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個注重做指引,瑞居書院傳家風</p><p class="ql-block"> ---左立彥和他的瑞居書院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瑞居書院開昌運,福地春風養泰和”。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瑞居書院運營5年來,始終堅持以習總書記強調的“三個注重”為指引,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上踐行傳承“孝道”“圣賢”“禮儀”“和合”新理念,運用“孝賢禮和文史書傳”8個主題展館(所)在傳承“孝賢禮和”“忠誠愛國”“廉潔擔當”“勤儉節約”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工作中,建設“家”文化,秉承“禮”要求,移風易俗,治家育人,引領示范,守正創新。</p><p class="ql-block"> 過年回家,和合團圓。家文化貫穿每一個家庭,關乎每一個人。位于寧縣南義鄉馬泉村的瑞居書院建辦于2018年9月。多年來,瑞居書院以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等家風家教建設為主線,以舉辦專題書畫展覽、文藝演出、研學講座、參觀交流為舉措,在每年春節家族團拜、國學文化傳承中加強個人身心修養、家庭成員自律和鄉村文明建設實踐,有效推動鄉村移風易俗和文化振興。“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習總書記的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瑞居書院就是向著這個方向努力的。” </p><p class="ql-block"> 左立彥,男,漢族,寧縣南義鄉馬泉村人,1950年12月24日生,慶陽市級非遺項目寧縣搟氈技藝傳習所傳承人。孩童時代,左立彥跟著父親、祖父學習羊毛搟氈手工技藝,和“老氈匠”的父親左官元一起扛簾掂弓,走門串戶,為南義周圍鄉村及寧縣山區鄉鎮鄉鄰搟氈,依靠羊毛搟氈技藝掙錢養家。先后帶徒弟16人,傳承技藝40多年。依靠“羊毛搟氈”技藝度過大煉鋼鐵和“三年自然災害”等艱難時期。改革開放初期至1990年前后,又依靠搟氈手藝傳承,新建住房11間。同時,省吃儉用,節衣縮食,供給瑞杰、瑞英和瑞霞3個子女讀高中、上大學,結婚成家。在黨的好政策的引領下,左立彥父子依靠祖傳下來的這個“羊毛搟氈”技藝和其他農業生產收入逐步走上富裕小康道路。</p><p class="ql-block"> 左立彥夫婦勤勞節儉,在農業生產方面依靠種西瓜、玉米和油菜及栽培核桃樹等項目發展經濟,積極致富奔小康。左立彥和妻子常彩琴和睦待人,團結鄰里,對父親極為孝順。在父親左官元晚年因病癱臥在床三年零八個月期間,左立彥夫婦精心伺候,親自尋醫煎藥,每天燒炕做飯,給父親擦屎擦尿,端湯送藥,喂飯喂菜,伺候老人,風吹雨淋,從不間斷,直到老人病終。在老人去世祭奠埋葬時,舅家為他們夫婦披紅掛彩予以表彰。</p><p class="ql-block"> 左立彥熱愛文化事業,喜歡讀書,常年研究農耕節氣及歷學等傳統文化,帶頭學習,教育子孫,與人為善,2018年10月,他自投資金建辦瑞居書院,設立孝賢禮和文史書7個展館,收集展示歷代名人治家家訓400余則,建辦傳統文化傳承講堂,家庭閱覽室,藏書政治、歷史、文學、藝術、社科5類書籍共3000冊,建辦羊毛搟氈技藝傳習所,傳承手工搟氈非遺技藝,并積極支持兒子大力發展書畫文學藝術創作事業。他平時省吃儉用,收集各類圖書資料,潛心學習,研究《易經》等傳統文化。自身率先垂范,言傳身教,逐漸形成了良好的耕讀家風。其手工羊毛搟氈非遺傳承事跡被制作成紀錄片、拍成《老氈匠》微電影在甘肅衛視和中國新聞網站上宣傳報道。2001年,左立彥家庭被甘肅省讀書工程領導小組評為全省優秀讀書家庭、最美書香文化家庭。