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0504觀卦第二十第3講:</p><p class="ql-block">大家早上好。早起聽早課,邁出最精彩的一步。為我們所有準時來到我們早課堂的家人們點贊。</p><p class="ql-block">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觀卦。在學習新的內容之前,我們先把昨天講的內容復習一下。</p><p class="ql-block"><b>《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b></p><p class="ql-block"><b>“觀:盥而不薦,有孚颙若”下觀而化也。</b></p><p class="ql-block"><b>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b></p><p class="ql-block"><b>圣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b></p><p class="ql-block">就這個觀卦呀,陽爻在上,有從下往上觀的這么一個象,有一種仰視的一個象。和臨卦正好相反,臨卦是兩個陽爻在下,陽從下邊升起來?,F在這個觀卦呢,陽爻在上邊,有一種前輩、長輩做出來了,晚輩跟著學習這么一個象,所以,叫做“下觀而化也”。下,指的是四個陰爻,尤其是這個初爻,在下邊看到上邊做出了豐功偉績。他一步步去追隨。另外,這也是一個大的艮卦,艮為山,這也是觀的一個象。盥而不薦。盥呢,就是祭祀之前,把酒灑在地上,是請神的一個儀式。表示恭敬。恭敬、心定,來請神,神就到了。這個“薦”指的是敬獻,。把這個神請來,然后呢,要擺貢品了。這個觀是講的呢,你看他前面這個盥這個禮,就能知道這個人恭敬到什么程度。前面是有孚,有孚就是誠信呢,颙若就是恭恭敬敬的樣子。我們昨天講課呢,偏重于我們家庭,我們家庭初一、十五去高桌上擺貢品。去和天地祖先溝通。其實,這個過程對每個人都是教化,整個家族,尤其是家里的孩子。他看到父母長輩對天地這么恭敬,對祖先這么追思。他自然就把這個心、神都收回來了,整個家族精神是高度統一的。就好比我們現在帶著孩子讀經典,那么,父母帶頭早起,帶頭讀經典。自然給孩子做一個榜樣,他觀的作用就出來了。他看到父母在做,他就跟著就變了,孩子怎么注意力不集中,那是神散了嗎。孩子怎么不好學呀?,他上面沒有榜樣。所以臨卦講我們親自帶著孩子去讀經典,觀卦呢,講的是我們做出榜樣,他跟著效仿,他自然就轉化了。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大觀”,大指的是陽爻,陽爻在上。那下邊這個陰爻就追隨呀。順指的是巽卦。順是巽。就是上面這個卦。巽為風。順呢是下邊這個卦,坤。那巽和坤都有順的意思,因為這個巽卦是大女兒,她繼承了這個坤卦,媽媽的這個素質。你看她下邊一個陰柔,她是大女兒,所以,內是坤順。外是巽,巽風,所以,這是“中正以觀天下”,這是中正,指的是九五。得中得正,是一個家庭的長輩,做出這個榜樣。把一個家庭都凝聚在一起,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講的這個祭祀過程中這個盥禮,通過這種對神的尊重來教化天下。這個不是迷信,里邊的神呀、鬼呀,不是迷信。我們人呢,在自然中生存,本身人就應該效法天地。天為父,地為母,我們人生其中,其實,這一個人都不敬天地了。這個人就已經不和道了,天誅地滅。所以不要以為中國這個傳統文化里邊講的這個神。你給誤會成西方的那種宗教,這是錯的,他也不是宗教,也不是迷信,它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是凝聚人心的。凝聚全家人的心,凝聚全國人的心。一個組織,一個團體,要把心合二為一呀。什么叫中呢?就是圍繞中心人物。開展中心工作的。為什么你能夠凝聚整個人心呢?是因為你和天道,你與天地合,大家都與天地合,那么也就統一了,不是以哪一個人的意志為轉移。每個人都和。和天地去和,和我們祖先去和,和圣人去和。用這種方法來統治這個靈魂,統治這個人民。“四時不忒”指的是春夏秋冬。看時間,該春天了,春為生,該夏天了,夏為長,秋冬呢,為收藏,該熱的時候熱,該冷的時候冷,有規律。到夏天了。