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五谷豐登(谷秀英)</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62754827</p><p class="ql-block">圖:來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六歲那年盛夏,(1950年),有一天我喝過糊涂粥早飯,正要出去找小伙伴玩,奶奶叫住我:“今天不要出去瘋了,中午貼餅子,你替誒(方言:我)燒灶。”奶奶是家里的太上皇,一把手,她的話就是圣旨,不敢不聽。于是我心不甘情不愿地止住歡快的腳步,撅嘴慢騰騰地挪回屋里。</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鄉淮安是一馬平川平原。不像大山里的人,滿山遍野木柴,樹枝,隋便撿些回來在鍋灶里一架,火柴點著草等往灶里一塞,灶里馬上便燃起熊熊烈火,廚娘便可一人在灶臺前掌勺烹飪。而我們淮安只有草、麥秸稈、高粱桿等可燒,并且大多數是燒茅草,必須倆人配合,一人在灶臺前掌勺、一人在灶后燒灶,方能煮好飯菜。</p><p class="ql-block"> 奶奶揉面、醒面,我便到外面草堆抱草回鍋屋,扎成一小捆一小捆把子,待燒鍋時用。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奶奶說面醒好了,叫我點火開始燒。我站起來,拿起土墩上長長的燒著的繩子……朋友,你一定會感到莫名其妙吧,怎么你奶奶叫你燒火,你不拿火柴,卻跑去拿繩子,神經病!那么我告訴你吧,火柴那時叫洋火。這玩藝兒在我六歲之前還真沒見過。我們后谷村人家煮飯都是用古人燧木取火的方法,我記得是用兩個鐵塊磨擦起火,這個辦法很笨,往往要好長時間才能磨擦出火花,還得抓緊時間快速點著干草等。煮一次,磨擦一次,挺麻煩的。我的鄉親們就想起用棒頭(讀輕音、玉米)須子、棒頭皮等搓成很長很長的繩子,把繩子點著,讓它自燃不會熄滅。煮飯時對著繩子著火的一頭吹,吹出火苗連忙燒草點火填進鍋灶。就不要一次一次磨擦起火了。奇葩吧?一句話,窮啊!買不起洋火啊!我對著繩子使勁吹,煙嗆得我陣陣咳嗽,眼熏得睜不開,淚水直流,星星點點的火星濺到臉上生疼生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吹出火苗連忙點著草把塞進灶膛。起初火蠻旺的,我生怕熄滅,使勁往里面添草,幾乎填滿灶膛,沒想到熄火了。奶奶走近一看,一邊一針見血地指出:“人要忠心,火要空心,你塞這么多草,火怎么會著呢!”一邊從灶膛掏出些草,把剩下的草撥拉開,對著火筒一吹,咦!神了,灶膛里的草立刻燃燒起來。奶奶真神通廣大。</p><p class="ql-block"> 我按著奶奶教的方法,一把一把慢慢地往灶里添草,給灶膛留以足夠的空間,還真管用。頭一次燒灶,大功告成。中午看著一家人吃著香噴噴的棒頭面貼餅,喝著沒油的冬瓜湯,我好髙興,幸福感油然而生。從此奶奶經常叫我當伙頭軍——燒灶。</p><p class="ql-block"> 現在我淮安老家早已用上液化氣灶。每每老家來人,我跟侄、孫輩講起小時燒灶的故事,他們聽了就像聽天方夜譚,不可思議。</p><p class="ql-block"> 磨擦鐵塊起火,草繩留火大概我們是最后一代吧!將來的人能知道我們煮飯燒灶的故事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市|
阳城县|
阳曲县|
屏山县|
筠连县|
连城县|
新乐市|
信阳市|
云林县|
郯城县|
永吉县|
南充市|
康平县|
东阳市|
澄迈县|
丰城市|
阳山县|
红桥区|
莒南县|
长沙县|
武山县|
临海市|
凤台县|
郴州市|
湟源县|
福海县|
灵石县|
陵川县|
疏勒县|
靖远县|
壤塘县|
富顺县|
米泉市|
裕民县|
遂川县|
新兴县|
福海县|
冕宁县|
东兰县|
同德县|
仲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