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紅軍西路軍在永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永昌縣現(xiàn)隸屬甘肅金昌市。我從一九七六年離開故鄉(xiāng)慶陽,參加工作到當時的金川公司所在地金川鎮(zhèn),至退休一直工作和生活在永昌縣的地盤上。因之,永昌就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1936年底紅軍西路軍在永昌戰(zhàn)斗四十多天,發(fā)生許多可歌可泣催人淚下的事件,這些驚天地泣鬼神故事無不激勵鞭策著后人,也促使我踏入探索和研究西路軍的門檻。現(xiàn)在輯錄上世紀八十年代永昌農(nóng)民劉萬祥、毛培禮的回憶文章,還原西路軍在永昌的戰(zhàn)斗歷程。</p><p class="ql-block"> 劉萬祥,永昌縣城關(guān)鎮(zhèn)人,生于1912年,原是小商販,紅西路軍到永昌后,曾任蘇維埃政府糧秣委員。</p><p class="ql-block"> 1936年紅西路軍到永昌時,我是經(jīng)營小雜貨鋪的小商。紅軍來后,派干部戰(zhàn)士發(fā)動群眾,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在縣城建政工作中,我被推選為代表,出席了永昌區(qū)蘇維埃政府成立代表大會,接著又當選為政府委員,分工管糧秣。在紅軍干部指導下,參與政府工作一月有余,直到紅軍撤離永昌為止。</p><p class="ql-block"> 一、縣城西北隅鄉(xiāng)蘇維埃政府建立情況</p><p class="ql-block"> 11月18日,紅軍先頭部隊占領(lǐng)永昌城,次日大部隊進城,一部分停留住宿,大部分路過,來來往往,城內(nèi)顯得十分擁擠。總部機關(guān)很快派出干部戰(zhàn)士深入到街道、家庭,宣傳紅軍紀律、宗旨、任務(wù),張貼紅軍布告,刷寫墻頭標語,安定民心;接著又號召地主、資本家及各階層人民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支援紅軍,聯(lián)合起來,為抗日作貢獻。</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四五天的宣傳發(fā)動,縣城內(nèi)外的群眾初步發(fā)動起來。11月23日,縣城內(nèi)的四條街道分片召開群眾大會,分別成立了鄉(xiāng)蘇維埃政府,我所居住的西北隅范圍內(nèi)的群眾,被召集到馬家油坊院內(nèi),由紅軍的姜科長主持開大會,成立了西北隅鄉(xiāng)蘇維埃政府,經(jīng)姜科長提名,眾人舉手表決,選舉了政府委員、主席。馬顯功當選為主席,王思福、張德文和我當選為委員。鄉(xiāng)政府的辦事機構(gòu)設(shè)在馬家油坊。這次大會后不幾天,姜科長又一次召開會議,要鄉(xiāng)政府推選四名代表,出席永昌區(qū)(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王思福、張德文和我當選為西北隅鄉(xiāng)的代表。會后,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枚用紅綢做的代表證,上面用毛筆寫著姓名和職務(wù),佩帶在胸前,作為標志,便于在軍民之間進行工作。</p><p class="ql-block"> 二、永昌區(qū)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及政府成員情況</p><p class="ql-block"> 我們被推選為代表后不幾天,紅軍同志又通知我們參加在縣衙門召開的永昌區(qū)蘇維埃政府(縣級)成立大會。這次大會由紅軍黃部長主持,參加的有縣城四街的代表,還有從農(nóng)村選出的代表,縣城內(nèi)外的一部分群眾也參加了大會。