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說說以茶代酒</p><p class="ql-block"> 昨天暮色初到,窗外夕霞映照,春天向人們揮手,它即將卸幕,盛夏蟬鳴動靜交織,指日可待,與幾個朋友小聚,茶酒是必不可少的飲品。等人品茶,相互都拉開了話匣子,諞著柴米油鹽的歲月。開席喝酒,由主客、次客、次次客相互提意,誠心的說出盡自己即興水平最時尚最誠意最祝福的妙語連珠。</p><p class="ql-block"> 不過,如今的酒場,有因開車不能喝酒的,有因身體不適滴酒不沾的,有年歲尚高不勝酒力的,還有女性靦腆不宜喝酒的。但昨晚的酒喝的公道平等,喝的酣暢淋漓,喝的似醉非醉,喝的素雅有致。只有老夫不和人群,只因開車之由拒瓊漿于唇外,自我感覺對喜慶氛圍多少有點掃興。</p><p class="ql-block"> 當各位仁兄推杯換盞開始敬酒時,我只得端起茶杯尷尬應對,被動虔虔。利民兄弟開口了,不要緊,以茶代酒也是一種悠久的禮儀傳承啊!</p><p class="ql-block"> 他講述了“以茶代酒”的典故,說是三國時期東吳末代皇帝孫皓(公元264年至今1761年)與其臣子太傅韋曜的宮廷軼事,后演變為中國社交禮儀中化解飲酒沖突的重要方式。據《三國志》記載,孫皓在宴會上要求群臣每人飲酒七升(相當于現在12斤酒水),卻因敬重韋曜而暗中以茶代酒,自此形成特殊禮節。</p><p class="ql-block"> 細想它的文化內涵,以茶代酒習俗突破簡單替代關系,蘊含著深層的文化邏輯。對身居高位的長者和出身卑微的弱者,可以采取零活多樣的公平方式,順遂了“不知其難而知其所以難”的人性化邏輯。</p><p class="ql-block"> 以茶代酒也是健康觀念的一種更新。漢代《食論》已提出“酒傷肝”理論,宋代茶療發展更助推以茶代酒之普及。</p><p class="ql-block"> 社交智慧。巧妙利用“茶先苦而后甘”的味覺特性,隱喻人際交往中進退有度的處世哲學。</p><p class="ql-block"> 還是唐人韓愈在《師說》中說的對;“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子;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乎吾?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話說簡單點,生在我前頭的人比我有智慧,他就是我的老師。生在我后頭的人,他比我知識淵博,他也是我的老師。在知識面前,從來不分貴賤長幼。說到這里昨晚利民之言受教了,“為吾之師也”。</p><p class="ql-block"> 真是活到老學到老,今年七十有二了,才明白了以茶代酒的文化內涵,用民間的話就是它存在的合理性。今后再不可能因以茶代酒而感到欠人情了。為了我們的健康,還是應該大力推而廣之的好。</p><p class="ql-block"> 今晌午特意沏了一杯茗茶,點燃一爐檀香,放一盆綠植,為創作尋得一處愜意,遂賦茶詩一首:</p><p class="ql-block">《觀杯中綠茶》</p><p class="ql-block">杯澈通透茶葉飄,</p><p class="ql-block">嫩芽婆娑水中搖。</p><p class="ql-block">淺嘗入喉心歡暢,</p><p class="ql-block">恰似春風拂眉梢。</p><p class="ql-block"> 撰文/衛旭峰</p><p class="ql-block"> 校對/任伯繩</p><p class="ql-block"> 編輯/衛旭峰</p><p class="ql-block"> 圖片/網絡</p><p class="ql-block"> 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p><p class="ql-block"> 2025年05月04日于創匯社區寓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云县|
全椒县|
温泉县|
玉龙|
休宁县|
东安县|
历史|
五原县|
邵东县|
罗甸县|
登封市|
海南省|
甘泉县|
财经|
云霄县|
民县|
宁乡县|
邵阳县|
峡江县|
上杭县|
长岛县|
商城县|
宜都市|
邹平县|
霍林郭勒市|
商水县|
锡林郭勒盟|
务川|
尼玛县|
筠连县|
郁南县|
阳西县|
舞阳县|
靖安县|
襄汾县|
教育|
罗定市|
磴口县|
蓬安县|
武夷山市|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