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3年(農歷癸丑年)的春節,是入伍后的第一個春節。遠離家鄉、遠離父母和親人,與新戰友在新兵連隊里度過的。雖然50多年過去了,一幕幕記憶猶新,就似在昨天,但已是過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故事上篇,除夕</p><p class="ql-block">1973年2月2日,除夕。離家到部隊已經整整60天了。</p><p class="ql-block">入伍的二個月里,我們完成了新兵入伍教育,《三大條令》的學習。訓練科目結束了隊列和單兵的教練,進入刺殺、投彈和射擊練習。轉眼新兵集訓已過去了三分之二。雖然是除夕,早操、訓練照常進行。上午我排在野外進行射擊預習。</p><p class="ql-block">1970年代初,帝修反聯合反華,“山雨欲來風滿樓”。入伍教育,讓新兵戰士認清了:天下極不太平和緊迫的備戰形勢,激發起戰士們心中的滿腔熱血和對帝修反的無比仇恨。戰友們認識到:穿上了軍裝,就要承擔起保家衛國的責任。新訓就是樹立軍人的氣勢,培養革命斗志的最好時機。把訓練場當成戰場,帶著敵情練兵,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僅是我們的訓練的口號,更是我們的實際行動。</p> <p class="ql-block">那個年代,入伍當兵沒有錢和利益的概念,全憑對祖國和人民無比忠誠的感情。新訓的三個月正是最嚴寒的三九天。無論是走隊列,還是投彈、刺殺和射擊,每天都在進行嚴格、高強度的訓練。射擊訓練雖然不像練習投彈、刺殺消耗體 力,但是,冒著寒風,趴在毫無遮攔冰冷的土地上,一趴就要半天。三點成一線,靶子看不清了眨眨眼,手腳腿發僵了,稍微扭扭身體活動活動。大家清楚,嚴格的新訓,鍛煉的就是堅強毅力和頑強意志。</p><p class="ql-block">記得就在前幾天,連隊會操,在零下20多度的寒冷氣溫下,全連戰士不穿大衣、不放帽耳,不帶棉手套,迎著凜冽的北風赤手持槍站立。當我余光掃過身邊戰友一個個凍得紅紫的臉頰,感覺到自己不只手腳發僵,頭上和后背還在出冷汗。但心里默念,戰友們能堅持,我也一定能挺住。突然身后本班的大胡子戰友一聲:“班長,我不行了”,虛脫倒地。隨后,其他班也有戰友倒下。天氣太冷,可能已近極限。值勤排長才讓戰士們把槍放到地上,跺跺腳,搓搓手,捂捂耳朵,放下帽耳。大家原地活動了一下,讓身體稍微的暖和暖和,又繼續操練。</p><p class="ql-block">新訓不單是為了培養入伍新兵的軍人姿態和掌握打仗的技巧,同時在考驗戰士們的信心和毅力,鍛造革命戰士“不畏艱苦、不怕困難和犧牲”的英雄氣概。新訓讓我們認識了部隊,并逐步養成了堅韌不拔的軍人性格。回望50多年走過的路程,經歷了部隊的鍛煉與磨礪,任何困難都不再話下。“當兵后悔了三年,而不當兵會后悔一輩子”。不懼困難, 吃苦耐勞是我當兵三年的最大收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除夕的下午,全連在宿舍前,席背包而坐,聽指導員的節前戰備教育。蘇修在我國北部邊境陳兵百萬;美帝武裝侵略我友好鄰邦越南;蔣介石夢想反攻大陸;外國反華勢力對我國形成了包圍圈。帝修反亡我之心不死。國內階級斗爭、路線斗爭尖銳復雜,地富反壞右分子不甘心他們失去的天堂;國內外階級敵人往往會趁節假日,進行破壞和搗亂。革命戰士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寧可千日不戰,不可一日不備。練好殺敵本領,做到一聲令下,拉得出、上得去。要過革命化的春節,做合格的解放軍戰士。</p><p class="ql-block">回到宿舍,放下背包,各班隨即召開班務會。戰友們紛紛表示決心:訓練中不怕苦、不怕難;站崗執勤時一定瞪大眼睛;當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先,勇往直前;用生命和鮮血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保衛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紅色江山。隨后,開始擦槍。槍不僅是手中的武器,更是戰士的第二生命,時刻保證瞄的準,打的上。</p><p class="ql-block">前幾日與戰友閑聊,戰友發來了當年的日記和詩作(那時,我們新兵大都愛寫日記和豪言壯語)。翻看往日記錄,滿滿的革命情懷和凌云壯志。 </p> <p class="ql-block">冬日天短,還不等晚飯號響起,各班前去打飯的戰友都云集到炊事班的門前,24個班近50個男女兵,好大一片。年夜飯加了菜,是入伍以來沒有過的。二個月的晚餐用菜,幾乎是胡蘿卜做成的咸菜。</p><p class="ql-block">除夕的晚飯,每班增加了一碗胡蘿卜、土豆片加海帶,海帶還是和我們新兵一起從青島帶來的;一碗羊肉燉青蘿卜塊,由于天氣寒冷,菜不知是什么時間出鍋的,當拿回班里,凝凍在碗里已是嘎嘎的,用筷子撬都撬不動。