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攝影/文字編輯/歌唱均為原創</span></p> <p class="ql-block">“尋夢醉陶然,何必下江南”,是北京陶然亭公園的推薦廣告詞。這兩句話融合了詩意與哲理,表達了一種在本地或身邊就能找到美好與滿足,無需遠行江南的豁達情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一假期,我們再次來到陶然亭公園。東門進,隨意走,認真品,北門出。游園結束時,我便將這兩句廣告詞擴寫成了五絕詩一首:</span></p><p class="ql-block">尋夢醉陶然,行舟翠柳歡。</p><p class="ql-block">名亭隨處見,何必下江南。</p> <p class="ql-block">陶然亭公園,位于北京西城南二環陶然橋西北側,建于1952年,是一座融古典建筑和現代造園藝術為一體的、以突出中華民族“亭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歷史文化名園。素有“都門勝地”之譽,是國家級AAAA景區,北京市精品公園。</p> <p class="ql-block">清代東西長安街有牌坊兩座,1955年遷建至此?,F在的牌坊是在遷建牌樓舊址復建,分別取名陶然、佳境。</p> <p class="ql-block">五四運動時期北大學生會負責人高君宇烈士和其女友石評梅之墓,1950年代后墓葬幾經變遷至此?,F為北京重點烈士紀念建筑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玉虹橋因橋身呈彩虹狀而得名。橋下湖水清澈,與周圍古建筑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愛晚亭是按1:1比例仿制的湖南長沙岳麓山清風峽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原名“紅葉亭”,后根據杜牧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改名。</p> <p class="ql-block">云庵橋,是園內唯一的一座拱形石橋。全橋只有1個大拱,長約3米,是園內西湖與南湖的分界線。</p> <p class="ql-block">吹臺亭,仿揚州瘦西湖吹臺,俗稱釣魚臺。相傳清乾隆南巡時曾在此釣過魚。</p> <p class="ql-block">浸月亭的原型位于江西九江甘棠湖,由白居易于元和十年(815年)任江州司馬時所建。</p> <p class="ql-block">滄浪亭為北宋詩人蘇舜欽所建,原亭位于蘇州城南。</p> <p class="ql-block">少陵草堂碑亭,原亭在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原名為“乾坤草堂”,后因清代果親王允禮題寫“少陵草堂”四字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謫仙亭,此亭非仿建,于1985年專為紀念詩仙李白新建。亭內石壁鐫刻有丘睿的《過采石吊李謫仙》和楊榮的《李白贊》等古詩詞,兼具歷史與文學價值。</p> <p class="ql-block">百坡亭,原亭在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故里四川眉山三蘇祠中。</p> <p class="ql-block">醉翁亭,原亭在安徽滁州瑯琊山。千古名文《醉翁亭記》使其名聲大噪。</p><p class="ql-block">【注】本次忘了拍攝醉翁亭。此二張照片系之前拍攝,充之。</p> <p class="ql-block">石質三角亭鵝池碑亭,原型為紹興蘭亭公園內的鵝池,因東晉書法家王羲之酷愛鵝而鑿建,后因《蘭亭序》聞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蘭亭,原亭在浙江紹興,因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雅集上的一篇書法《蘭亭集序》而成為中華第一名亭。</p> <p class="ql-block">陶然亭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亭名取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更待菊黃家釀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寓意喜悅與閑適。</p> <p class="ql-block">獨醒亭,原亭在湖南汨羅,根據屈原《漁父》中“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稱獨醒亭。</p> <p class="ql-block">二泉亭,原亭在江蘇無錫,為紀念唐代茶圣陸羽而建。</p> <p class="ql-block">清音閣與云繪樓原屬清乾隆年間所建,位于中南海,1954年原材遷建至此處。</p> <p class="ql-block">南屏晚眺亭,原位于北京南橫街西口的圣安寺內。1979年遷至此處。</p> <p class="ql-block">海棠春曉亭為每年春季在陶然亭公園內舉辦的海棠花文化節而設置。</p> <p class="ql-block">倚新亭。這里成了“紅太陽合唱團的領地。</p> <p class="ql-block">望瑞亭位于陶然亭公園湖東岸,是園內自建亭子,周邊環境以自然景觀為主。</p> <p class="ql-block">姊妹亭與臺灣阿里山的姊妹亭同名,均源于傳說故事,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姊妹情”的象征意義。</p> <p class="ql-block">榭湖橋是連接公園北門、東門與中心島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湖心亭,仿建建筑,原址位于杭州西湖。</p> <p class="ql-block">風雨同舟亭,據介紹,1991年安徽發生特大洪水,得北京大力支援,安徽省政府仿古徽州沙堤亭,在陶然亭公園建造了風雨同舟亭,以感謝首都北京的深情厚誼。為避免鶴立雞群,此亭按沙堤亭1:0.75的比例建造。</p> <p class="ql-block">知津亭和澄懷亭,都是園內仿建的歷史名亭。</p> <p class="ql-block">窯臺,窯廠遺址。窯臺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當時明朝朱棣在此設立黑窯廠燒制磚瓦,因窯神廟位于小山之巔,故稱“窯臺”。</p> <p class="ql-block">隨處可見陶然亭推廣廣告詞“尋夢醉陶然,何必下江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平县|
桃园市|
右玉县|
将乐县|
株洲市|
武清区|
南宁市|
台东市|
内黄县|
曲水县|
嫩江县|
永兴县|
泾源县|
万全县|
仙居县|
衡山县|
大悟县|
丹棱县|
都兰县|
屯留县|
繁昌县|
平江县|
比如县|
剑阁县|
民勤县|
乌兰县|
昌都县|
潮州市|
通江县|
兴仁县|
萨嘎县|
申扎县|
临高县|
海南省|
阳东县|
茂名市|
梅州市|
浦江县|
阿拉善右旗|
喀什市|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