你汗都出不來,還吹空調,空氣呢,特別冷。這就違背天道了。很多人到了夏天,本來該出汗了,沒出汗。被空調憋回去了。反而會作病。所以,按照這個自然規律,該早晨了,太陽出來了,人也起來了,這是規律。這個忒是誤差的意思,春夏秋冬,這個四時,一點差誤都沒有。準確的運轉,講究守信守時,按天道,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圣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按著天地,按著神道,神的運行去教育我們,所以,天下心就安了,人心就定了,所以,我們人體內有精、氣、神。這個神,指的是人體內在的一種高級的一種指揮系統。神一但定了,那整個人神就有通,人的神和天地就相通了。所謂神通廣大,怎么來的呀?這個神一定,定,你看他好象速度是慢了,不是,靜只是最高級的運動,靜止不是不動,是你看了它不動,實際上呢,再有一種,內在有一個有聲有色的運動,你看不到??床坏?,摸不著,你也聽不到。不要以為就沒有了。它是種高級的運動,所謂大道,所謂這個出神入化,指的是他內在的一種微妙運動。那我們上課,我們教室內部在講什么,外邊的人他不知道。所以,神和神相通了,天地一切人、事、物都通了,這叫神通廣大,也叫大廣通神。現在有的那個孩子見到父母,都不想說話,和父母都不通,你說他哪能夠心安呢?沒有幸??裳詤?。夫妻也不說話了。夫妻都不通,哪有幸福?。克?,如果我們怨恨誰,不愿意搭理誰,那我們就已經在給自己找病。不是找的病,已經作那兒了。這個時候呢,面向北方磕頭,磕三個響頭,說我錯了。你怨恨誰,你就給誰磕頭,不是真的在他本人面前,這是假想著,就對著北方,讓ta請上座,天天給他磕頭,發自內心的給他懺悔。說我錯了,過去不懂事,我怨恨你了,現在明白了,不再怨恨。原諒別人,寬恕別人,不再糾結。首先是自己的經絡先通了,自己的氣血通了,這叫神進入,神通了。神通了,一切都通了,病就沒了嗎。所以,治天下、治國、治家,還有我們的治身。同理,不通就是病。通了,病就好了。</p><p class="ql-block"><b>《象》曰:風行地上,觀。</b></p><p class="ql-block"><b>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b></p><p class="ql-block">這個以,指的就是用這個觀卦來講這個省方。觀民設教。所以,這是一種教育。觀民呢,有兩個含義。第一是大人要視察各個地方,把各個地方的情況了解上來。這是觀民,另外一個呢我做榜樣,讓人民都跟隨,這就是觀。所以,先王巡狩四方,觀風問俗,宣布教化,亦若風行地上也。</p><p class="ql-block">好,下面我們來看這個初六。</p><p class="ql-block"><b>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b></p><p class="ql-block">有好多人呢,把這個童解釋說是兒童的童,這是錯的。這就能體現出一個人有沒有師承。什么叫師承呢,就是這個圣賢大道在傳播的過程中。他是法不傳六耳,什么意思呢?這個六耳就是三個人呢,有第三者在場,師傅就不教。也就是說,專門教你一個人,這個經文寫的這個樣子,到底哪個字代表哪個意思,只有師傅有解釋權呢,就跟這個法律似的,最高人民法院,他有這個解釋權,你別人解釋,是錯的,因為那一個字到底代表哪個含義?是誰說的?誰能有解釋權?別人去理解,不是他的原意。</p><p class="ql-block">所以,有的人以為看懂了,那是你以為懂了,到底是什么意思,要到師傅那兒去印證。六祖慧能那一代大師級人物,人家一通百通,一聽就明白,結果呢,他還要到師傅那個門下待了八個月。這八個月做義工,既然明白了,你為什么還跑師傅那兒待著呢?得到師傅的印證。通過做八個月義工。師傅看他各方面,言語行為呀,行,可以。然后單獨呢叫他到面前來。,給你講這個金剛經到底是怎么回事。把這個窗簾都遮蓋了,門關上,窗簾蓋上,悄悄的告訴他,每句話什么意思,講到一半,他說,您不用講了,我明白了。那個時候,說花了一個時辰,現在,大概就是兩個小時,就是凌晨,他們那時候也是早起,給他講了。講完之后呢,這個師徒倆就下山了,為啥呀?法傳完了,危險就來了。你得正法以后,不一定都是好事呀,你可以無欲無求,但是,那么多人都在等著這個衣缽呢,衣缽代表著權利,代表名望,還有巨大的利益。所以。