大會選舉木匠張仲科為主席,農(nóng)民狄萬川當選為副主席,失業(yè)青年王思福當選為委員兼青年大隊長,修鞋匠張德文當選為財政委員,農(nóng)民馮長義當選為民政委員,舊政府糧草差役曹有德當選為民運委員,舊政府人員許教琪當選為內(nèi)務(wù)委員,我當選為糧秣委員。當選的政府委員和職務(wù)分工,被寫在一張紅紙上,張貼在鐘鼓樓南門的墻壁上,公告全縣。永昌區(qū)蘇維埃政府成立后,辦事機構(gòu)設(shè)在舊政府院內(nèi)。</p><p class="ql-block"> 三、蘇維埃政府的主要工作</p><p class="ql-block"> 被選出的政府成員很快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在紅軍人員的指導下開展工作。我是糧秣委員,負責紅軍所需糧食供應(yīng)工作。紅軍用糧問題是當務(wù)之急,每個委員雖分工不同,但在實際工作中誰也離不開糧食工作。起初,縣城糧倉還有一批糧食,部分用來救濟窮人,大部分用作紅軍食用,但紅軍人員多,用量大,很快就被用完。于是,我們就配合紅軍武裝人員和青年隊員,到鄉(xiāng)下向地主老財征糧。這時,地主老財把囤積的糧食轉(zhuǎn)移或埋藏了,紅軍不得已,使用強制手段征集他們的糧食,我數(shù)次帶領(lǐng)青年隊員和紅軍到鄉(xiāng)下馱運糧食。第一次是帶著七八十頭毛驢組成的毛驢隊,到新城子南灣大地主王中文、王朝文家馱運糧食,每頭毛驢馱一袋糧食,共馱來將近一萬斤。途中,在趙定莊住了一夜,發(fā)現(xiàn)那里也建立了蘇維埃政權(quán)。第二次,帶毛驢隊去過南泉河灘田家莊地主田有珍、田有澤家馱糧,紅軍打開田家糧倉和夾墻屋兩個,把糧食運來,還搞到了一批布匹、皮毛、毛氈、衣物、大煙、白銀等,運往縣城交給供給部分配使用。第三次是到水磨關(guān)梅家寺運糧,在當?shù)靥K維埃政府和青年隊配合下,打開地主王中倫家的糧倉和油坊,將他的糧、油運往縣城。在這些日子里,我們組織的人力、畜力運輸隊,每天車水馬龍,從農(nóng)村把糧食源源不斷運往縣城,保證了紅軍部隊的吃糧。</p><p class="ql-block"> 到12月20日以后,馬家軍集結(jié)到縣城四郊,每天向紅軍所守村寨發(fā)動進攻,形勢十分緊張。原被紅軍控制使用的北海子河上的30余盤水磨被敵占領(lǐng),城內(nèi)的紅軍吃面發(fā)生困難,除少數(shù)機關(guān)外,大部分部隊只得煮囫圇麥豆充饑。不久,紅軍就放棄永昌,繼續(xù)西進了。</p><p class="ql-block"> 四、紅軍撤離永昌和蘇維埃政權(quán)的終結(jié)</p><p class="ql-block"> 12月下旬,敵軍在飛機大炮配合下圍攻永昌縣城,紅軍總部所在的天主教堂連遭轟炸,區(qū)蘇維埃政府所在地也屢遭轟炸,政府機構(gòu)遂搬到王明俊院內(nèi)辦公,還將幾十石小麥運存該院。12月27日下午,紅軍總部做出了撤離永昌繼續(xù)西進的決定,黃部長、姜科長把我們蘇維埃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委員召集在一塊開會,黃部長說,紅軍準備西進,你們愿意隨部隊走的歡迎,愿留下來的要堅持斗爭,但要提高警惕。他反復(fù)叮囑我們要千萬保守軍事秘密。當天夜里,紅軍全部撤出了縣城。紅軍走時,存在王家院內(nèi)的那部分糧食還在,第二天清晨馬家軍擁進城里,那批糧食就被敵軍用了,蘇維埃政府也被摧毀了。</p><p class="ql-block"> 紅軍撤離時,我回到家中。天亮后,敵軍涌進城來,軍警密布,城門戒嚴,挨門逐戶搜查紅軍人員和留下的槍械、物品,搜捕各級政府的成員和為紅軍辦過事的群眾。我經(jīng)鄰居楊永和通風,準備外逃,但已無法脫身,只得藏在一間套房內(nèi)。據(jù)人說,10時左右,馬家軍“執(zhí)法隊”驅(qū)趕的人群到西街馬府門前,將已捕獲的政府委員馮懷義、青年隊員李萬殘殺在門前的一棵楊樹下。