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稱:寒清</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767812</p> <p class="ql-block">這件古色古香的執壺,是我十幾年前偶然淘到的寶貝。它有著渾圓飽滿的壺體,黑釉如漆,光滑得仿佛能映出人的影子。內壁無釉,卻有一大片白釉隨意地覆蓋著,上面隱約可見竹絲刷過的痕跡。我反復琢磨,可能是北宋產品內壁施滿白釉,而金代就不認真,隨便刷一點了事。而那些沒有白釉覆蓋的內壁,則覆上了一層灰色的塵埃,顯然不是黃土,這讓我確信,這把壺是一件傳世品。</p> <p class="ql-block">壺口很小,與我之前收藏的磁州窯執壺不同,它沒有喉口的設計。這意味著,沒有地方搭放濾網類的編織物來過濾酒中的糧食類固體物。這可能是因為本壺是球形體,無法設置喉口結構。</p> <p class="ql-block">壺把和口沿因為釉的流動,露出了胎土原本的顏色。釉面雖光滑,卻布滿了細小的坑洼,麻麻點點,仿佛歲月留下的印記。這些瑕疵,不僅沒有讓它顯得粗糙,反而增添了一種獨特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壺的釉面上有明顯的流釉斑,就像蠟淚一樣,凝固在時光中。肩部還有一圈弧形凹線紋,與我的黑定虎頭瓶相似。這是否是工藝造成的結果,我至今仍無法確定。</p> <p class="ql-block">從釉下微觀圖來看,氣泡幾乎都已破裂,破泡坑里填滿了白色的雜質。通過觀察多件宋金時代的瓷器,我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黑色釉面的瓷器釉下氣泡破裂較多,而白色釉面的則很少,尤其是窖藏古瓷。這或許是因為黑色釉面吸收熱量更多所致。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元青花瓷上,藍釉部分破泡較多,而白釉部分則很少。</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我試圖確定這把壺的瓷種。從壺底的施釉特點來看,這是典型的金代工藝:總會在底面留出一些不施釉的地方。這是否是工藝操作的要求,我暫時還找不到答案。但從圈足的顏色來看,它很像磁州窯的胎色。然而,這把壺的手感卻比磁州窯要重,胎質似乎并不疏松。</p> <p class="ql-block">我猜測,發黃的胎面可能是臟污所致。于是,我用廚房的鋼絲團對圈足進行了清洗。清洗后,胎面露出了定窯胎土的潔白無瑕。這一刻,我心中一陣激動,斷定這是一件定窯黑釉瓷器。如此一來,這件壺的等級從磁州窯提升到了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其收藏價值也隨之大大提高。</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仔細觀察了圈足的微觀圖,發現它非常干凈,沒有現代耐火材料鋁化硼墊燒顆粒的痕跡。這進一步證明了它并非現代仿品。至此,我的收藏品中又多了一把金代黑定執壺,這讓我倍感欣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江城|
连江县|
莲花县|
高雄县|
石台县|
称多县|
淮安市|
梅州市|
比如县|
巴彦县|
长垣县|
贵州省|
墨脱县|
丰宁|
西丰县|
竹溪县|
琼结县|
仁怀市|
西充县|
徐闻县|
云龙县|
崇州市|
望城县|
建宁县|
镶黄旗|
广平县|
库车县|
华宁县|
五华县|
汪清县|
新乐市|
托克逊县|
海阳市|
德惠市|
阜城县|
巴青县|
蒙阴县|
临安市|
房产|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