記不得碗里有幾塊羊肉,僧多粥少,但新兵連年夜飯的一碗有羊肉膻味的蘿卜坨,已成難忘的記憶。</p><p class="ql-block">晚飯后到熄燈,慣例是各班讀報學習時間。因為除夕,連隊安排自由活動。戰友們利用這段時間,有的在寫家信,有的在整理日記、筆記,傳抄戰友間盛傳的豪言壯語和名言警句;還有戰友坐在被子上邊做內務整理邊閑聊,雖然厚厚的軍被經過兩個月的不懈整理,已經有了棱角,但許多戰友仍不滿意,怕在內務檢查中,達不到“豆腐塊”標準。我和同班戰友搭檔因明天晚上連隊舉辦春節晚會,在忙著為表演的節目做修改慍色和對臺詞。</p> <p class="ql-block">除夕之夜,恰巧又輪到了我班值崗哨。這已是我第3次上崗哨了,沒有了當初的緊張和恐懼。</p><p class="ql-block">記得第一次上崗還是剛入伍十來天的事。崗是下半夜,睡得正香,臨床值上班崗的戰友來交班。那時年輕,訓練一天,睡的都很沉。交崗有時要叫半天才能起來。上一班崗一般都會提前10幾分鐘來交崗。睡眼朦朧,我捅醒身邊站同班崗的戰友,穿上衣褲、大衣,扎上腰帶,接過交崗的手電筒(當時還沒發武器,就是有槍也不會用),迷迷糊糊地跟著來到院子。交班戰友喃喃的說了兩句,就回房睡覺了。我開始了當兵后的第一次放哨站崗,實現了為偉大祖國站崗的人生夢。</p><p class="ql-block">新兵連最初布置的夜間崗哨,每班崗二人,主要負責營區宿舍前后巡查。營區不大。宿舍是在我們到來前,老兵班長們剛剛建起的鋼架結構的磚瓦土坯混合的簡易房。營區東西長、南北寬,共有六大間房舍圍起的小院,院中間是個籃球場,也是連隊集中活動與會操的場地。營區的大門通向村子,宿舍的東、北面都可通達廣袤的農田。</p><p class="ql-block">我們新訓駐地在太原市的南郊區。1970年代初的農村,廣闊原野的夜晚,除了晴天閃爍的星星和月亮,很難見到光亮。寒風習習,感覺脊梁陣陣發涼,有點緊張和膽怯。營區四周無遮無攔,真擔心僅憑我兩人赤手空拳,抵擋不了階級敵人的搗亂破壞,被敵特摸了哨。身旁的戰友感覺上也比我好不了多少,好在是兩人一起,相互壯膽。營區大門是兩個土坯壘起的門垛掛有一盞燈,隨風搖曳,其余四周黢黑一片。大門外不遠是個大草垛,陰森森的,幾棵棗樹被風一吹沙沙作響,我倆緊握著手電筒不時的向黑影處照照,害怕真會有敵情發生。巡游一圈,再到連部看看放在窗臺上的鬧鐘,才過去了幾分鐘。不大的院子前后轉了數圈,只感覺時間過的巨慢。寒風中趕走了睡意,在緊張和恐慌中結束了第一次崗哨的使命和任務。</p><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上崗時,新兵們已配發了武器。夜間崗哨由兩人的流動巡邏,改為一人站固定崗,一人流動巡邏和負責到點叫醒下一班崗的戰友來接崗,2人崗間自行輪換。有了第一次上崗的體驗,又背上了半自動步槍,雖說沒有子彈,膽子壯了許多。還真希望能有敵情出現,試試槍上的刺刀,同來犯之敵較量f一番。</p> <p class="ql-block">除夕熄燈比往日推遲半小時,我與戰友是值第一班崗,在熄燈前接崗上哨了。在院子里,還有戰友在活動,各排的大通間里,戰友們有說有笑。</p><p class="ql-block">熄燈號吹過,各排宿舍瞬間安靜下來,只有爐火透過窗戶閃著光。當我再次經過S排宿舍時,隱約聽到房內有噓噓的聲響,出于好奇,我湊近窗戶,看到有戰友似在抽泣。開始是一人、兩人,抽泣聲也由小漸大,好像在會傳染,一個戰友的抽泣,引起了共鳴,一會兒竟然哭成一片,看得我也鼻子發酸。離別父母和親人、離開家鄉,足足兩個月了。戰友們都是第一次在部隊過年。平日里是緊張的訓練,顧不上想家。每逢佳節倍思親,過年啦,難免思鄉想家。我生長在軍人家庭,父母都是十幾歲就離開的家鄉,為人民的解放,四海為家。我的春節往往會隨父或母奔走在探親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當兵是盡男兒的義務,離開了小家,我們來到部隊“大家”,目的是為了保衛國家。忠孝不能兩全,大道理都懂,但是否做好了思想準備。都說吃飽了不想家。說實話,就是吃撐了該想還是想。除夕夜,千家萬戶相聚團圓,戰友們也已進入睡夢中,唯我還在放哨站崗。也許是受剛才情景的感染,還有入伍二個月來,新訓生活的艱苦、嚴酷,眼望星空,向著東方,不僅思念父母和家鄉,還對當兵有些后悔.....。</p> <p class="ql-block">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您的觀賞,未完待續。請接看下篇,大年初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永昌县|
邵阳县|
南木林县|
富锦市|
马关县|
陆川县|
察隅县|
江西省|
开原市|
邯郸县|
南汇区|
呼玛县|
通山县|
咸丰县|
临江市|
德安县|
长海县|
日喀则市|
福海县|
梨树县|
苍梧县|
肇源县|
玉门市|
天门市|
岳阳县|
江达县|
巢湖市|
石家庄市|
三门峡市|
贵德县|
威信县|
台州市|
廊坊市|
平昌县|
万盛区|
许昌市|
元谋县|
眉山市|
灵寿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