得法之后呢,命懸一線,就是說,隨時都可能受到人陷害呀,所以呢,劃船渡到河對岸去。</p><p class="ql-block">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他說,現在我已經明白了,不用師傅您給我劃船了,我自己會劃船,自己就過去了,快速的往南方快跑,逃命要緊。這個時候是真正的自尊自愛,得了正法,保護自己是第一條。你都被人家殺了。你還怎么傳播大道?所以,這都是密不外傳的。師傅和徒弟是那個心傳口授。身傳口授,給你傳下去,這一代一代是這樣的,這叫師承。不是那個開大課,很多人在一起,然后給你講,很多人是大課,講的是普遍的一些道理。核心的東西很多人聽不懂,聽不懂,他會誤會。只有你到一定的根基,到了一定的因緣,師傅才會傳給你,那前面那些東西都屬于磨性,師傅讓你干點活,你都吊兒郎當的,不好好干,哪能給你傳那個最后一招呢?師傅踢他一腳,就大罵師傅,不是感恩,而是抱怨。這種人不可教。那我們看看這個具體的童觀,《釋文》:“馬云童猶獨也。。這個童呢,是獨的意思。。”鄭穉zhi也。同“稚”。這個鄭大概是指鄭玄,穉就是幼稚的稚,那就翻譯成兒童的童。虞翻以艮為童,虞翻說,這個艮卦為童,把這個童的解釋和這個鄭玄是相通的。按馬說是也。按,就是這個作者,尚老先生,他說,馬說是也。是馬先生的注解,“童猶獨也”。這個是正確的。他是正確的,這個《太玄·玄沖》里邊有注解,“童寡有也”。就是少。而《易林》每以坤為寡,《易林》里邊有注解,坤代表少,代表寡,代表孤獨。所以,大家看這個初爻,它在坤卦里邊呢,坤是孤獨,是寡呀。另外,初爻大家都知道,初爻發動,應該和四爻相應。四爻也是陰爻,陰爻遇陰爻,不和。這個初爻往前走,遇到二爻、三爻、四爻都是陰爻。他到哪里都遇不到合作伙伴,就好象我們現在讀經典,沒有人支持我們,所以,孤寡極也。故曰童觀。陰遇陰失類。就是說,你想干什么事,沒有人支持你。其在小人,獨行踽踽jǔ(孤零零的樣子),尚可無咎。如果你真的沒有什么大的抱負。就做一個凡夫俗子,那孤獨就孤獨唄,這個小人無咎,也沒有太大的災難。若君子則狹隘為病矣!故吝。如果你是個大人君子,真的有學大道,行大道,你卻孤立無援,那這個辦起事來就很別別扭扭。所以,我們要是想做大人,君子要改變這種狀態,這就提示我們不要所謂的孤芳自賞,雖然說曲終和寡,但是,我們還沒達到那個境界呢,所以,我們先要能夠找到合作的伙伴。所以,在你身邊,你發現,現在沒有人支持你讀經典,那這個時候,我們要向上追隨。所以,這個到五爻,真正的陽爻在上邊呢,你不往這個上邊找,你根本找不到人支持你。所以,有人剛開始讀經典,一開始,想在這個家里面找到支持,那找不到。那就跳出來,找到我們網上,我們發現,有這么多的明師善友,那你就不孤獨了。你就能堅持下來。堅持下來,成功了。這是硬道理。有人呢,舍不得投資。說這個教材貴。貴,你成功了。成功之后你值多少錢呢?他那個便宜,便宜,你失敗了,你多大的損失?難道人的一生還不值一萬塊。如果一個月一萬工資都賺不到,當然,你買的東西貴了,你一個月要一萬工資,拿出一半請教材,你就不貴啦,所以,我們是大人,是君子,那就要做貴人的事。原來可以貧,可以賤。不能貧,不能賤,自己給自己有個定位。結果,孩子考學,或者是擇校,一交交一萬或者兩萬,你交得起。讀經典,你交不起了,這是什么道理呀?請客,一桌幾千塊錢,你花得起。買一瓶酒,喝一瓶酒幾千塊錢,你也舍得,你要面子呀,買一臺鋼琴幾萬塊錢,你也舍得。請鋼琴老師你也舍得。該讀經典了,你舍不得了。該拜師學習了,舍不得了。那這種人,你跟他置什么氣呀?這個他要當卑賤的人,當然無所謂,那你想當大人,想當君子,在這些個地方吝嗇,就不對了,那你就孤家寡人,你就瞎折騰去唄。所以,有人帶著孩子讀經典,折騰了一陣子,沒折騰成功,就放下了。進入我們的系統以后呢,大膽的去追隨最積極的人。一下就改變了過去那種獨行踽踽的那種狀態,一下融入這個師緣大家庭,這叫觀。</p><p class="ql-block"><b>《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b></p><p class="ql-block">這是初六這一爻,孤立無援,為什么呢?格局太小。按著貧賤的那個思路去做。處處碰壁,人人都去反對,那這最后呢,你歸于失敗。真正想行大道,要學大人,學君子,要向上追隨呀,觀,觀誰?觀九五。你觀九四,沒有什么可觀的。所以,如果不跳出家庭,不跳出你那塊地盤,不找到真正的明師。那永遠沒有出頭之日。