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喝茶嗎?你知道神奇的樹葉是怎么蛻變成綠茶的?<br> 本人有幸,實地參觀了紫陽半畝茶園加工廠,觀看了炒制茶葉的主要工序。且聽我慢慢道來:<br><br> 采摘的新鮮茶葉,在炒制前需要經過篩選和分級,剔除雜枝敗葉,保證鮮葉原料達到國標規定。 茶葉加工廠,就是把鮮葉炒成干茶,主要有以下四個步驟: 1,攤晾<br>鮮葉置于攤晾機上,機器下邊有風機鼓風 攤晾大約兩個小時,人工不時的翻攪,讓茶葉均勻的減少水份 攤晾好的葉子,收集起來,進入下一道工序 2,殺青<div>這個最大的機器就是殺青機,機內溫度控制在200-240攝氏度</div> 鮮葉置于料斗內,機器自動上料 傳送帶每分鐘均勻地輸送200-250克鮮葉 殺青后,葉色失去光澤,葉軟如綿,從出料口送出 經過風機降溫篩選,分離出碎片,選出形狀完整的葉子 從側面看分離機,左下方是碎葉收集袋 3,揉捻<br>揉茶是茶葉品質和等級分類的關鍵環節,不同品級的加工要求不同。 加工綠茶,理條機(俗稱揉茶機)一缸約盛5-20kg,壓力“輕-重-輕”各10分鐘,揉搓30-40分鐘 揉捻好的茶葉,從機器底下取出 4,炒坯<br>揉捻好的茶葉,倒在烘焙機上 熱風吹過加熱板,茶葉在板上受熱脫水 熱風控制數字化 人工不時的翻攪,持續烘炒15-20分鐘 然后攤晾,自然降溫,再上理條機揉搓 茶葉經過三揉三烘,最后成為干透的商品茶 茶廠內景 拍張打卡照 除了上述四道工序,烘干的茶葉,還要經過機械和手工精選,使茶葉外形勻整,質量符合相應級別的要求,才能出廠。 <p class="ql-block"> 從茶工那里了解到,鮮茶葉不過夜,所以茶園都是白天采摘,晚上炒制。通常情況下,五斤鮮葉,能炒一斤干茶。茶廠六七個人,晚上一班,能生產茶葉一百多斤。</p><p class="ql-block"> 這種半自動化的炒茶,工藝流程清晰,質量易于把控,產品一致性強,<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產效率也高,</span>是中小茶園主流的加工方式。至于傳統的鐵鍋手工炒茶,多是景點的買家秀表演,早已退出了的生產環節。</p><p class="ql-block"> 朋友,你還見過怎樣的炒茶過程,歡迎交流指導。</p> 感謝陜西省現代攝影協會的精心組織!<div> 感謝紫陽縣魔芋包茶廠的友情支持!</div><div> 感謝你的閱讀陪伴!</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渝中区|
蕉岭县|
大冶市|
万安县|
安塞县|
海安县|
鹤壁市|
肥乡县|
将乐县|
龙门县|
滕州市|
阳朔县|
辰溪县|
大兴区|
土默特右旗|
鄂托克前旗|
东平县|
海安县|
永年县|
德昌县|
宁津县|
白朗县|
从江县|
静宁县|
盖州市|
奈曼旗|
锡林浩特市|
奉化市|
仪征市|
南京市|
阿巴嘎旗|
杨浦区|
兴安盟|
仁怀市|
龙里县|
营山县|
吴川市|
宜丰县|
永宁县|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