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郝廣謙)</p><p class="ql-block"> 孟姜女</p><p class="ql-block"> 忠貞不渝孟姜女,</p><p class="ql-block"> 千里尋夫送寒衣,</p><p class="ql-block"> 悲痛欲絕感蒼天,</p><p class="ql-block"> 哭倒長城現夫尸。</p><p class="ql-block"> 故事曲折傳千年,</p><p class="ql-block"> 教育后人守忠義,</p><p class="ql-block"> 奉勸當今失信者,</p><p class="ql-block"> 莫把婚姻當兒戲!</p><p class="ql-block"> 2025年五一節長假近郊游,來到位于萊蕪區東北約五十多公里的茶業口鎮上王莊村,參觀了孟姜女民俗博物館、孟姜女墓等景點及歷史遺跡,對中國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歷史傳說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忠孝節義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的當下,重溫孟姜女的傳說故事,弘揚忠貞不渝傳統美德顯得尤為重要!</p> <p class="ql-block">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孟姜女民俗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附:山東黃石關孟姜女文化民俗博物館有關介紹</p><p class="ql-block"> 山東黃石關孟姜女文化民俗博物館,坐落于濟南市萊蕪區茶葉口鎮上王莊村,2015年11月由山東省民政局批復設立的博物館。</p><p class="ql-block">開放時間:上午9點到下午5點</p><p class="ql-block">展出內容</p><p class="ql-block"> 博物館展陳共分四部分:一是介紹全國各地孟姜女傳說的分布區域;二是全國各地孟姜女傳說基本內容、歷史淵源的展示;三是萊蕪孟姜女傳說出版物及與其相關的碑刻、文書、陶器、瓷器、銅器、木制工具等;四是萊蕪孟姜女傳說的視頻資料;五是萊蕪孟姜女傳說的申遺資料及傳承人有關情況展示。</p><p class="ql-block">作用價值</p><p class="ql-block"> 博物館的建成,對于促進孟姜女文化研究的深入,加強孟姜女文化的普及傳播,從而打造萊蕪文化旅游業亮點具有重要意義。</p> <p class="ql-block">附二:孟姜女哭長城故事</p><p class="ql-block"> “孟姜女哭長城”是我國民間四大愛情傳說故事之一,千百年來一直以口頭傳承的方式在民間廣為流傳,最早的傳說可上溯到《左傳》。尤其在我國南北都有故事發生地的說法。其實經過很多專家科學論證,這一傳說中孟姜女哭的是齊長城而不是秦長城,也就是說,孟姜女所哭的是現如今山東齊魯大地上的齊長城遺址一帶。這要比秦長城發生時間提前了近二百多年。我國偉大領袖毛澤東也曾經到山東考察時向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講起過,他老人家說,孟姜女哭長城這一傳說其實就發生在山東,在距濟南四十公里處。</p> <p class="ql-block">附三:千秋片石銘貞——濟南境內齊長城孟姜女的傳說</p><p class="ql-block">人民融媒體,2022-08-22 14:18北京人民科技賬號</p><p class="ql-block">黃石關前孟姜女墳</p><p class="ql-block">2014年12月3日,國務院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濟南市萊蕪區“孟姜女傳說”名列其中。孟姜女的傳說,是我國流傳最廣的民間故事之一,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在濟南市境內,也有著多處孟姜女的傳說。</p><p class="ql-block"> 齊長城黃石關前有一座孟姜女墳</p><p class="ql-block"> 千里齊長城有著名的三大關,其中萊蕪區境內有兩大關:青石關和錦陽關(另一關為臨沂市沂水縣境內的穆陵關)。在青石關和錦陽關之間,還有一處重要的關口——黃石關。位于萊蕪區茶業口鎮上王莊村北,因建于黃石崖而得名,關下有河流自章丘區流入萊蕪區境內。黃石關處在東西兩山之間的谷地,關旁是石峰突起的黃石崖,崖下是自北向南汩汩流淌的沙河水。黃石崖是通體黃褐色的絕壁,迎面給人一種威嚴的肅殺之感,其整個崖壁如斧劈刀削一般,幾乎是垂直的,崖壁上寸草不生。</p><p class="ql-block"> 黃石關的出名,與孟姜女的傳說有關。在上王莊村,我聽到一位叫范玉祥的人唱起一首《孟姜女哭長城》的歌謠:“一哭長城淚汪汪,點上銀燈裁衣裳。未曾下刀剪,為奴自思想。思想兒夫不見面,慘壞了小姐許孟姜。二哭長城淚紛紛,做完了寒衣停繡針。搬著龍花鏡,替郎試試新。不知稱不稱兒夫心,眼前沒有穿衣人……”</p><p class="ql-block"> 從范玉祥那干癟的嘴唇里唱出來的歌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聽者無不動容乃至潸然淚下。