好,這是初爻給到我們的啟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接著呢,我們看二爻。</p><p class="ql-block"><b>六二:窺觀,利女貞。</b></p><p class="ql-block"><b>《象》曰:“窺觀,女貞”,亦可丑也。</b></p><p class="ql-block">每一個卦,它前面都有一個卦象。如果六個爻都是安靜的,就用這個卦辭。比如說觀卦第二十,它的卦辭在哪呢?卦辭就是第64頁。</p><p class="ql-block">觀:盥而不薦,有孚颙若。這個就叫卦辭。用它來占斷吉兇。那如果你對這個卦辭不懂,那你就要看看彖曰。</p><p class="ql-block"><b>彖曰:“觀:盥而不薦,有孚颙若”下觀而化也。</b></p><p class="ql-block">告訴我們,比如說家庭,那就是我們的兒女是在學習父母,效仿父母,照樣學樣。</p><p class="ql-block">上梁不正下梁歪。那這個觀卦呢,上梁它是那兩個陽爻,上邊要是陽剛,那底下呢,是追隨。恭恭敬敬的,所以,這個孩子呢,也是懂事。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p><p class="ql-block">我們敬父母,孩子也跟著學敬父母,我們溫順,孩子也跟著學聽話。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圣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那除了敬父母之外,還要敬父母的父母,那就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再敬父母的父母的父母的父母的父母的父母,再往上,很多人都已經去世了,我們簡稱就叫祖宗,男的為祖,女的為宗,祖宗。那這些祖先呢,他雖然已經去世了,但是,我們仍然還懷念他。那我們用特殊的儀式。比如把一個高桌上面擺上清水,擺上貢品,擺上鮮花,然后呢,點上香,表示恭敬,表示懷念。,這樣,一個人呢,就不忘本。因為我們的肉身來自于父母,我們的遺傳密碼,DNA、 RNA,我們的遺傳密碼都是從父母得來的,所以,母子連心呢。父子,他是心心相通。我們說這個母子和父子意思指的是一個意思,養不教父之過,那教育兒女,不光是父親的,一個父指的是父母兩個。比如母子呢,也包括父母和兒女,是這樣的。那中國字呢,還是比較簡單。一個字包含很多種意思,不要教條的,不要和西方的那種科學相對比??茖W,它指的父就是父,母就是母。那我們中國,這個話不是,它是包容性很強,陰陽是和合的。那好,那么我們當然就要孝順父母,和父母要保持一致。什么叫孝呢?孝這個字,上面一個老字,下面是一個子字,就是老一輩和子一輩。它是一體。這叫孝,不是一體了,那就不孝,那么,這樣呢,父母和父母,父母和他的父母又是一體,那這樣,我們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一體的了。這樣往前追,那我們和列祖列宗,他是一體的,列祖列宗雖然都不在人世了。好象去世了,那個肉身消失了,但是,他和我們仍然是密切相連呢。所以,我們給他初一、十五擺供上香,實際上,就與先人溝通。那后人不懂,愚昧人不懂,他認為,你這是封建迷信,言外之意,只要是封建的都是不好的。這個是錯的。你結交新朋友,不要忘了老朋友,人不能忘本,不能沒有根。所以,看起來呢,我們做這個祭祀都是追憶祖先,似乎呢,祖先都不在了。其實,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這就叫神道社教。通過這種儀式呢,使得我們能夠回歸本源。時刻不忘本,同時,也給我們這個子女做了好榜樣。說到我們平時要?;丶铱纯矗覀円惨洺5淖窇涀嫦?,就是給兒女講一講我們那個父母祖先的豐功偉績,他歷史上的故事,把這些故事,經常念叨念叨,那活著的念叨,死了的也念叨。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這是一個信仰,一個靈魂的一個支柱。不能沒有這個。什么都能看的那么現實,那么實用主義,人走茶就涼了,這個不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傳統。父在觀其言,父莫觀其行,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可謂孝也。