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4日,星期日,農歷乙巳蛇年四月初七。 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 萬全歡迎您<div>張家口一日游第四站</div> 萬全右衛城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萬全鎮,距張家口市15公里,地處翠屏山長城腳下,北依野狐嶺,南瀕洋河,扼守壩上壩下咽喉要道,素有“京西第一衛”之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br> 該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最初為夯土筑城,明永樂元年(1403年)在德勝口修建并命名為德勝口堡,次年設置萬全右衛所。此后歷經多次修繕:明正統三年(1438年)磚包城墻加固防御;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并增筑南關;清咸豐三年(1853年)重修北城墻;1983年和1990年也進行過保護性維修 。<br> 城堡呈菱形,占地面積約0.78平方公里,東西長880.4米,南北深880.7米,周長3522.2米,高12米,坐北朝南且偏東約5度,城西南角和東北角內縮。僅設南北兩門,分別為迎恩門和德勝門,并各建有一座甕城。迎恩門被認為是吉祥之門,用于升官、娶親、敬神等喜慶活動;德勝門則被視為兇險之門,用于城隍出府、送殯掃墓、處決犯人等活動。兩門各配甕城,東、西建有翼城,形成獨特的“城套城”防御格局。城內原有玉皇閣等50余座古建筑與廟宇,以及城樓、角樓、牌樓等,雖歷經歲月與戰爭破壞,部分建筑損毀,但城墻、垛口、翼城及城門等主體結構保存完好,城市肌理輪廓清晰,1993年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堪稱明代“衛所規制活化石”。<div> 如今,萬全區政府大力推進保護開發,恢復城墻、護城河等歷史景觀,以十字大街為骨架,將城內劃分為文化教育、行政辦公、倉儲、生活居住四大功能區。南門至玉皇閣打造為商業街,匯聚文創店、酒坊等古色古香商鋪;小吃街提供烤羊腿、莜面窩窩等特色美食;古城中心玉皇閣上演《大道回響》《大明1625》等大型古裝實景演出。自“幸福張家口 紅火過大年”活動實施零門票政策后,這座600多年歷史的古城吸引大量游客,展現出古今交融的獨特魅力,也成為研究明代軍事防御與長城文化的重要載體。<br></div> <br> 經過進一步修繕 開始收費了 萬全右衛城:明代軍事城池瑰寶<br>萬全右衛城坐落于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距今已有 600 余年歷史,是一座極具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的明代軍事城池,2006 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更被譽為明代軍事建制——衛、所制的“活化石”。<br>精妙布局,匠心獨具<br>城池整體呈菱形狀,坐北朝南,東西長 880.4 米,南北深 880.7 米,周長 3522.2 米,高 12 米,城墻底部寬 15 米,頂部寬 5.7 米 ,占地面積 0.78 平方公里。城池設計依據古代堪輿學理論,有“七十二宿紫薇城”之稱,建造耗時十二年,東西南三面城墻的城磚經水磨處理,堅固耐用,城墻馬道鋪設青磚防滲漏。<br>城門采用“城套城”“門套門”結構,設南、北二門,門洞為磚拱券式樣,南門洞深 18.7 米,寬 4.3 米,高 7.5 米,北門洞與之相似。門洞內木制大門厚約 20 厘米,外裹鐵板、布滿蘑菇鐵釘,增強防御。南、北城門外各建一座長寬 60×43 米的甕城,均開東門,甕城門洞同樣為磚拱券式,寬、高及門扇與城門相仿;甕城外設長寬 80×63 米的關城,分設南、北門,其門洞、門扇與甕城類似,三道城門與彎曲進攻線路極大增加敵軍攻城難度。東西城墻無城門,但中部各建一座無門翼城,用于守城不利時退守待援,東翼城外部包磚保存更佳。