2021年7月,左立彥家庭被慶陽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家庭。 </p><p class="ql-block"> 五年來,寧縣瑞居書院先后邀請郝建春、李鼎峰、郭銀鋒、李政、肖印儒、王翰哲、丑萬濤等30多位慶陽市、縣文化名人、學者教授、研究專家,通過舉辦“和合興家”“忠孝傳家”“書禮澤家”“文化裕家”“傳孝治家”等專題研學講座,向左鄰右舍、村民群眾和社會各屆人士宣講“家禮”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現實性。就當前農村農民如何建家治家、興家保家,如何教子育人、振家創業,如何勤儉節約過紅白喜事等進行宣講,特別是用傳習講堂里收藏的3000多冊圖書及“孝賢禮和文史書館”里懸掛的400多條歷代名人家規家訓,策劃舉辦的30多場書畫交流、文藝演出、文化傳播、文明踐行活動來推動移風易俗、傳孝治家和鄉村振興。明確提出“孝道是做人的第一美德。“孝順”了就“賢惠”了,“賢惠”了就講“禮”了,禮之用,“和”為貴,“家和萬事興”等重要建家、治家、保家思想。瑞居書院還近百次組織村民宣傳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等文化思想,就當下農村如何建家治家、興家保家、教子育人、振家創業、移風易俗等焦點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和研討交流。通過這樣一系列詩文創作、禮儀傳承、春節團拜等活動達到“崇德尚文,澤福育人,厚植文化,守正創新”的目的。2020-2025年,左立彥多次拒絕子女為自己和妻子操辦壽宴要求,帶頭厲行勤儉節約、勤儉持家,讀書明理、傳孝治家等優良家風,并為此親自備課,為南義中學學生和左鄰右舍村民、親戚宣講中央“八項規定”政策,抵制高價彩禮,引導村民勤儉節約辦紅白喜事、勤勞節儉過緊日子,移風易俗,讀書明理、傳孝治家等新思想新理念新民俗。先后接待前來研學、參觀和研討交流、讀書學習的群眾讀者、參觀者3.8萬人次。2021年7月,“左立彥家庭”慶陽市委、市政府評為第27屆“文明家庭”,2022年6月,瑞居書院被甘肅省委宣傳部、省文化旅游廳、省文明辦評為書香家庭。左瑞杰本人被評為“全省閱讀之星”。2023年4月,瑞居書院被團市委樹立為“慶陽市青少年校外輔導基地”。 </p><p class="ql-block"> (左瑞杰 供稿 電話15593467212)</p> <p class="ql-block">三個注重做指引,瑞居書院傳家風</p><p class="ql-block"> ---左立彥和他的瑞居書院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瑞居書院開昌運,福地春風養泰和”。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瑞居書院運營5年來,始終堅持以習總書記強調的“三個注重”為指引,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上踐行傳承“孝道”“圣賢”“禮儀”“和合”新理念,運用“孝賢禮和文史書傳”8個主題展館(所)在傳承“孝賢禮和”“忠誠愛國”“廉潔擔當”“勤儉節約”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工作中,建設“家”文化,秉承“禮”要求,移風易俗,治家育人,引領示范,守正創新。</p><p class="ql-block"> 過年回家,和合團圓。家文化貫穿每一個家庭,關乎每一個人。位于寧縣南義鄉馬泉村的瑞居書院建辦于2018年9月。多年來,瑞居書院以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等家風家教建設為主線,以舉辦專題書畫展覽、文藝演出、研學講座、參觀交流為舉措,在每年春節家族團拜、國學文化傳承中加強個人身心修養、家庭成員自律和鄉村文明建設實踐,有效推動鄉村移風易俗和文化振興。