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海潮》2025.4.總第346期</p><p class="ql-block">高凱在千里之外悼詩友王若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若冰,21世紀60年代生于甘肅天水。原天水高等師范專科學校中文系畢業。高級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天水市文聯副主席、天水日報社副總編、天水市作家協會主席,甘肅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陜西省旅游文化顧問,電子科技大學終南文化書院文化顧問。出版、主編詩歌、散文、文藝評論《巨大的冬天》《傾聽與呈現》《天籟水影》《甘肅的詩》《天水文學作品選》等十余部。代表作有詩集《巨大的冬天》《我的靈魂在隔壁》,散文集《天籟水影》(與安永、周偉合著)、《走筆山河》,文藝評論集《傾聽與呈現》,“大秦嶺系列”長篇散文《走進大秦嶺——中華民族父親山探尋》《尋找大秦帝國》《渭河傳》《仰望太白山》《走讀漢江》《山河回望——王若冰說大秦嶺》,八集電視紀錄片《大秦嶺》、三集人物紀錄片《李子洲》、八集紀錄片《無定河》(均為撰稿)等。以《走大秦嶺》為藍本,由其擔任1至四集撰稿的八集紀錄片《大秦嶺》先后獲第25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紀錄片獎、第二屆全國優秀電視(文藝)欄目優秀大型紀錄片獎、國家廣電總局2010年度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最佳中篇獎和最佳編劇獎;長篇散文《走進大秦嶺——中華民族父親山探尋》修訂本獲第七屆甘肅省政府“敦煌文藝獎”一等獎、長篇散文《渭河傳》獲第八屆《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詩歌《雪天》、詩集《巨大的冬天》獲甘肅省第三、四屆甘肅省優秀文學作品獎;另有文藝評論詩歌、散文獲甘肅省電視藝術評論(理論)獎、甘肅新聞獎、甘肅省黃河文學獎、首屆“麥積山文藝獎”。2004年完成對綿延1600多公里的秦嶺山脈文化考察,首倡“秦嶺是中華民族父親山”和“秦嶺文化”概念;2011年完成對整個渭河流域文化考察、2014年完成漢江流域文化考察。立志為山川立傳,被媒體譽為“秦嶺文化開掘者”、“行走文學踐行者”。“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暨“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獎”策劃人、主辦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水詩歌節讀王若冰的詩</p><p class="ql-block">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獎策劃主辦人王若冰</p><p class="ql-block">王若冰的詩</p><p class="ql-block">讀王若冰的詩</p><p class="ql-block">王若冰多次捐贈圖書</p><p class="ql-block">王若冰的書多本獲獎</p><p class="ql-block">中國著名詩人王若冰</p><p class="ql-block">逸夫圖書館收藏王若冰圖書</p><p class="ql-block">李杜詩歌節的創辦者王若冰</p><p class="ql-block">李杜光芒詩意天水</p><p class="ql-block">雪地是王若冰詩歌的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城市|
桦甸市|
斗六市|
福贡县|
巧家县|
时尚|
通化市|
海安县|
新安县|
镇安县|
疏勒县|
平泉县|
长春市|
句容市|
宣城市|
繁昌县|
南汇区|
土默特右旗|
加查县|
绿春县|
自贡市|
濮阳县|
将乐县|
白山市|
凤翔县|
临邑县|
高邮市|
高清|
屯门区|
永川市|
昌邑市|
辽宁省|
平安县|
咸丰县|
金湖县|
雅江县|
宜春市|
成安县|
惠水县|
鄱阳县|
马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