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知青歲月——洪都中學69屆

倪重鎮

<h3> 69屆初中畢業生是我國建國以來最獨特的一屆畢業生:他們的學歷終止在高小畢業,實實在在的小學畢業生,那場運動讓他們失去了繼續升學的機會,雖然后來進了中學,但在中學僅呆了一年多,就被當做“知識青年”送到農村、農場、邊疆去“大有作為”了。<br> 洪都中學69屆也不例外。<br> 那是1969年,那一年,洪中68屆初中畢業生學生已全體下放到江西宜黃縣的農村,69屆復課后進了中學,說是復課,卻連課本都沒有,“課程”就是學工、學農、學報紙。那時候,學校的高音喇叭天天播放著“到農村去,到邊疆去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等歌曲,仿佛像號角在召喚著他們。 68屆已經下鄉了,我們69屆的學生知道:下面該輪到我們了。<br> 那時我們剛剛16歲,有的還不到16歲,從小在洪都大院成長,在父母長輩的呵護下,生活在優越安穩的生活環境中,對于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懵懵懂懂的,根本想象不到等待我們的是怎么樣的命運,當得知我們將去江西生產建設兵團時,說不出是憂還是喜。<br> 我對建設兵團的認識還基于電影中廣播中對建設兵團的宣傳,電影中的豐收喜悅、勞動場面和插曲《邊疆處處賽江南》的優美的旋律讓我們真的以為邊疆是令人向往的好地方。當時來招人的建設兵團的股長把建設兵團說得不得了的好: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而且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感覺參軍一樣,還不是什么人都能進得了的。有的人“家庭有問題的”、或者本人“有問題”的還沒資格去。一時讓許多同學有一些擔憂,唯恐沒資格去。<br> 1970年1月23日,我們洪都中學69屆300余名學生從南昌碼頭登上了運煤的駁船。駁船穿過八一橋,據說有的家長就在八一橋上目送著載著我們的運煤船遠去……<br> 駁船沿贛江北漂,來到了昌邑山的碼頭(這地名昌邑山,當年我們也奇怪為什么什么叫這么個名稱,近些年海昏侯墓的發現讓我們恍然大悟!2千多年前原來這里是海昏侯的都城啊)。我們要去的地方是鄱陽湖畔的江西生產建設兵團十團(原來稱恒湖農場,1975年建設兵團撤銷后又改回原名)。<br> 大家小心翼翼地從一條晃晃悠悠的木跳板上岸,同學們一個個就從這里踏上了“革命道路”,我們的人生命運就從這里開始了。晃晃悠悠的木跳板似乎預示著我們前途的不會那么順利的,注定是一條崎嶇坎坷的路。前面有同學不慎落水,好在岸邊是淺灘,有驚無險,提醒大家一路小心。<br> 隊伍步行約8公里,到達十團團部,一連4個排的同學住在附近的恒湖中學,我們二連4個排同學則來到林牧連,一棟倉庫就是我們男同學的臨時住宿地了。倉庫地上靠墻兩邊鋪上稻草,中間留下過道,這就是為我們準備的“大通鋪”了,我們到十團的第一夜就在這稻草鋪上度過的。<br> 一周后,在焦急的等待中,我們迎來了分配名單。有的分到武裝連、有的分到農機連、基建磚瓦連、有的分到加制連,而大部分的人是分到24個農業連。大家都沒意識到等待我們的是怎么樣的命運,大家對建設兵團的認識還是十團團部的夏股長在洪都中學宣傳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以為是電影中看到的那樣農業機械化的勞作,不知道等待我們的會是那么艱苦的歲月。對于分配連隊的原則,好多年后才知道,當時分配主要是參考家庭出身來分配的。?<br> 很快就到了春節,這是我們到來后的第一個春節。我們長這么大還是第一離開家,又是第一次在外面過春節,平時連隊食堂天天吃的是少油的青菜蘿卜,難得吃肉,飯也因為定量限制而不敢吃飽,都期望春節好好加個餐。有的連隊殺豬加餐,而有的連隊卻讓知青們失望了,為了教育大家不忘階級苦,除夕吃憶苦飯,所謂憶苦飯,就是野菜煮粥。<br> 位于十團最邊遠的14連的知青們,離開家的第一頓年夜飯,竟連憶苦飯都沒吃飽肚子,除夕夜只能蜷縮在陰冷倉庫里的稻草鋪上,想家的,嘆氣的,有的甚至抽泣起來。大家唱了無數遍《國際歌》,體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饑寒交迫”。<br> 十團是60年代初圍墾造田形成的,面積60平方公里,堤內可耕農田5.5萬畝。