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堰,是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建造于唐代,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2015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div><br></div><div> 似乎在中學的地理課本上見到過“它山堰”這個名字,卻不曾想這么一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竟在我的家鄉寧波市海曙區鄞江鎮它山堰村。趁回家鄉探親的路途,弟弟的小車把我們載到了它山堰村。</div> <div><br></div><div> 當站在百米長的它山堰水壩上,看兩邊高低不同顏色有異的清水,遙想一千二百多年前,古代家鄉的村民們用150多塊石條石壘砌筑就了這長113米寬4.8米的水壩工程,成功地起到阻咸、蓄淡、泄洪、灌溉的作用,就感覺古代家鄉人的偉大。</div> <div><br></div><div> 經考證,它山堰的偉大之處在于,它是我們水利史上首次出現用塊石壘砌筑就的重力型攔河滾水壩;三七分水的設計,即三分水入內河,七分水入江,實現了對水流的科學調配;成功地阻擋了咸潮倒灌,將海水阻擋在堰外,起到了阻咸蓄淡的作用;洪澇時,能有效排泄洪水,起到泄洪排澇作用……所有這些都體現了古代家鄉人的聰慧和偉大,頗感唏噓和自豪!</div> <div><br></div><div> 在它山堰邊有個建于北宋的它山廟,是為紀念它山堰的締造者王元暐而建,里面供奉的是王元暐及其功臣十兄弟,表達了人們對治水功臣的敬重和紀念。</div> <div><br></div><div> 走過路過鄞江橋,于是駐足。小時候常常會聽到母親口中在念叨這鄞江橋,是因為這鄞江橋是四明山通向寧波的重要交通樞紐。小時候耳熟能詳,于是見到鄞江橋就格外親切。只是聽當地人介紹,建于唐宋的老鄞江橋已于1979年拆除。我們見到的鄞江橋是在2014年重建的,仿老鄞江橋卻比老鄞江橋漂亮。雖然見到的是新鄞江橋,走在廊橋中,仿佛穿越到母親往來鄞江橋的時光,寄托了對母親的思念。</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蚌埠市|
建昌县|
苍梧县|
苍溪县|
清丰县|
新乡市|
武强县|
镇巴县|
三台县|
营口市|
昌江|
赞皇县|
淳安县|
澄迈县|
宽城|
盐山县|
云和县|
方城县|
郁南县|
会泽县|
武功县|
旅游|
卢龙县|
酉阳|
略阳县|
南川市|
禄丰县|
汶川县|
谢通门县|
白银市|
安新县|
清水河县|
皮山县|
盐池县|
谢通门县|
汉寿县|
鹿邑县|
武义县|
靖宇县|
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