父母在,我們聽父母的,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所以呢,沒有我們去當家做主的權利。所以,聽其言。我只能看我們表決心,父莫觀其行,那父母不在了,那我們可以當家做主了。那我們就看我們的行為是不是和父母教導的一樣。是不是和我們過去說的一樣,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就是三年父母去世了3年,我們做的,跟父母在的時候是一樣的。沒有變,如果把父母的教給我們原來的做法都給改變了,那就不孝了,那現代人呢,就喜歡改革,喜歡創新。殊不知,創新是在繼承的基礎上,有人說,這個遺傳是相對的,變異是絕對的。這就上當了,為什么呢?父母是兩只眼睛,你怎么不三只眼睛呢?父母的眼睛長在前面,你怎么不長在后面呢?父母這個臉蛋兒是黃皮膚黑眼珠,你怎么不黃眼珠黑皮膚呢?所以,遺傳這是第一位的,變異更是第二位的,所以,好多人上當了。大家對宇宙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他認為斗爭是絕對的,和平是相對的。這都是極端的錯誤,但是呢。這些個理論是大行其道,從哪里來的呢?從西方傳來的,有的人還說,不是說咱們中國也有這個矛盾論。中國的矛盾學說往上追溯到法家,那這個法家在中國不是最高的,他不是主流思想,你依法治國,沒有幾個好下場的,你看秦始皇是依法治國。重用商鞅,結果商鞅被車裂了,秦始皇整個統治16年就敗亡了,到秦二世。后來好象里面還有個秦三世,我們知道陳勝、吳廣起義,后來項羽、劉邦,用那個法,用矛盾學說,是統治不了天下的,你可以把打下天下來,你所謂就是造反革命,你治理不了天下呀。不能長久,那真正的中華文化,它以德治國,再說到本質上,是以道治國,儒、釋、道三家都是講大道,道可不是道家的專利,哪怕是養生,你看醫家、巫術,陰陽家,都講究大道。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相它是陰陽,陰陽是和合的,陰陽的根本關系是和合關系,有沒有斗爭呢?有。那不是主要的。所以,你學《易經》,學什么就學這個,易以道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独献拥赖陆洝防镏v,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明,人得一以長生。陰陽它是相合的,這個要抓住了,學《易經》才能入門,好多人這個都不會呢。后面的,你追究什么呀?你用科學技術學習《易經》,你一起步就錯了,你用斗爭理論學《易經》,一起步就錯了,《易經》講的是陰陽,什么叫陰陽?簡單說,就是你伸出左手來叫陽。伸出右手來是陰,一陰一陽,把左手和右手合在一起,大拇指對大拇,指中指對中指,小指對小指,擱在胸前,這叫合十。左為陽,右為陰,左右是合一的。那一個家庭,這丈夫和妻子,你說是大男子主義好,還是大女子主義好?陰陽是合一的嘛,不是斗爭的。不是誰第一誰第二的關系。過去講,夫唱婦隨,有的女同志就不高興了。憑什么丈夫說什么我們妻子就得追隨呢?這個不是絕對的,妻子說的對,丈夫也要追隨,夫妻本來是一體,千年等一回,那是多么深厚的姻緣才能走到一起呀?本來是一體,這一世的丈夫,上一世也許是妻子,這一世的妻子上世也許是丈夫,上一世就許下愿了,說我們來生還要做夫妻,這一世就來了嘛,累生累世的姻緣,有時候,磕磕絆絆,有打有鬧,這是常事。矛盾現象是一種假象,因為愛你,所以才打打鬧鬧,不搭理你,那不是一家人了。所以,有時候不是冤家不聚頭。找你有因緣,所以,明白這個道理呢。多去理解,多去諒解,雙方和諧共處,國和國之間的關系也是這樣。寬廣的大西洋完全可以容納中國和美國兩個大國呀,不一定非得敵對呀。要么冷戰,要么熱戰,不一定。可以合作呀,朋友是永遠的。利益是共同的,所以,我們不但和人和,和天地都來合,所以,我們效法天地,你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本來就是對的。所以,大人君子得大道之后,回歸自性,本來如此呀。達爸告訴你,你本來就是太陽。</p><p class="ql-block">我們出門學習,有安排上臺分享的環節,包括我們在網絡上學習也是,講講自己學習的心得呀,講講自己讀經宜家的成績呀,個個講的頭頭是道,講講我們讀書會的收獲呀,剛開始不習慣,剛一上臺,腿肚子打哆嗦,后來發現,分享是快樂的事情。