“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習總書記的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瑞居書院就是向著這個方向努力的。” </p><p class="ql-block"> 左立彥,男,漢族,寧縣南義鄉馬泉村人,1950年12月24日生,慶陽市級非遺項目寧縣搟氈技藝傳習所傳承人。孩童時代,左立彥跟著父親、祖父學習羊毛搟氈手工技藝,和“老氈匠”的父親左官元一起扛簾掂弓,走門串戶,為南義周圍鄉村及寧縣山區鄉鎮鄉鄰搟氈,依靠羊毛搟氈技藝掙錢養家。先后帶徒弟16人,傳承技藝40多年。依靠“羊毛搟氈”技藝度過大煉鋼鐵和“三年自然災害”等艱難時期。改革開放初期至1990年前后,又依靠搟氈手藝傳承,新建住房11間。同時,省吃儉用,節衣縮食,供給瑞杰、瑞英和瑞霞3個子女讀高中、上大學,結婚成家。在黨的好政策的引領下,左立彥父子依靠祖傳下來的這個“羊毛搟氈”技藝和其他農業生產收入逐步走上富裕小康道路。</p><p class="ql-block"> 左立彥夫婦勤勞節儉,在農業生產方面依靠種西瓜、玉米和油菜及栽培核桃樹等項目發展經濟,積極致富奔小康。左立彥和妻子常彩琴和睦待人,團結鄰里,對父親極為孝順。在父親左官元晚年因病癱臥在床三年零八個月期間,左立彥夫婦精心伺候,親自尋醫煎藥,每天燒炕做飯,給父親擦屎擦尿,端湯送藥,喂飯喂菜,伺候老人,風吹雨淋,從不間斷,直到老人病終。在老人去世祭奠埋葬時,舅家為他們夫婦披紅掛彩予以表彰。</p><p class="ql-block"> 左立彥熱愛文化事業,喜歡讀書,常年研究農耕節氣及歷學等傳統文化,帶頭學習,教育子孫,與人為善,2018年10月,他自投資金建辦瑞居書院,設立孝賢禮和文史書7個展館,收集展示歷代名人治家家訓400余則,建辦傳統文化傳承講堂,家庭閱覽室,藏書政治、歷史、文學、藝術、社科5類書籍共3000冊,建辦羊毛搟氈技藝傳習所,傳承手工搟氈非遺技藝,并積極支持兒子大力發展書畫文學藝術創作事業。他平時省吃儉用,收集各類圖書資料,潛心學習,研究《易經》等傳統文化。自身率先垂范,言傳身教,逐漸形成了良好的耕讀家風。其手工羊毛搟氈非遺傳承事跡被制作成紀錄片、拍成《老氈匠》微電影在甘肅衛視和中國新聞網站上宣傳報道。2001年,左立彥家庭被甘肅省讀書工程領導小組評為全省優秀讀書家庭、最美書香文化家庭。2021年7月,左立彥家庭被慶陽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家庭。 </p><p class="ql-block"> 五年來,寧縣瑞居書院先后邀請郝建春、李鼎峰、郭銀鋒、李政、肖印儒、王翰哲、丑萬濤等30多位慶陽市、縣文化名人、學者教授、研究專家,通過舉辦“和合興家”“忠孝傳家”“書禮澤家”“文化裕家”“傳孝治家”等專題研學講座,向左鄰右舍、村民群眾和社會各屆人士宣講“家禮”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現實性。就當前農村農民如何建家治家、興家保家,如何教子育人、振家創業,如何勤儉節約過紅白喜事等進行宣講,特別是用傳習講堂里收藏的3000多冊圖書及“孝賢禮和文史書館”里懸掛的400多條歷代名人家規家訓,策劃舉辦的30多場書畫交流、文藝演出、文化傳播、文明踐行活動來推動移風易俗、傳孝治家和鄉村振興。明確提出“孝道是做人的第一美德。“孝順”了就“賢惠”了,“賢惠”了就講“禮”了,禮之用,“和”為貴,“家和萬事興”等重要建家、治家、保家思想。瑞居書院還近百次組織村民宣傳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等文化思想,就當下農村如何建家治家、興家保家、教子育人、振家創業、移風易俗等焦點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和研討交流。