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撫挖人物小傳——王連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連才,漢族,1930年出生在丹東東港市孤山鎮劉屯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小學文化。1953年,他一個人背井離鄉來到撫順,正趕上撫順礦務局機電廠招工,他便報名參加了招考,被撫順礦務局機電廠鑄鋼車間砂型段錄用為砂型工。從此便開始了他的“撫挖”生涯。</p><p class="ql-block"> 由于他有點文化基礎,加之勤奮好學,工作又扎實肯干,不怕吃苦。經過幾年的努力,到60年代初期,被廠里評定為5級砂型工,成為該車間砂型段的生產骨干。</p><p class="ql-block"> 王連才除了工作扎實肯干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有超凡的記憶能力,凡是他經手的事可謂過目不忘。他的超凡能力是怎樣被發現的呢?這還得從工作說起。砂型工段是機械工業熱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主要是按制造機械零部件的圖紙,用木材和砂子做成樣型、模型。然后把鋼、鐵水倒入模型中,冷卻后,按照圖紙設計的零部件的基本形狀就出來了,然后,再把零部件送到冷加工車間,進行切削的精加工。該廠是一個特大型機械企業,一臺大型機器就有幾千個零部件,而該廠一年就要生產多少種大型機器設備,僅挖掘機每年就要生產很多種型號。所以,每年有成千上萬種零部件需要做砂型。而對于重復生產的零部件,砂型也可以重復使用,這不僅會縮短工期,而且還會節約大量的人工、木材,砂料及一些化學材料。但如何把成千上萬的舊砂型保管起來,以備下次再用,這個管理確成了大問題,如果你到鑄鋼車間的倉庫一看就懂了,那些等待重復使用的舊砂型堆積如山。如何把它們管理的井井有條,當生產需要時,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出來。這就要求,除了有一套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外,還要懂得砂型技術,并有一個超強記憶的大腦。而王連才恰恰這幾個條件都具備。特別是他超強的記憶力,不得不讓人折服,在堆積如山的舊砂型堆中,他可以找到任意的一件,甚至隔了幾年沒用過的砂型,他也會不廢吹灰之力的找出來。車間領導發現王連才的這個特殊才能后,便于上世紀50年代末期,把他調到鑄鋼車間生產組,專門管理新、舊砂型的保管及使用工作。使他從工人崗位走上了管理干部崗位,而且這一干就一直到退休。期間,由于他工作認真負責、管理到位,為車間做出了多少貢獻,為廠里節約了多少模型,創造了多少財富,已經無法用數字計算了。</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為他有這個特殊本領,在后來的工作履歷中出現了兩個插曲。</p><p class="ql-block"> 插曲一,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為支援三線建設,撫順挖掘機廠出人、出沒備,開始陸續援建四川長江挖掘機廠。當時王連才正是年富力強時期,他被長江挖掘機廠的領導選中,要調他到長江挖掘機廠。按當時的規定,長江挖掘機廠有用人優先權,凡被選中的干部和工人必須無條件服從。當時,把鑄鋼車間領導仇壞了,因為他們知道,王連才被調走后,他這一大攤子無人可接。但又苦于沒有辦法。最后,連王連才都不知道事情發生了變化。宣布他調到長江挖掘機廠后,暫時把他留在了廠黨辦,“文革”開始后,讓他搞了一段內查外調工作。后來,就通知他不去長江挖掘機廠了,繼續回鑄鋼車間干老本行。現在看,是鑄鋼車間領導背后做了銀多工作,才把他留了下來。</p><p class="ql-block"> 插曲二。1990年,王連才到了退休年齡,此時,他已在挖掘機廠工作了37年,特別是對鑄鋼車間,他熟悉這里的一草一木,和鑄鋼車間結下了深深的情宜。辦完退休手續后,就在他準備離開時,車間領導找他談話,決定返騁他在原崗位上再干幾年。他心里明白,當時廠里很多有名的技術干部,到退休年齡都得按時退休,何況自己是個一般干部呢,盛情難卻,就這樣,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又干了五年,到了65歲才正式回家休息。</p><p class="ql-block"> 王連才于2012年6月13日上午,病逝于撫順,享年83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圖片為王連才及與老同志的留影,最后一張是砂型照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丘县|
屏山县|
宝鸡市|
雅江县|
宝应县|
麟游县|
东城区|
安丘市|
西宁市|
日土县|
运城市|
唐河县|
克拉玛依市|
离岛区|
福海县|
本溪市|
天等县|
格尔木市|
奉化市|
双牌县|
邛崃市|
涞源县|
杨浦区|
孝昌县|
龙州县|
沂南县|
揭东县|
田阳县|
剑川县|
南木林县|
深水埗区|
乐亭县|
东阿县|
孝义市|
巴林右旗|
齐齐哈尔市|
社会|
汽车|
岳阳市|
郧西县|
福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