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銅鼓嶺景區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境內,距文昌市區30公里,是海南島最東端著名的臨海山嶺,素有“瓊東第一峰”之稱,其三面環海,主峰有338米,這里地貌奇特,植被繁茂,伴隨主峰連綿起伏有18座大小不同的峰嶺,形似坐鎮邊疆的臥虎,又如大海中崛起的蛟龍,氣勢磅薄,雄偉壯觀,登上主峰,極目遠眺,蔚藍海平面上是泛著光芒的浮云,云與海的連接處是一片淺藍色的空白,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銅鼓嶺的奇巖異石,千姿百態,形成了一座幽邃迷人的海濱石景公園,嶺下最美的景致是月亮灣,似月牙的海岸線就是湛藍的海水與岸上綠植最明顯的分界線,在陽光的照耀下能看見深深淺淺的海水以及乘風而動的叢林…</p> <p class="ql-block">伏波古道全長約899米,共有999級臺階,傳說當年伏波將軍馬援因遇風暴在銅鼓嶺臨時屯軍,為方便當地村民上山獲取獵物而專修此道…</p> <p class="ql-block">當年蘇東坡在海南儋州的時候,偶然間得知銅鼓嶺盛產靈芝草,也就是現在的鷓鴣茶,于是來銅鼓嶺尋覓靈芝草,來到銅鼓嶺之后,被銅鼓嶺山上令人驚嘆的美景所吸引,流連忘返,在停留的時間里,他時常一個人在這個亭子一邊品茗一邊望向京城的方向,想到自己滿腔報國志向恐怕難以實現,悲從心起,于是在亭子上刻下“望京亭”三個字,以表對京城的思念,望京亭名稱由此而來…</p> <p class="ql-block">銅鼓嶺名字的由來~公元42年4月,伏波將軍馬援率軍水陸并進,遠征交趾(今越南),于公元44年9月凱旋歸來,途中屯軍于珠崖郡紫貝縣(今文昌市境內)屯軍期間,助百姓疏浚渠道,傳授當地百姓先進的農耕技術,深受百姓擁戴,班師回朝時,當地百姓依依不舍,馬援將軍將象征力量、平安的銅制戰鼓贈送給當地百姓,以慰平安,銅鼓嶺也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銅鼓嶺主峰海拔雖然只有338米,但由于其所處在海島與海洋的交匯處,受熱帶海洋季風型氣候的影響,時有云霧繚繞,植被豐茂,多種珍惜植物及野生動物身居其中,其負氧離子含量優于海南其他多個縣市,被稱為海南東部的“綠肺”…</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頂居高遠眺,整個月亮灣海岸線映入眼簾,那蜿蜒的海岸線,像一彎新月鑲嵌在海面上,海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萬頃碧波盡收眼底,海浪重疊千層,波峰泛銀,沙灘蜿蜒遠伸,漫無盡頭…</p> <p class="ql-block">山下花崗巖組成的山地基巖海岸,形如鱷魚頭部伸入海中,被稱為鱷魚嘴,與它相連的月亮灣就像鱷魚的尾巴,猶如神鱷擺尾;伸入海中的尖角,又如一條在抬頭的龍,故又稱“蛟龍出海”…</p> <p class="ql-block">在北端的觀景臺旁邊有一座“風動石”,高3米,重約20噸,上圓下尖,豎于兩塊較平坦的基石上,千萬年來,風吹能動,搖而不倒…</p> <p class="ql-block">在攬月臺,可看到美麗的月亮灣像一鉤初月,銀白色的沙灘像一條緞帶,濤濤的白浪猶如萬馬奔騰,此處水陸相間、藍綠相融、動靜結合,風景漣漪,今天我們在攬月臺找到了刻有“山盟“兩字的大石頭,與位于石頭公園內的“海誓“兩字遙相呼應…</p> <p class="ql-block">海岸線上的秘境之地~文昌銅鼓嶺</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從龍樓南海港出發,行駛四公里來到銅鼓嶺景區,買了半價票進景區,沒有坐景交車,徒步約1.8公里的盤山棧道后,再沿伏波古道一路向上行走1.7公里上到山頂,一覽月亮灣、淇水灣美景,再原路徒步返回游客中心,來回七公里,歷時三個半小時,沿途徒步觀景,空氣清新,輕松愜意…</p> <p class="ql-block">2025.3.24.海南文昌</p><p class="ql-block">莉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平县|
黔江区|
临武县|
嘉兴市|
景洪市|
土默特右旗|
凉城县|
桓台县|
海南省|
阳城县|
庐江县|
上高县|
尼玛县|
双江|
桐柏县|
贵州省|
景洪市|
特克斯县|
乌拉特中旗|
永嘉县|
甘南县|
五常市|
大安市|
赣榆县|
东台市|
温泉县|
米脂县|
黄平县|
巴塘县|
射洪县|
荆门市|
巨野县|
兰西县|
博乐市|
淮阳县|
常山县|
策勒县|
东莞市|
湖州市|
潼关县|
新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