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法住寺,韓國佛教三十一本山之一,全國五大寺剎之一。又稱小金剛。</p><p class="ql-block">2018年6月30日,法住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法住寺坐落在韓國忠清北道報恩郡內俗離面舍內里209號,始建于新羅真興王14年,現在的樣子是經過多次戰亂火燒后數次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它靜靜的坐落在俗離山上,內部保存著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和豐富的寶物、國寶,非常珍貴,通過它,人們可以領會到輝煌燦爛的佛教文化。</p> <p class="ql-block">游客進入法住寺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用黃土做成的小石頭模樣,然后用火燒后鋪成的黃土路。走過黃土路會看見灌木林,在旁邊有自然學習路。走過松樹林路就是一柱門,從一柱門旁巨大的巖石孔中有泉水涌出,可以暫時潤潤喉。</p> <p class="ql-block">通過一柱門向里走可以看見八相殿,八相殿是塔式的木造建筑,里面有八相圖,氣勢非常雄偉。穿過八相殿可以看見名為石蓮池的荷花池,如名字所述是用石頭造成的荷花池。在八相殿后面有兩只獅子托著石燈的雙獅子石燈。還有大雄寶殿也是必看的景點,非常雄壯的兩層建筑給人以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于新羅真興王十四年(553),義信和尚自天竺求法歸國,以白騾馱經來住,乃創建堂舍,定名法住寺。忠烈王七年(1281),元世祖東征日本時,高麗亦出兵加入。王親幸金海餞別,歸途駐蹕本寺,于珊瑚殿拜香祈勝。其后,慈恩寺碩學子安來住,力闡法門,忠肅王十四年(1327),子安于本寺示寂,建塔于珊瑚殿之東隅。</p> <p class="ql-block">日本豐臣秀吉入侵之時(1592),全寺燒毀殆盡。至李朝仁祖王二年(1624),碧巖大師始仿舊制重建。后因歷朝尊信,寺運大振,堂塔甚多。今有大雄寶殿、捌相殿、能仁殿、圓通殿、舍利閣、大香閣、凝香閣、拈華室等,還有馳名之巨大彌勒石佛。</p> <p class="ql-block">其中,彌勒石佛完成于一九六四年,佇立于俗離山大絕壁前。大雄寶殿供奉法身毗盧遮那佛、報身盧舍那佛、化身釋迦牟尼佛,該殿與無量寺之極樂殿、華嚴寺之覺皇殿并稱韓國三大佛殿。捌相殿創建于新羅真興王時代(536~575),現存者乃李朝仁祖四年所建,其五重木塔之造型,顯示多層建筑構造之典型,與法住寺境內之石蓮池、雙獅子石燈、四天王石燈及寺左側墜來巖巖面磨崖雕刻佛像,均為韓國國寶。</p> <p class="ql-block">進入法住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用黃土做成小石頭模樣,然后用火燒后鋪成的黃土路。走過黃土路會看見灌木林,在旁邊有自然學習路。走過松樹林路就是一柱門,從一柱門旁巨大的巖石孔中有泉水涌出,可以暫時潤潤喉。通過一柱門向里走可以看見八相殿,八相殿是塔式的木造建筑,里面有八相圖,氣勢非常雄偉。</p> <p class="ql-block">穿過八相殿可以看見名為石蓮池的荷花池,如名字所述是用石頭造成的荷花池。在八相殿后面有兩只獅子托著石燈的雙獅子石燈。還有大雄寶殿也是必看的景點,非常雄壯的兩層建筑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另外還有法住寺里建在巖石上的磨崖如來倚像。所謂的倚像就是坐著的菩薩像,磨崖如來倚像是按在蓮花池坐臺上坐著的樣子而建的。盡管歲月的磨耗嚴重,但還是保持了原貌。</p> <p class="ql-block">如上所述,法住寺是可以代表俗離山的寺院,有著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和豐富的寶物和國寶。通過法住寺里的優秀古跡可以領會到輝煌燦爛的佛教文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青县|
灵武市|
交口县|
沁阳市|
全南县|
铜陵市|
怀宁县|
靖远县|
济阳县|
仪陇县|
都兰县|
娄烦县|
宣化县|
苗栗市|
谢通门县|
宝清县|
三台县|
东方市|
玉环县|
福海县|
武山县|
南江县|
吉安县|
宁国市|
巩义市|
和政县|
昌黎县|
石柱|
十堰市|
瑞昌市|
吉水县|
临沭县|
泊头市|
新竹市|
通化县|
成安县|
桑植县|
噶尔县|
会宁县|
吴川市|
南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