不一會兒,兇狠的敵人錯將徐教當作政府委員許教琪,從人群中拉出來殺害。當日下午,已躲避在武當山中的政府副主席狄萬川、委員張德文等也被“執(zhí)法隊”捕獲,綁架到縣衙門施以酷刑,砸碎髁骨,投入監(jiān)牢。這次屠殺搜捕后,我偷跑出城,到鄉(xiāng)下躲避,敵人幾次到我家抓我,沒有抓到,便把家抄了,兄弟們都受到了株連迫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毛培禮參與救治、收留紅軍傷病員的回憶 </p><p class="ql-block"> 毛培禮同志1983年9月13日口述,朱新斌整理。毛培禮,生于1910年,永昌縣紅山窯鄉(xiāng)毛卜喇村農(nóng)民。</p><p class="ql-block"> 1936年12月27日夜間,紅西路軍放棄永昌縣城,突出重圍,繼續(xù)西征。突圍前,在縣城內(nèi)治療養(yǎng)護的一批重傷員,由紅九軍一部掩護先行,向新城子方向轉(zhuǎn)移;最后的20余名重傷員,被安置到南泉王寨杏樹莊王之績(即王八爺)莊院內(nèi)。28日太陽快落時,紅九軍的一位領(lǐng)導干部和五六個全副武裝的隨行人員來到傷員住處,慰問傷員,傳達上級就地安置的決定,在發(fā)放完安置費用后,一齊痛哭流涕,直到夜幕降臨,才難舍難分,揮淚告別。他們剛走出莊外,集結(jié)起來的部隊已出發(fā),他們也隨著部隊西進了。</p><p class="ql-block"> 3一</p><p class="ql-block"> 紅軍走后,兇惡殘暴的馬家軍卷土而來,凡是紅軍駐過的村莊,他們就來搜查紅軍人員和遺留的東西。29日天明,先到達的馬家軍執(zhí)法隊闖進王之績的莊內(nèi),不顧傷員死活,翻鋪搜身洗劫,將紅軍發(fā)給的銀錢全部搶走,隨后趕到的敵團長要在王家莊內(nèi)住宿,令其部下將傷員趕出莊外,令群眾把不能動彈的重傷員抬到莊外。這時,性情慈善的王之績老人見傷員受到折磨,不顧一切,叫了幾個鄰居幫忙,將莊外的三間草房騰出,鋪上麥草,把傷員安置下來。但是,數(shù)九寒天,滴水成冰,無吃無喝,這些傷員便陷入絕境。這批傷員,有的肢體斷離,生命垂危;有的嚴重感染,傷口化膿;有的肌肉壞死,腐爛發(fā)臭;有的因失血過多,處在昏迷狀態(tài)。他們饑寒交迫,沒有藥品治療,傷勢繼續(xù)惡化。</p><p class="ql-block"> 出于對紅軍傷員的同情和憐憫,王之績夫婦等一些老人們,背著敵人,從家中拿來破布條、鹽水,熬煎中草藥,替?zhèn)麊T擦洗,包扎傷口,并給他們生火取暖,燒水送飯,幫助他們度過艱難困境。在最初的半個多月內(nèi),有20余名重傷員死亡,有時一夜死亡一兩個,最多時一夜死亡五六個。每遇傷員死亡,王之績就出面叫上鄰居王萬瑞、王家有、李三及我們父子,人抬、車拉,運到古城崗一帶埋葬。</p><p class="ql-block"> 紅軍來前,我的父親毛尚新給地主陳世堂家看管水磨房;紅軍來時,我們父子又給紅軍磨面一個多月。在相互交往中,我們對紅軍有了一定認識,這批傷員留下后,目睹到敵人的殘暴和傷員的困境,越發(fā)同情可憐紅軍傷員,便與當?shù)厝罕娨黄穑瑓⒓羽B(yǎng)護紅軍傷員的工作,用給紅軍磨面時剩下的麩皮、黑面,給傷員們做飯、送飯吃。麩皮、黑面吃完了,就從我家拿一些,又向磨戶討要一些,或向王之績等群眾捐一些。</p><p class="ql-block"> 在杏樹莊的這批傷員,我們一直養(yǎng)護到第二年春天,有30余人恢復(fù)健康,陸續(xù)離開東返。他們臨走時,和我們擁抱在一起,含著感激的淚水,一再感謝王之績夫婦和當?shù)厝罕姡皇|返條件的鐘德榮(化名為李明喜,傷愈后腿跛,群眾叫他李跛子)、何德勝等十多名紅軍,在群眾幫助下就地謀生,以后陸續(xù)成家定居;還有五六名未治好的傷員,到1937年四五月間,永昌縣政府傳來命令,要集中收容,便由當?shù)厝罕娪门\囁偷娇h城集中,以后下落不清。