<br>因其獨特造型,僅開南北門、東西翼城無門形似轎子,城內十字街玉皇閣如“轎子頂”,城外東西河流似“轎桿”,故被稱為“轎子城”。<br>歷史重鎮,戰略要沖<br>地理位置優越,三面環山,背靠長城,面臨洋河,左倚居庸關之險,右擁大同之固,是集政治、軍事、經濟功能于一體的軍事城池。明長城從張家口辛立臺至洗馬林平魯臺,全長一百五十五里二百二十八步,設五座關隘、三十六座瞭望臺和五個驛站,其中新開口驛站和膳房堡驛站位于城西和城東,如同衛城的“右眼”和“左眼”守護城池。自建成后,一直是重要軍事防御設施,設有參將、同知等官員,駐守軍隊與馬匹,負責邊防和糧餉管理。<br>歲月留痕,古韻猶存<br>城中心的玉皇閣與城堡同時建造,基座高三丈六尺,與城墻等高,下有拱形古樓門洞貫通南、北大街形成中軸線,木制結構分上下兩層,高三丈有余,氣勢恢宏。<br>歷經歲月與戰亂,部分城墻和城樓仍保存較好。北門頂可俯瞰東西城墻,北門外墻根有民房環繞,北墻外東側土路通東北角城樓,磚墻高大;東墻有解放戰爭期間炸開的大豁口;南墻經多次修補,整體狀況良好,南門甕城東墻上券門洞尚存,其余部分殘塌;西墻保存較好,也有一個大豁口 。1983 年和 1990 年曾對其進行維修,如今它依舊靜靜佇立,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滄桑,是研究明代軍事防御和城池建筑的珍貴實物資料。 漫步古城 從衛生間出來 馬迭爾只賣五元錢 這個俄羅斯酒度數很高 萬全衛城電影院 這標語還是語錄已經很久遠了 招財進寶 我來了 老物件很有年代感 坐下喝一碗 一起來 走過古巷 我愛萬全 諸事順遂 心想事成 演出開始了 不倒翁 五一假期,我和老伴開啟自駕游,一路駛向張家口萬全右衛城。這座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明代軍事城池,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被譽為明代“衛所規制活化石”,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r> 抵達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呈菱形的古城輪廓,城墻巍峨矗立,雖歷經歲月侵蝕與戰火洗禮,仍保留著雄渾氣勢。城墻東西長880.4米、南北深880.7米,周長3522.2米,高12米,底部寬15米、頂部寬5.7米,占地面積達0.78平方公里,城磚多經水磨處理,足見建造時的匠心。<br> 走進城中,獨特的布局令人稱奇。整座城只設南北兩門,南門“迎恩門”與北門“德勝門”各配有甕城,形成“城套城”結構,甕城外又有關城,層層防御設計精妙。東西城墻雖無城門,卻建有無門翼城,作為戰時退守之所,城內十字街中心曾有標志性建筑玉皇閣,雖已不存,但想象其昔日橫跨南北大街、高達城墻兩倍的模樣,仍覺震撼。<br> 漫步城內,腳下的青石板路、斑駁的城墻,都在訴說著過往故事。這里曾是重要軍事要塞,駐扎大量軍隊,見證無數金戈鐵馬。如今,雖硝煙不再,但仍能從殘留的城樓、馬道、馬面等遺跡,感受到當年的緊張氛圍。城內還曾分布眾多廟宇、牌樓,承載著豐富的文化與宗教內涵,可惜部分在歷史變遷中損毀。<br> 盡管部分城墻留有豁口,南門甕城也有殘塌之處,但整體格局依舊完整。在城墻上遠眺,周邊的田園風光與古老城墻相映成趣,歷史與現實在此交融。這次五一自駕游,讓我和老伴深度領略了萬全右衛城的歷史厚重感,也為我們的旅程增添了難忘的文化記憶。 文字來源于網絡 致謝作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邑县|
威远县|
南城县|
鹤壁市|
酒泉市|
南涧|
云和县|
古浪县|
凉城县|
康平县|
滨海县|
洪泽县|
富裕县|
四平市|
喀喇沁旗|
视频|
津南区|
临泽县|
兴山县|
大港区|
夏河县|
汉源县|
老河口市|
崇义县|
抚松县|
东丽区|
宁夏|
含山县|
长海县|
达州市|
诏安县|
武安市|
伊宁县|
遂溪县|
梅河口市|
伊吾县|
溆浦县|
北票市|
丰城市|
景谷|
瑞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