</p><p class="ql-block"> 范玉祥今年63歲。他說,他很小的時候,就聽他的奶奶經常唱這首歌謠,講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范玉祥還說,孟姜女就是北邊章丘區的孟家峪村人,她的丈夫范喜良則是他們上王莊村人,章丘的孟家峪村和萊蕪的上王莊村相隔不到15公里。孟姜女死后,沒有厚葬,其棺槨埋于黃石關前齊長城南原屬范喜良家的田地里,至今墳頭還在,那塊地村里人祖祖輩輩都叫它“孟姜女墳地”。上王莊村及周圍的村子一直有祭祀孟姜女的習俗。</p><p class="ql-block"> 黃石關前,有一座墳墓,就是范玉祥所說的孟姜女墓。2008年9月,上王莊村村民解學峰在翻蓋老房子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塊石碑,拂去上面的塵土,見碑額上寫著“孟姜女紀銘”。解學峰隨即報告了時任村支部書記的范玉祥。范玉祥請來專家,仔細對碑文上的字跡進行了解讀。該石碑系明朝洪武戊申年(1368年)所立,碑呈長方形,高1.3米,寬0.7米,厚0.1米。碑文清晰地記述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上王莊曾名南王莊,與其正北的章丘區北王莊隔黃石關遙對,后改名為上王莊。相傳,農歷的二月十九日是孟姜女的生日,上王莊村每年都在這天舉行祭祀孟姜女的活動。祭祀活動歷史悠久,從明朝到現在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p><p class="ql-block"> 范玉祥就是孟姜女傳說的第五代傳承人。2016年,上王莊村投資一千余萬元建成“孟姜女民俗博物館”。濟南境內的孟姜女傳說</p><p class="ql-block"> 在濟南市境內,除上王莊村以外,還有多處有孟姜女的傳說。</p><p class="ql-block"> 長清區萬德街道有個長城村,因齊長城自西向東從村北經過而得名。村東西兩側山巒起伏,中間是寬約1公里、南北狹長的平原,因古代曾在這里設有驛站遞鋪,又名長城鋪。長城鋪原來是一個比較大的關口,因齊長城至此跨越南北通道的大峽谷而東行,故在此筑險隘關樓。當地相傳,孟姜女就是長城鋪人,長城鋪至今還有幾戶姜姓人家,自稱是孟姜女的本家。杞梁修長城累死,尸體就埋在離村不遠的長城腳下,孟姜女守著墳頭一連哭了7天7夜,直哭得日頭無光、陰云四起,下起了瓢潑大雨,平地有膝蓋深的水,長城呼隆一聲坍了好幾公里。后來,孟姜女投河自盡。人們還說,當年孟姜女投水的那條河就是長城鋪村東的紅石江(北大沙河)。河東崖的石頭是褐紅色的,就是因為孟姜女投河時頭顱撞在了崖壁上,被她的鮮血染紅。長城村原有孟姜女廟,位于長城閣子(長城上的關門樓)的左邊,原址已被其他建筑物所占。據村里老人描述,他們記憶中的孟姜女廟,規模很大,1950年代末拆除廟內塑像,改作小學教室,1973年孟姜女廟被拆除,殘碑碎塊被當作建筑材料用于砌井和建民房。</p><p class="ql-block"> 清道光《長清縣志》引《舊志》說:長城在“縣治東南九十里。說者云,縣治迤南七十里五道嶺,嶺入東為長城鋪,土人因長城而建姜烈女祠。”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1893—1980年)先生亦曾說:“從張夏到泰安道中的長城鋪,就是孟姜故里,其地有姜女廟。”清初大學者顧炎武(1613—1682年)在《山東考古錄》一書中說:“余過長清縣之長城鋪,見有杞梁妻祠,乃列圣母娘娘諸像不下十數,而人尚呼之為姜女廟。”</p><p class="ql-block"> 濟南南山管委會西營街道王家莊村南亦曾有一座孟姜女廟。王家莊位于海拔975米的梯子山東北3里處。道光《濟南府志》卷六引顧炎武《長城考》中的話說:“……至梯子山,歷城與萊蕪接界處為長城嶺,亦有孟姜女廟。”此處的孟姜女廟,新中國成立初期還在,廟中供奉孟姜女像。舊時每逢農歷正月十六日附近村民紛紛來此進香,很是熱鬧。</p><p class="ql-block"> 從西營街道藕池村向東約3里,有一山口,這是泰萊山區進入歷城東南境的一個通道,山口有長城遺址。在山口西側的谷地中,也曾有一座孟姜女廟,1960年代初被拆毀。</p><p class="ql-block"> 萊蕪區境內錦陽關以南的娘娘廟村,曾有一座廟,1960年代被拆毀,石料用于修建萊明路橋涵,今遺址尚存。據道光《章丘縣志·卷二》記載:“長城嶺在縣南百余里,……舊有孟姜女廟。”《章丘地名志》第一部分中亦說:“錦陽關附近原有孟姜女廟。《濟南府志》載:‘(長城嶺),土人又謂長春嶺,舊有孟姜女廟。’”看來,錦陽關一帶舊有孟姜女廟是確定無疑的,不過,到了道光年間就不復存在了。其實孟姜女是哪里人、哭長城發生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傳說早已成為長城文化甚至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孜县|
全椒县|
惠水县|
永定县|
上林县|
枣庄市|
江西省|
新源县|
错那县|
昭通市|
紫阳县|
金塔县|
敦煌市|
眉山市|
西充县|
澄江县|
华宁县|
来凤县|
和田县|
聂荣县|
天全县|
大埔县|
郑州市|
东至县|
阳高县|
元氏县|
昌宁县|
自治县|
长沙市|
榆社县|
蒙自县|
衡阳市|
鸡西市|
观塘区|
江津市|
沭阳县|
西贡区|
吉安县|
酉阳|
浦北县|
泗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