠們的卓越精神,更進一步弘揚了南村的鑄造文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無疑,這把鐵茶壺已然成為南村的標志性雕塑,對于提升南村鎮“中國鑄造之鄉”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其意義可謂深遠而重大。</p> 冶底岱廟看山西最大“銀杏王” <p class="ql-block"> 冶底岱廟,也叫澤州岱廟,俗稱西大廟,位于山西晉城市郊區南村鎮冶底村,是一座集南方園林和北方寺廟特征為一體的園林式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門外的一顆巨大的銀杏樹,據傳已有5000至7000年的歷史,比許多已知的古老樹木都要長壽。這棵樹的年齡,無疑為岱廟增添了一份神秘與莊嚴。這株銀杏樹,被稱為“銀杏王”,是山西省現存最大的一株銀杏樹,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p> <p class="ql-block"> 每年秋季,銀杏樹的葉子由綠轉黃,形成一片金黃的景象,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觀賞。游客可以在岱廟的石梯上漫步,欣賞這棵古樹的獨特魅力。岱廟的古色古香與銀杏樹的金黃葉子相互映襯,增添了幾分靜謐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岱廟大門外,兩只石獅子以獨特的姿態站立,盡管它們都缺少了一條腿,但這種殘缺美反而增添了幾分歷史的厚重感。據說,這兩只石獅子在文革時期曾遭受破壞,如今它們成為了東方維納斯式的存在。</p> 頤賓大灑店盡亨晉城美食 <p class="ql-block">? 老同學相聚在?頤賓大酒店?,用美食重溫青春記憶,用味道串聯起那些年的歡聲笑語。</p> <p class="ql-block"> 青春會散場,但味道和回憶,永遠熱乎。</p> <p class="ql-block"> 一桌地道的晉城菜——十大碗。過油肉香,糖醋丸子甜,河饹面筋道,配上兩杯山楂酒,瞬間回到當年。</p> <p class="ql-block"> 頤賓的圓桌上,清湯饸饹的熱氣氤氳間,仿佛回到學生時代——美食與笑聲從未改變,只是故事更醇厚了??。</p> <p class="ql-block"> 大家相約再度十年,歲月雖老,我們不散!</p> <p class="ql-block"> 同學宴遇上晉城宴:毛頭丸寓意"狀元及第",炙烤海鮮拼盤綻放鮮甜,舉杯時才發現,最好的下酒菜是六十年的同窗情??</p> <p class="ql-block"> 感謝大家赴約,讓回記不散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夜色中的約定?</span></p><p class="ql-block"> 酒足飯飽,不知誰喊了一句:“下次聚會還在這兒!”窗外的晉城燈火闌珊,頤賓大酒店的暖光里,我們的故事,和這座城的味道一樣,悠長綿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后記》:</span>永昌同學,每次聚會都用細致周到的付出串聯起散落多年的同窗情誼。聚會結束時,女同學向永昌同學送上一束鮮花,表示感謝!</p> <p class="ql-block"> 女同學們選擇用鮮花作為感謝禮物,這種形式既體現了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也符合中國人"以花傳情"的傳統表達習慣。鮮花通常象征美好、感恩與友誼的延續。</p> <p class="ql-block"> 這束鮮花里,藏著七十班同學特有的質樸浪漫——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每一片花瓣都在說"辛苦了";沒有隆重的儀式,但這份心意比任何獎狀都珍貴。</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個關于同學間溫情互動的暖心故事。永昌同學為聚會付出努力,女同學們用鮮花表達謝意,而永昌則以真摯的感言回應這份情誼。</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云港市|
斗六市|
株洲县|
三台县|
秭归县|
屏山县|
柳州市|
巩义市|
应城市|
文水县|
古丈县|
崇礼县|
南郑县|
青浦区|
都匀市|
启东市|
凯里市|
延庆县|
西乌珠穆沁旗|
麻江县|
汕尾市|
水城县|
马公市|
灵台县|
英德市|
卢湾区|
南陵县|
芜湖市|
永济市|
和田县|
德令哈市|
武邑县|
科技|
太原市|
左贡县|
遵义县|
海安县|
广安市|
永济市|
林州市|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