</p><p class="ql-block"> 1937年四五月間,在梨園口戰(zhàn)斗中負傷的紅西路軍婦女團副連長龔少敏、女戰(zhàn)士龔有才二人,東返路過我家,兩個人見到被養(yǎng)護的傷員后,也懇求留下養(yǎng)傷,我父母又將她們收留下來,養(yǎng)護了半年,她們后來在當?shù)卣伊藢ο螅Y(jié)婚后才離開我家。現(xiàn)在,她們二人都還健在。</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在救治紅軍傷員初期,因住宿擁擠,天氣寒冷,我把幾個傷員背到水磨的熱炕上睡覺、休息。16歲的小紅軍陳有紅,四川人,腿上和腰部被敵人的子彈射傷;18歲的魏義德也是四川人,面部被敵人騎兵砍傷;20歲的任元夢,也是四川人,他的小腿負重傷。我把他們?nèi)吮车郊抑校尷夏赣H養(yǎng)護。我母親每天為他們治療,在化膿的傷口上用土辦法清洗,在傷口上抹上飯,誘狗舔傷口。在我母親的精心護理下,他們的傷勢得到了控制,慢慢地好起來。任之夢在我家住了兩年。魏義德在我家生活了三年,傷愈后自謀生路去了,解放后還與我家有聯(lián)系。陳有紅的傷勢嚴重,在我家生活了五年,直到康復(fù),又幫他與我族侄女結(jié)婚,定居在我們毛卜喇。</p><p class="ql-block"> 還在1937年夏天時,魏義德的傷口已愈,他想幫助我家干些事。一天,他趕著家中的幾十只羊去放牧,途中碰到西行的四個馬家軍騎兵,強行抓羊宰殺吃肉。魏義德起初充裝啞巴阻攔不允,又被敵軍鞭打一頓,惹怒了魏義德,便開口大罵敵軍,話音一出口,敵軍就聽出他是四川人,便認定是紅軍。于是將魏綁送到我家,說我家窩藏紅軍,以“通匪論罪”,進行敲詐勒索。他們將我捆綁起來,和魏義德一同送往保長李善珍家中,而李善珍卻聞訊逃跑躲避。敵軍遂將我懸吊在屋梁上拷打,將我打得遍體鱗傷,并威脅要將“共產(chǎn)娃子”抓去當馬夫,要我拿出1500塊白洋贖身,如趕天明拿不出來,要殺我的頭。他們把我一直折磨到半夜,幾個敵人耳語了一陣,才把我解下來。夜間,趁敵人睡熟,我和魏義德逃出,上山躲避。我們逃走后,敵人便打家劫舍,拿糧食喂馬,麩皮灑了一地,還打破家具,將紅軍司務(wù)長給的六塊白洋也搜出搶走。這次被敵人毒打后,休息了十多天才愈,全身蛻了一層皮。</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我為紅軍磨面那段時間,和紅軍的司務(wù)長等許多同志有了接觸,他們向我宣傳紅軍的政策,我也親身體驗到紅軍是窮苦人民的軍隊。他們爬冰臥雪,是為了解放普天下受苦受難的窮人;又目睹了馬家軍的暴行,更加產(chǎn)生了對紅軍傷員的同情心,因而積極配合當?shù)厝罕婐B(yǎng)護傷員,前后救治和保全了50多名紅軍同志。全國解放后,黨和政府非常關(guān)注我們這些救治過紅軍傷病員的人,1958年我受推舉,出席了張掖地委召開的保護紅軍有功人員表彰大會,受到了黨和政府的表彰獎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昌西路軍指揮部遺址</p> <p class="ql-block">修建于明代的永昌縣鐘樓</p> <p class="ql-block">永昌縣北海子西路軍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永昌烈士陵園</p> <p class="ql-block">紅軍西路軍前進劇社覆滅遺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休宁县|
青神县|
上高县|
达日县|
武夷山市|
吉木萨尔县|
西吉县|
邯郸市|
绩溪县|
孟州市|
河间市|
弋阳县|
章丘市|
通州市|
获嘉县|
崇阳县|
新丰县|
东安县|
台东市|
宜川县|
曲靖市|
祥云县|
钦州市|
宝丰县|
建宁县|
凤阳县|
阿图什市|
万荣县|
贵德县|
改则县|
忻城县|
茌平县|
舒兰市|
汽车|
聂拉木县|
明溪县|
天峻县|
偃师市|
龙胜|
襄樊市|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