遼闊的農田一望無際,現在抱著欣賞風景的心情去觀賞,很是讓人心曠神怡的,可是那時在知青眼中,那就是苦不堪言了!都是人力勞作,開始還是高喚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決心、不怕犧牲”的革命口號,你追我趕,很快的熱情過去,依舊還是自古農民一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開始大家都以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做貢獻為己任,后來才明白現實很殘酷,一天的勞動讓人疲憊不堪,只想著回到父母身邊好好休息一下,但身處建設兵團的部隊編制里,身不由己。<br> 那時,十天休息一天,同學互有來往,從一個連隊到最邊遠的連隊有十多公里路,全靠兩條腿。而最邊遠連隊的同學回南昌,要步行20多公里路到昌邑山碼頭乘船。<br> 加制連是所謂“工業連”,主要生產腐竹、板鴨、粉絲等食品,但春插、雙搶、開山采石、挑大堤等都要去支援,所以加制連比農業連更有意想不到的艱辛。<br> 洪都中學有50多位同學分到了加制連,那時加制連最忙的時候就是冬季的板鴨生產了,用稻谷把鴨子育得肥肥的,做成一只只白花花的讓人垂涎欲滴的板鴨,但那都是出口的,我們自己只能吃鴨子剖剩下的鴨腸鴨雜。這段時間,在農業連、武裝連的同學都紛紛來蹭飯,以至于多年后見面還常常戲稱到加制連吃“鴨卵子”。<br> 板鴨生產最苦的工序就是撕鴨毛了,用一根細細的麻線絞鴨毛,加班加點,雙手在水里泡爛了,最難熬的就是夜班,常常瞌睡一來頭一栽就親上了鴨屁股。許多女同學提起那段日子都不堪回首,多年以后,有的同學還是看見鴨子就惡心!<br> 加制連其實也是機動連,哪里有困難哪里需要哪里去,所以加制連同學經歷過的各種勞動特別多。<br> 洪都中學69屆與南昌其他學校的69屆不同,大部分同學幼兒園開始到下放前都生活在洪都大院這個大家庭里,受父輩影響很深,而且很單純、好學,這為他們后來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基礎。那時人生道路由不得我們自己選擇,我們走的是共同的一條路。大家身不由己走上了下放這一條路,在恒湖這片土地上,歷經了風風雨雨的磨練,有歡笑也有淚水,少的一年多,多的十年,陸陸續續離開了恒湖,有的回洪都,有的到祖國各地甚至海外發展,從此走上各不相同的人生道路。他們有的或當工人、或成為小學、中學、甚至大學教師、或干部、或領導、或經商,無論哪一行,都能做得很好,為什么?因為任何困難比起下放時的困難都好多了!正是:有恒湖農場“這碗酒”墊底,我們什么樣的困難都能克服!<br> 彈指瞬間,剎那芳華。50年過去,當年青春少年已經鬢發染霜,一世同學一生情,2020年,洪都中學69屆同學舉辦下放50周年慶典,同學們從四面八方趕到恒湖參加下放50周年慶典,再一次歡聚在一起。大家回憶那美好的青春年華、回憶那艱苦的歲月述說各自經歷的甜酸苦辣。<br> 今天、回顧那段歲月,不說什么“青春無悔”,也不說什么“豪言壯語”,也不抱怨我們這一屆遭遇的種種不公,我們可以欣慰地說:我們這些人終于從最初昌邑港碼頭那條小路、那條或許見證過古今往來兩千多年“下放”歷史的小路開始,踏踏實實地走過來了!而且健康快樂、幸福滿滿!有所作為!<br>  再踏上這片奉獻了我們青春的土地,踏步在寬敞的恒湖大道!感慨萬分!恒湖面貌煥然一新,一幢幢新樓排列在寬敞的恒湖大道兩旁,所有連隊的建筑拆除,人員都集中遷往總場,還田歸耕。 <br>  如今放眼望去,稻浪滾滾,果園茂盛,一望無際!正在打造的恒湖幸福小鎮已初見面容。我們洪都中學69屆的同學真誠祝福我們的第二故鄉恒湖明天更加美好! <br> 2020年1月稿<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溪县| 金昌市| 平泉县| 民丰县| 南京市| 蛟河市| 嵩明县| 丰镇市| 东莞市| 页游| 胶南市| 蛟河市| 林甸县| 罗定市| 沙坪坝区| 五峰| 嘉定区| 宜都市| 涪陵区| 乌什县| 民乐县| 应用必备| 海城市| 洞头县| 郧西县| 荣成市| 宁远县| 大新县| 攀枝花市| 峡江县| 淄博市| 民乐县| 凤翔县| 泾阳县| 凯里市| 镇雄县| 吐鲁番市| 木里| 华亭县| 泌阳县|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