通過這樣一系列詩文創作、禮儀傳承、春節團拜等活動達到“崇德尚文,澤福育人,厚植文化,守正創新”的目的。2020-2025年,左立彥多次拒絕子女為自己和妻子操辦壽宴要求,帶頭厲行勤儉節約、勤儉持家,讀書明理、傳孝治家等優良家風,并為此親自備課,為南義中學學生和左鄰右舍村民、親戚宣講中央“八項規定”政策,抵制高價彩禮,引導村民勤儉節約辦紅白喜事、勤勞節儉過緊日子,移風易俗,讀書明理、傳孝治家等新思想新理念新民俗。先后接待前來研學、參觀和研討交流、讀書學習的群眾讀者、參觀者3.8萬人次。2021年7月,“左立彥家庭”慶陽市委、市政府評為第27屆“文明家庭”,2022年6月,瑞居書院被甘肅省委宣傳部、省文化旅游廳、省文明辦評為書香家庭。左瑞杰本人被評為“全省閱讀之星”。2023年4月,瑞居書院被團市委樹立為“慶陽市青少年校外輔導基地”。 </p><p class="ql-block"> (左瑞杰 供稿 電話15593467212)</p> <p class="ql-block">三個注重做指引,瑞居書院傳家風</p><p class="ql-block"> ---左立彥和他的瑞居書院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瑞居書院開昌運,福地春風養泰和”。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瑞居書院運營5年來,始終堅持以習總書記強調的“三個注重”為指引,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上踐行傳承“孝道”“圣賢”“禮儀”“和合”新理念,運用“孝賢禮和文史書傳”8個主題展館(所)在傳承“孝賢禮和”“忠誠愛國”“廉潔擔當”“勤儉節約”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工作中,建設“家”文化,秉承“禮”要求,移風易俗,治家育人,引領示范,守正創新。</p><p class="ql-block"> 過年回家,和合團圓。家文化貫穿每一個家庭,關乎每一個人。位于寧縣南義鄉馬泉村的瑞居書院建辦于2018年9月。多年來,瑞居書院以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等家風家教建設為主線,以舉辦專題書畫展覽、文藝演出、研學講座、參觀交流為舉措,在每年春節家族團拜、國學文化傳承中加強個人身心修養、家庭成員自律和鄉村文明建設實踐,有效推動鄉村移風易俗和文化振興。“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習總書記的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瑞居書院就是向著這個方向努力的。” </p><p class="ql-block"> 左立彥,男,漢族,寧縣南義鄉馬泉村人,1950年12月24日生,慶陽市級非遺項目寧縣搟氈技藝傳習所傳承人。孩童時代,左立彥跟著父親、祖父學習羊毛搟氈手工技藝,和“老氈匠”的父親左官元一起扛簾掂弓,走門串戶,為南義周圍鄉村及寧縣山區鄉鎮鄉鄰搟氈,依靠羊毛搟氈技藝掙錢養家。先后帶徒弟16人,傳承技藝40多年。依靠“羊毛搟氈”技藝度過大煉鋼鐵和“三年自然災害”等艱難時期。改革開放初期至1990年前后,又依靠搟氈手藝傳承,新建住房11間。同時,省吃儉用,節衣縮食,供給瑞杰、瑞英和瑞霞3個子女讀高中、上大學,結婚成家。在黨的好政策的引領下,左立彥父子依靠祖傳下來的這個“羊毛搟氈”技藝和其他農業生產收入逐步走上富裕小康道路。</p><p class="ql-block"> 左立彥夫婦勤勞節儉,在農業生產方面依靠種西瓜、玉米和油菜及栽培核桃樹等項目發展經濟,積極致富奔小康。左立彥和妻子常彩琴和睦待人,團結鄰里,對父親極為孝順。在父親左官元晚年因病癱臥在床三年零八個月期間,左立彥夫婦精心伺候,親自尋醫煎藥,每天燒炕做飯,給父親擦屎擦尿,端湯送藥,喂飯喂菜,伺候老人,風吹雨淋,從不間斷,直到老人病終。在老人去世祭奠埋葬時,舅家為他們夫婦披紅掛彩予以表彰。