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飛狐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河北省張家口市景點</b></p><p class="ql-block"> 飛狐峪是河北省張家口市的景點,又叫北口峪,位于河北蔚縣城南20公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其東北方向有村曰鄭家莊,民風純樸。該景以山峰怪異、谷幽奇撿稱絕。地形南北走向,神幻復雜,逶迤蜿蜒20公里,最寬處達百米,最窄處不過十幾米。時而陡壁擋面,山窮水盡疑無路;時而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歷史上這里曾是南通華北平原,北去塞外大漠之要道。山上草木繁茂,山花料漫,動物奇珍,蝶飛鳥鳴;峪內松濤陣陣涼風習習,異峰比勢,鬼斧神工。處處奇觀給人無限遐想,勝景背后又蘊含著無數奇妙的故事與傳說。</p> <p class="ql-block"> 飛狐峪,俗稱北口峪,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正南13公里宋家莊鎮。距張家口180公里。飛狐峪是山岳型風景旅游景區,是歷史上著名的”太行八陘”之一(”陘”為太行山中東西向橫谷,著名的有軍都陘、薄陽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幟關陘等,古稱太行八陘,為穿越太行山脈的8條通道)。飛狐峪位于太行山脈與燕山山脈的交界處,又處于太行山山脈最高峰小五臺山腳下,是穿越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匯處的一條古通道。飛狐峪這一帶山勢高達2,000米,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到2500米之間。飛狐峪地形南北走向,綿延20余公里,最寬處70米到100米,最窄處僅4米。在沒有汽車、火車等機動運輸工具的時代,飛狐峪一直是通往山西高原及蒙古大草原的重要孔道。明崇禎時大學士、兵部尚書楊嗣昌的《飛狐口記》,形容飛狐口的山勢如”千夫拔劍,露立星攢”,山路”回首萬變”,如”珠曲蟻穿”,高處”有如天門”,深處”令人旋踵轉足”。清代吳蘗昌《北口峪》游記中稱“疑神疑鬼,為人力當不受”。飛狐峪當地百姓說:”四十里飛狐七十二道彎,彎彎有洞天,處處含勝景”。</p><p class="ql-block"> 凡探訪塞外蔚州風光名勝者,大多會涉足古道奇峽飛狐峪。飛狐峪屬太行八陘之一,位于東北、西南走向的巍巍太行山脈的最東北端,恰在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的交界處,又正好在太行山山脈最高峰小五臺山腳下,是穿越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匯處的一條古通道。 這一帶山勢高達2000米,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到2500米之間。這道崎嶇蜿蜒的谷峪,最寬處只有七八十米到百十來米,最窄處僅1米左右,僅可錯過一輛牛馬騾馱。在沒有汽車、火車等機動運輸工具的時代,飛狐峪一直是通往山西高原及蒙古大草原的重要孔道,歷史上提起飛狐峪一直赫赫有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主要景點</b></p><p class="ql-block"> 該景區以山峰怪異、谷幽奇險稱絕。地形南北走向,神幻復雜,逶迤蜿蜒20公里,最寬處達百米,最窄處不過十幾米。時而陡壁擋面,山窮水盡疑無路;時而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歷史上這里曾是南通華北平原,北去塞外大漠之要道。