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17日</p><p class="ql-block"> 亞歷山大市,是埃及和非洲第二大城市,埃及和東地中海最大港口。位于尼羅河口以西,距首都開羅約200多公里。公元前332年,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占領埃及后建立此城,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亞歷山大風景秀美,氣候宜人,是埃及的夏都和避暑勝地,被譽為“地中海新娘”。亞歷山大是古代和中世紀名城,地中海沿岸政治、經濟、文化和東西方貿易的中心,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至今仍保留諸多名勝古跡。今日的亞歷山大是埃及的交通和工業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 埃及龐貝柱,又稱騎士之柱,是一根粉紅色亞斯文花崗巖石柱,柱頂頂著花形柱頭,石柱原是薩拉皮雍神廟的一部分,薩拉皮雍神廟是希臘-埃及神薩拉皮斯最重要的神廟,最初建于托勒密三世在位時期,神廟僅僅存在很短時間就被毀了,只有石柱保存下來,成為航海者的航標,巨大的石柱已經聳立1600年,開放時間為9:00-16:00。埃及龐貝柱,作為亞歷山大城的標志,歷經千年風雨仍巍然屹立,其背后承載著羅馬帝國的輝煌與歷史的滄桑,是古代建筑藝術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亞歷山大圖書館始建于托勒密一世(約公元前367-前283年),盛于托勒密二世、托勒密三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館內收藏了貫穿公元前400-300年時期的手稿,擁有最豐富的古籍收藏,曾經同亞歷山大燈塔一樣馳名于世。可惜的是,這座舉世聞名的古代文化中心,卻于3世紀末被戰火全部吞沒。亞歷山大圖書館曾是地中海文明的太陽,它與亞歷山大燈塔一起,是亞歷山大城各項成就的最高代表。該圖書館始建于公元前3世紀,它到底是什么模樣卻無人知曉。今人只能從歷史文獻的零星記載中了解,因為它甚至連一個石塊實物也沒有留下;而大量考古發掘似乎也無確鑿線索。</p><p class="ql-block"> 亞歷山大圖書館矗立在托勒密王朝時期圖書館的舊址上,俯瞰地中海的海斯爾賽灣。亞歷山大圖書館的主體建筑為圓柱體,頂部是半圓形穹頂,會議廳是金字塔形。圓柱、金字塔和穹頂的巧妙結合渾然天成,多姿多彩的幾何形狀勾勒出該館的悠久歷史。</p> <p class="ql-block"> 當飛機劃過蒼穹時,在知識海洋里探索的學子們也將起飛。</p><p class="ql-block"> 未來,永遠屬于奮斗者!</p> <p class="ql-block"> 卡特巴城堡前身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亞歷山大燈塔。1480年用其石塊在燈塔原址修筑城堡,以國王卡特巴的名字命名。</p><p class="ql-block"> 這座城堡是為了抵御土耳其入侵而建,與開羅古城堡并稱為埃及兩大中世紀古城堡。穿梭在城堡之中,你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滄桑。</p> <p class="ql-block">在城堡里碰到一群朝氣蓬勃的少年</p><p class="ql-block">青春萬歲!</p> <p class="ql-block"> 蒙塔扎宮(Montaza Garden),又稱“埃及夏宮”、“蒙塔扎宮花園”、“蒙塔扎花園”、“法魯克夏宮”等,它是埃及末代國王法魯克的行宮,它位于亞歷山大港東端一個廣大的風景區中(景區包括一座博物館、幾段海灘浴場以及餐廳和設備齊全的旅游中心)。蒙塔扎宮的四周都是園林。</p> <p class="ql-block">注視遠方的目光</p><p class="ql-block">慢慢轉向亮著燈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一次出發</p><p class="ql-block">終點都是那一扇半開的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很大</p><p class="ql-block">心只是一個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歸去來兮</p><p class="ql-block">家永遠是倦鳥棲息的港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沅|
商洛市|
黄平县|
宜昌市|
左云县|
柳河县|
吐鲁番市|
民和|
伊吾县|
通海县|
靖边县|
手游|
抚远县|
田阳县|
左贡县|
舟曲县|
邯郸县|
黑山县|
绥芬河市|
泰宁县|
宜丰县|
福清市|
峡江县|
金华市|
芜湖县|
庆城县|
三穗县|
依兰县|
华坪县|
涪陵区|
齐河县|
萝北县|
华宁县|
克东县|
理塘县|
黄石市|
沛县|
德格县|
大同县|
五莲县|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