</p><p class="ql-block"> 左立彥熱愛文化事業,喜歡讀書,常年研究農耕節氣及歷學等傳統文化,帶頭學習,教育子孫,與人為善,2018年10月,他自投資金建辦瑞居書院,設立孝賢禮和文史書7個展館,收集展示歷代名人治家家訓400余則,建辦傳統文化傳承講堂,家庭閱覽室,藏書政治、歷史、文學、藝術、社科5類書籍共3000冊,建辦羊毛搟氈技藝傳習所,傳承手工搟氈非遺技藝,并積極支持兒子大力發展書畫文學藝術創作事業。他平時省吃儉用,收集各類圖書資料,潛心學習,研究《易經》等傳統文化。自身率先垂范,言傳身教,逐漸形成了良好的耕讀家風。其手工羊毛搟氈非遺傳承事跡被制作成紀錄片、拍成《老氈匠》微電影在甘肅衛視和中國新聞網站上宣傳報道。2001年,左立彥家庭被甘肅省讀書工程領導小組評為全省優秀讀書家庭、最美書香文化家庭。2021年7月,左立彥家庭被慶陽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家庭。 </p><p class="ql-block"> 五年來,寧縣瑞居書院先后邀請郝建春、李鼎峰、郭銀鋒、李政、肖印儒、王翰哲、丑萬濤等30多位慶陽市、縣文化名人、學者教授、研究專家,通過舉辦“和合興家”“忠孝傳家”“書禮澤家”“文化裕家”“傳孝治家”等專題研學講座,向左鄰右舍、村民群眾和社會各屆人士宣講“家禮”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現實性。就當前農村農民如何建家治家、興家保家,如何教子育人、振家創業,如何勤儉節約過紅白喜事等進行宣講,特別是用傳習講堂里收藏的3000多冊圖書及“孝賢禮和文史書館”里懸掛的400多條歷代名人家規家訓,策劃舉辦的30多場書畫交流、文藝演出、文化傳播、文明踐行活動來推動移風易俗、傳孝治家和鄉村振興。明確提出“孝道是做人的第一美德。“孝順”了就“賢惠”了,“賢惠”了就講“禮”了,禮之用,“和”為貴,“家和萬事興”等重要建家、治家、保家思想。瑞居書院還近百次組織村民宣傳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等文化思想,就當下農村如何建家治家、興家保家、教子育人、振家創業、移風易俗等焦點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和研討交流。通過這樣一系列詩文創作、禮儀傳承、春節團拜等活動達到“崇德尚文,澤福育人,厚植文化,守正創新”的目的。2020-2025年,左立彥多次拒絕子女為自己和妻子操辦壽宴要求,帶頭厲行勤儉節約、勤儉持家,讀書明理、傳孝治家等優良家風,并為此親自備課,為南義中學學生和左鄰右舍村民、親戚宣講中央“八項規定”政策,抵制高價彩禮,引導村民勤儉節約辦紅白喜事、勤勞節儉過緊日子,移風易俗,讀書明理、傳孝治家等新思想新理念新民俗。先后接待前來研學、參觀和研討交流、讀書學習的群眾讀者、參觀者3.8萬人次。2021年7月,“左立彥家庭”慶陽市委、市政府評為第27屆“文明家庭”,2022年6月,瑞居書院被甘肅省委宣傳部、省文化旅游廳、省文明辦評為書香家庭。左瑞杰本人被評為“全省閱讀之星”。2023年4月,瑞居書院被團市委樹立為“慶陽市青少年校外輔導基地”。 </p><p class="ql-block"> (左瑞杰 供稿 電話15593467212)</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安县|
南召县|
阆中市|
达日县|
信宜市|
霍城县|
静乐县|
株洲县|
惠来县|
临桂县|
望城县|
九江县|
咸宁市|
吉首市|
花垣县|
永安市|
滨海县|
建平县|
汾阳市|
台北县|
和政县|
青神县|
临桂县|
依兰县|
莱阳市|
淮安市|
定兴县|
武山县|
吴堡县|
江永县|
乐清市|
孟连|
鲁甸县|
石门县|
灵丘县|
丰都县|
湘潭县|
河曲县|
察雅县|
山西省|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