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當官呀?那么多人喜歡上臺呀,臺上很幸福呀,你這一講,大家都認真聽。一起吃飯,也這樣,坐一桌子,一個人講,其他人聽,那個氣氛很美妙。如果在臺上閃光燈閃呀閃,那個照相機咔呀咔,很享受的。你本來就是主人。突然間,你當奴才了,很難受的,但是,難受久了,麻木了,不知道自己原來是主人。明白你的人生,你做主,你才能體會為什么釋迦牟尼他第一句話就要講,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他這個我就是你呀,你和我心連心,本來是一體。所以,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所以,你會看到,雕象里邊那個佛象都是一個樣子,那個菩薩象也都一個樣子。你看那個五百羅漢,或者十八羅漢,那個樣子就不一樣了,奇形怪狀的。但樣子雖然不同,你仔細的去端詳,他都很慈祥,你看他吹胡子瞪眼,咬牙切齒的。你仔細的端詳,慈眉善目,說明他們內心是善的,為什么形狀有的還不一樣呢,就是他還有一些習氣,他覺悟了,但還有一些習氣。嬉笑怒罵皆成文章。</p><p class="ql-block">你看那個菩薩跟佛就一個模樣了,他不但覺悟了,而且習氣也斷了,他那個惡的習氣沒有了,全是善的習氣了。</p><p class="ql-block">有的媽媽就說,我遇到事情我管不住。我明明知道那樣不對,還那樣做。你知道那樣不對,這就叫覺悟。學習這倆字里面第一個字叫學。學就是覺,你明白了,聽老師講,你明白了。你自己遇到事也明白了。這就是覺。</p><p class="ql-block">習是什么呢?你能夠說到還得做得到,想得到還能做出來。既然能想到,但是做不出來,說明什么呢?</p><p class="ql-block">說明習的不熟,還在用舊習、惡習去做。還再用過去舊的習慣。</p><p class="ql-block">是在錯誤的指導下,那種惡習形成一種力量叫習慣,那么,你在用正的習慣代替那個錯的習慣,這里就叫圓滿了。所以,你的長相都變,你看一個人說話的聲音會變,長得相貌會變,變得越來越慈祥,越來越慈悲,你看,哪個廟里的雕象都是一樣。為什么一樣?因為圣圣心通,你心是一樣的,你的相貌就一樣。所以,你看夫妻,說這倆人有夫妻相,說明夫妻內心深處想的一樣,能想到一塊去。你看這個朋友也是,長期在一起的朋友,有時候相貌上差異比較大,但是陸陸續續,你會發現他們想的一樣,陸陸續續相貌也趨近。所以,你想鑒別一個人是好是壞,你看他有什么樣的朋友,天天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旧纤彩沁@一類的。這個魚找魚、蝦找蝦、它對眼呀。它這個品種、種類它相合呀,在一起,它覺得很舒服。所以說,潮蟲它見不得陽光,大石蓋揭起來,它一般在潮濕的東西里邊,陰暗的地方,它很舒服,突然間,陽光很強烈,嚇得四散奔逃。所以,有些小人他遇到君子后,他內心慚愧呀。他就要躲避,其實,大人君子也沒有害他,他這種光芒四射,所以,我們做大人、做君子的,除了要學乾道,要發光以外,我們還要學坤道呀。要學會和光同塵。雖然我們是太陽,但我們的光不要太強了。太強以后,這些小人受不了。所以,我們要學坤道,包容,含章可貞。把我們的光收斂起來。所以,乾道、坤道都是大人之道。</p><p class="ql-block">好。這是我們講,要斷一個卦,如果這個卦的六個爻出來都安靜,你就看卦辭。卦辭不明白,你就看卦辭后面的《彖》曰,因為《彖》曰是孔子著的。是注解那個卦辭的,據說,這個卦辭是文王那時候演周易,伏羲畫的八卦,他把這八個卦呢,兩兩相重疊,就變成64個卦了,八八六十四卦。</p><p class="ql-block">八卦里邊,上邊一個和下邊一個摞在一起,叫重卦,重成64個卦。文王給每個卦都弄個卦辭,然后呢,每個卦有六個爻,又給弄個爻辭,也有人說,這個爻辭是他兒子或他孫子弄的,這個我們就不去追究它了,反正他這代把這個卦辭爻辭定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下面呢,我們來看這個六二,</p><p class="ql-block"><b>六二:窺觀,利女貞。</b></p><p class="ql-block">這就是爻詞。他是對第二個爻來說的。那什么時候看爻辭呢?就說這六個爻,五個安靜的,一個是動的。