山上草木繁茂,山花料漫,動物奇珍,蝶飛鳥鳴;峪內松濤陣陣涼風習習,異峰比勢,鬼斧神工。當地百姓說:“四十里飛狐七十二道彎,彎有洞天,處處含勝景”。“一柱香”、“雙箭孔”、“三仙思凡”、“四將守門”、“五狗望月”、“六郎柱”、“七女峰”、“八仙洞”處處奇觀給人無限遐想,勝景背后又蘊涵著無數奇妙的故事與傳說。</p> <p class="ql-block"> 由蔚縣縣城向南15公里,便到了飛狐口。由此南行,便進入四十里大峽谷。大峽谷兩旁奇峰陡起,怪崖懸空,光怪陸離的山勢望之觸目驚心。明崇禎時大學士、兵部尚書楊嗣昌的《飛狐口記》,形容飛狐口的山勢如“千夫拔劍,露立星攢”,山路“回首萬變”,如“珠曲蟻穿”,高處“有如天門”,深處“令人旋踵轉足”。清代吳蘗昌《北口峪》游記中稱,這里的山有似古鐵割出來的峰嶺,“疑神疑鬼,為人力當不受”,極有鬼斧神工的勢派。</p> <p class="ql-block"> 峽谷中,谷寬澗淺,如在盛夏時節,陽光普照,滿山滴翠,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再往前行,只見峰巒閉鎖,兩壁怪石交錯,明媚的陽光已不復存在,冷風習習、陰森逼人,只有一線天,亂云飛渡。順山路而進,時而陡壁迎面,山窮水盡;時而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別有洞天。當地百姓講,四十里飛狐七十二道彎,彎彎有洞天美景,處處含勝景奇觀。峽谷一路前行,有“一炷香”、“雙箭孔”、“三仙思月”、“四將守門”、“五狗望月”、“六郎樁”、“七女峰”、“八仙洞”等奇峰異石,每一處奇觀都會給人留下無限遐想。四十里飛狐四十里景,迷宮奇物天作成。它以山峰怪異稱奇,以深幽兇險稱奇,自古多少兵家因此處山兇地險而爭戰駐守,多少文人墨客對奇景嘆妙稱奇留下詩篇。這里公路通達,車行順暢,更成為旅游觀光、尋覓歷史遺跡的絕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 飛狐峪現存主要景觀有翠屏山、七姑娘峰、一柱香、一線天、箭眼、八仙洞等數十處。這里還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當年,聶榮臻元帥、楊成武將軍等率兵在此堅持抗日。特產有貢米、杏扁、油炸糕、煎餅、豆腐干等。</p><p class="ql-block"> 一線天,兩壁峻峭,一線微通,最寬處千米,窄處三到五米。時而懸崖險阻疑無路,忽而峰回路轉豁然通。神秘莫測,別具天地。春末夏初滿目綠色,從山顛直瀉谷底,如綠色飛瀑;條條小峪自然天成,為粉紅色的杜鵑峪,白色、紅色的櫻桃峪;雪白的鄉線菊布滿各峪,清香的花蜜味清風撲面,優雅動聽的百鳥協湊曲不時從蒼松翠柏間飄來。八仙成仙之前就游過飛狐峪,當他們半云半霧地到了岔道懸崖頂上,慧眼一開“真是修行養性之寶地”,于是八位用運神力,各開一洞穴入內修煉,成仙后升游到東海去了。八仙洞至今保存完好,無人敢動。</p> <p class="ql-block"> 一柱香,是峪谷的又一景觀,在進峪千回轉之中驀見一峰如柱,上接云霄,霧盤云繞,下垂谷底,沉重穩健,高32米,粗9米的石柱,《蔚縣志》說它“形類塔柱,高聳入云”,象“棒槌山”,象“縫塔”。有人傳說李廣、楊六郎都曾在這里拴過馬。所以又稱拴馬柱。百姓說這是“鎮山棒”。明代兵部侍郎楊恃昌曾寫詩形容它:“孤峰屹離撐,秀巖若天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昌县|
延边|
麻栗坡县|
扎赉特旗|
元阳县|
大丰市|
什邡市|
青州市|
龙里县|
高要市|
富锦市|
保靖县|
高碑店市|
清镇市|
长葛市|
华宁县|
桃园市|
呼和浩特市|
宜都市|
绥阳县|
乐业县|
金山区|
衢州市|
沾益县|
武鸣县|
什邡市|
恩平市|
古丈县|
万宁市|
昌邑市|
长岭县|
保德县|
襄汾县|
灵武市|
海晏县|
白水县|
白河县|
岐山县|
金川县|
襄樊市|
舒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