你比如說,今天這個二爻動,怎么能看出他動呢?是九和六呢,它就叫動。九是陽動,是老陽他要動,他要變少陰,六是陰,是老陰要變少陽,所以叫六二,就是它的第二個爻動了,是陰爻。所以叫六二,那這個時候,我們看爻辭,斷其吉兇。</p><p class="ql-block">窺觀,窺,就是偷偷的看。我們看《說文》,《說文解字》這本書上寫,窺閃也。大家看這個閃,閃就是一道門。門里藏一個人,就是傾頭門中視也。這個好象是鬼鬼祟祟似的,扒在這個門縫看人,有個成語,狗眼看人低,說狗的個子矮,看人呢,也就覺得人很低。所以,他就不怕人。多高的人,他都敢跟你旺旺,狗仗人勢,而那個大馬、大騾子個高,他看人呢,人也很高。他那個眼睛可能是放大鏡,把人放的很高,所以,它怕人,狗呢,它不怕人。牛馬怕人,有人這么比喻。是不是這樣的,不知道。</p><p class="ql-block">這個不是,這個窺是扒著門縫看人,把人看扁了,門縫是窄的。從門縫看人就扁了,那大家通過這個,我這是閑扯,聊一聊其他的事情,對窺有個概念。窺觀是從門后邊,從門縫里去看,那種偷偷的看的這種象,這叫窺觀。</p><p class="ql-block">二應五,坤為門,二在門中,上窺九五。就是二爻在下卦坤卦里邊,坤卦代表門,乾坤代表門戶。一開一合,坤為門,大家看象不象一個門?中間是空的。這是一個大門,然后,二爻和五爻相應。外卦呢,巽為風,二爻和五爻,他倆陰陽相合,管這個叫做二應五。二爻和五爻相應,二爻在門中,上窺九五。另外呢,坤卦代表閉。乾為開,坤就為閉。乾為生,坤就為死、為閉、為羞。</p><p class="ql-block">故羞縮不敢正視而窺觀也。所以,圣人取象之精,非注視卦象,不知其微妙如此也。圣人指的是文王,他寫出的這個卦辭爻辭來,它是通過看相,他通過觀察這個卦象,原來六二是個小人,六二小人,</p><p class="ql-block">窺觀乃妾婦之行,故利女占。家里邊,門里面的女人。</p><p class="ql-block">男子那邊談事呢,她不能出來,在門后邊,所以,坤。那二爻是陰爻,看什么呢?看五爻,五爻是陽爻,所以,可以說,你看他,通過</p><p class="ql-block">這個卦象很微妙,所以,我們以后學《易經》,要學會看相,你要把《易經》的卦象看透了,你再看,人事萬象,有意思。透過現象看本質,所以,你就有透視眼了,你就有慧眼了,你可以從現在看到未來,你也通過現在能看到他的過去,看到他這個現象就知道他過去如何了,也知道他將來如何了,也知道他現象背后的本質如何了。那你的眼就厲害了,所以,學習《易經》練你的眼功。你看西游記里面,打比喻就是說孫悟空練就了火眼金睛,一看這就是妖怪,他就是通過《易經》這么去訓練,這么練出來。不是說上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面去燒,那咱們都試試,你上里面去燒,不但毛燒沒了,肉也燒糊了,不是真正的上里面去燒去。它指的是生活的歷練,通過卦象去觀察、訓練出來的。那這個卦如果要是女子占卜到這一卦,這里邊這個貞呢,這個貞解釋成占,占卜的意思。如果是女子占卜到這一卦,利,有利。它這是倒裝句,利在前面。你這個事有利,你這個事吉祥、吉利,要是女子就好,那把這句話調過來說要。要是男子,是丈夫呢就不好。哪有丈夫偷偷摸摸跑這個門后去看呢。所以說,一個卦象,說話時有時是一個字,另外一個字,他說的是兩件事。</p><p class="ql-block">所以,《象》曰:“窺觀,女貞”,亦可丑也。丑就是不莊重,不莊嚴,不是大人所為。那人本來就是女孩子,那個她可以,這個卦占出來,你看誰占的,男人占的,就差點事。女人占就好。那這里面又分陰陽。那下面看你辦的事,大事呢,就差。是小事呢就好,他又分事情的大小。那這個如果結合我們帶孩子讀經典,家庭教育,那么,怎么去理解這個卦象呢?就是說,我們父母相當于五爻、大人。這個不分男人女人了,你是大人、是父母。就是五爻,那父母的一言一行,我們的孩子就是二爻。二爻是陰爻,不管我們說什么、做什么,這個孩子可都在門后邊看呢,我們說的、做的,一點沒有逃出孩子的攝象機。孩子的眼睛,那是全程錄象機呀,聲音圖象都給你錄上了,比監控器那個錄象存的還久。監控器的錄象說保留24小時或者48小時,它有時間性的,到一定的時間,硬盤存不下了,就給它清零了,清除了。那孩子這個攝象機可不是。所以說,為什么叫三歲看大,八歲看老?這三年的時間,尤其是第一年,話都不會說呢。他這個攝象機早就給你錄上了。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讓孩子給錄上了,那將來孩子這一生,他這個如果用計算機軟件來說,他這個操作系統,它這個基層數據都是從你這采集的,這個系統不管你原來裝的是什么系統,那孩子他從小看的都是父母天天打架,天天紛爭。孩子以后心靈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他要從小看到父母孝順爺爺奶奶,一家人和樂融融,那孩子從小就埋下這種愛的種子。好多人說,我們這孩子遺傳我,不完全是生理上的遺傳。很多東西都是生下來以后,后天學習的,后天學習也不一定是你言傳的,更多的是身教的。這三年,攝象機天天在給你攝呀,存在他心靈深處,他遇到事,他決定怎么做的時候,他就把心靈深處的那個底片,那個錄象拿出來一播放,他就自動的按照錄象里面的內容去做。父母怎么罵人的,他也怎么去罵人。父母怎么去打人的,他也去怎么打人,父母怎么去孝順的,他也就怎么去孝順,他的言行,他以為是他自己自然的反映,他不知道,其實他是用攝象里存的那個底片,從那翻錄出來的。那里面攝象的鏡頭,他自動的就按里面去模仿。模仿內心最深處的那個影象,如果三年之前,他錄的都是這些個好的也好、壞的也好,那么以后,一生他幾乎都要比對他原始的那個錄象。按著那個去做,所以,這就所謂的習氣。三年就已經有習了,三年之內,父母沒有把他管好,沒有親自做好這個家庭第一任教師。而是把它放給電視,扔給爺爺奶奶了,交給那個保姆了,家庭教師了,那么,你父母的責任,父母教育的缺失,孩子真的就沒有家教。那個時候學習,也沒有習慣,注意力也不集中,坐也坐不住,然后呢,養成很多壞習慣,你再糾正,為什么這么累呀?你還要把前面的錄象給他刪除,要給他錄進新的象,那是多么的難呢?所以,教育最佳時機,三歲以下那是鉆石級的,六歲以前是黃金期,13歲以前白銀期。你看我們都是三四十歲才開始讀經典,那都是黃銅爛鐵了,但是呢,也比不讀強。我們吃過虧,上過當,知道我們過去錯了,我上了什么當了,小時候受的教育是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斗爭是絕對的,然后到處去斗。后來發現錯了,與天斗,與地斗,你斗不過天,斗不過地呀。天為父,地為母,和父母斗,缺德呀,這不和道。有人說,我們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你看,我們現在潛艇到水里去了,飛船都上天了,飛船上天就算與天斗爭成功了嗎?你腳丫子從飛船里伸出去,你以為你就登天了嗎?你還沒離開飛船呢。其實,愚昧呀,他不知道整個地球就是一個宇宙飛船,你在地球上站立,這就叫登天了,非得飛到空中去,把腳丫子伸出來,你看,我登天了。是不是?所以,我們人要和天合。過去有一句話叫:人定勝天。好多人受這句還不小,那時候說,好象人就能戰勝天,后來,遇到明師指點,告訴我們,人定勝天啥意思?人定勝天,人,你心先定了,人心死了,天性才恢復。人心定了的時候,才和天齊。孫悟空講的齊天大圣,天人是合一的,人的心不定,浮躁。想斗爭了,你斗得過天,斗得過地,會粉身碎骨,人頂多100多年,這天地多久呢?螳臂擋車,不自量力。所以,我們吃過虧,上過當的,你看,我們老師經常講他自己,18歲參加工作,二十二年跌跌撞撞的,撞的頭破血流,才知道這場仗錯了,浪子回頭金不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發現圣人早教我們了,你讀經典,原來真理在經典里面,明師就在經典中。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的讀經典。好,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咱們明天早上的5點鐘再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山|
南漳县|
嵊泗县|
阳泉市|
突泉县|
开封市|
沙坪坝区|
财经|
合肥市|
巩义市|
阳谷县|
册亨县|
台东县|
江都市|
双牌县|
佛坪县|
沧州市|
扶余县|
和龙市|
雷州市|
都江堰市|
酉阳|
晋州市|
定兴县|
正定县|
玉溪市|
旬邑县|
六枝特区|
泾源县|
霍城县|
甘孜|
汨罗市|
栖霞市|
武义县|
保德县|
宜兰市|
淳化县|
晋江市|
晋中市|
岳阳县|
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