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眾所周知,五月五日是馬克思的生日。每每這個時候,作為“馬粉”之一的我都會有些許激動的。無他,拋開馬克思所創(chuàng)設理論的思想內(nèi)涵,強大無比的戰(zhàn)斗力,尤其是對后世所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力,僅就他著書立說時的態(tài)度嚴謹,尤其是不畏時局變化,勇往直前的斗爭精神,每每想起,都會讓我肅然起敬的。令眾多朋友意想不到的是,我對馬克思的崇拜,是從讀《資本論》開始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又名《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的《資本論》,是德國思想家卡爾·馬克思創(chuàng)作的政治經(jīng)濟學著作,1867—1894年分為三卷出版。該書以剩余價值為中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資本的生產(chǎn)過程,分析了剩余價值的生產(chǎn)問題。第二卷在資本生產(chǎn)過程的基礎上研究了資本的流通過程,分析了剩余價值的實現(xiàn)問題。第三卷講述了資本主義生產(chǎn)的總過程,分別研究了資本和剩余價值的具體形式。這一卷講述的內(nèi)容達到了資本的生產(chǎn)過程、流通過程和分配過程的高度統(tǒng)一,分析了剩余價值的分配問題。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作為指導,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使唯物史觀得到科學驗證和進一步的豐富發(fā)展。可以不夸張的說,《資本論》跨越了經(jīng)濟、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是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運動的思想指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馬克思創(chuàng)作《資本論》的歷程堪稱一部思想與生活的雙重史詩,凝聚了他畢生的心血、貧困的煎熬以及不屈的學術追求。首先經(jīng)濟上的困頓,使學術研究幾乎在生存邊緣游離。馬克思創(chuàng)作《資本論》時,已流亡海外(倫敦),是靠恩格斯的接濟和微薄的稿酬維持生活的。他的六個孩子中三人因營養(yǎng)不良和疾病夭折,連棺材錢都是需向恩格斯借貸的。以至于當《資本論》第一卷完稿時,他因付不起郵資而無法將手稿寄給出版商。其次是疾病纏身。慢性肝病、癰(皮膚感染)、牙痛和眼疾長期折磨馬克思,常迫使他中斷寫作。他曾自嘲:"我是在癰的刀劍下完成《資本論》的。"1867年校對《資本論》清樣時,他因癰發(fā)作不得不趴在床上修改,有的字跡也因此扭曲起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最令人敬佩的是,馬克思于學術上近乎偏執(zhí)的嚴謹。馬克思為寫作《資本論》研讀了超過1,500本書籍,從經(jīng)濟學著作到工廠視察員報告,甚至自學數(shù)學以完善剩余價值理論。他不斷推翻自己的手稿,僅《資本論》第二卷就留下8份不同版本。第一卷的德文版出版前,他親自根據(jù)法文版修訂了300多處。也正因為如此,原計劃六卷本的《資本論》最終只出版第一卷(1867年),后兩卷是由恩格斯根據(jù)遺稿整理出版的。馬克思臨終前桌上仍堆滿未完成的手稿,他曾說:"我至少得弄清楚這些材料,不讓那些資產(chǎn)階級混蛋們有一天能說我的結論是倉促得出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資本論》第一卷序言中,馬克思寫道:"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這句話恰是他自身歷程的寫照。這部耗時40年(從1843年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算起)的著作,最終成為解剖資本主義制度的"手術刀",其創(chuàng)作過程本身便是對"異化勞動"最深刻的實踐批判。馬克思的堅韌證明:思想的重量往往以生命的密度為砝碼。當他在大英博物館的水泥地上磨出兩道腳印時,人類對自身經(jīng)濟結構的認識早已被永久改變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實事求是的講,我對馬克思著作的接觸并不晚。大概是1974年春節(jié)(時年12歲)前后,不知受什么所觸動,我突然有了讀書的興趣。這種讀法是要真的進入狀態(tài)的。不僅課堂上讀,課下也是要讀的;吃飯時要邊吃邊讀,即便走路也是要邊走邊讀的。以如今天的人們刷手機。用“廢寢忘食”四個字來形容,也是一點也不為過的。然而,時值“文革”未期,就整個社會環(huán)境而言,尚處于知識荒蕪期。不說沒錢買書,即便有錢,在我們那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豫東鄉(xiāng)村,也是無書可買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值得慶幸的是,命運待我并不是一味刻薄的。相對于我身邊那些小伙伴而言,我讀書的條件還是相對優(yōu)越的。作為大隊書記的父親,發(fā)現(xiàn)我對讀書來了興趣,倍感欣慰。也許是自己文化程度不高的緣故,對讀書自然大力支持的。于是,他老人家不僅想法設法幫我借書,并不時的把大隊部里邊的報紙、雜志,尤其是馬恩列斯著作帶回家里。盡管這些報紙和雜志的日期已嚴重滯后,讀到的《河南日報》,一般是十天左右的;讀到的《人民日報》,往往是一個月后的;能看到的《紅旗》雜志,自然是上上個月的。但于我而言,這何嘗不是一場又一場驚喜。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初次接觸到了馬克斯的著作。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其與恩格斯合著的《共產(chǎn)黨宣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也許是命運的捉弄,反而促成了我對《資本論》的快速接近。我大學的第一志愿報的分明是開封師院中文系,第二志愿才是鄭州大學經(jīng)濟系。不知為何?分數(shù)早已過線的我,并沒有被第一志愿錄取,反而被鄭大錄取了。于是乎,自大學的第二年級起,我們就學起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實事求是的講,真正吸引我,并讓我下一番功夫的是《資本論》第一卷。講師是北大的高材生李法文老師。他那深入淺出的講解,尤其是語言上的風趣,給我的記憶是終生難忘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和他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以至于他病重在河南醫(yī)學院住院時,我曾守過他三個白天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給我最深印象的是,初學《資本論》時是默讀的。為了加深記憶,更是為了便于理解,后來便要求自己有些章節(jié)必須會背。以至于某些重點的著名論斷,都要清楚的知道在哪一章?哪一節(jié)?甚至于哪一頁的(當然,這指的還是《資本論》第一卷。至于第二卷下的功夫,就簡單多了)。這種看似很笨,實則有效的《資本論》學習方式,于我而言,可謂終生受益。我從中不僅學會了經(jīng)濟和哲學,懂得了其內(nèi)涵的博大精深,甚至學會了如何看待歷史本身?尤其是學會了如何創(chuàng)作論文。在時間過了44年的節(jié)點上,回憶起學習《資本論》的點點滴滴,心中依然充滿著溫馨和感佩!我不僅崇拜《資本論》,更崇拜《資本論》的作者本人!從而也更加懷念我的恩師,尤其是那幾位引導我如何學習《資本論》的人。</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永县|
平遥县|
恭城|
宁化县|
芜湖县|
山阴县|
朝阳县|
澄城县|
新乡市|
泽库县|
通辽市|
延寿县|
霍州市|
綦江县|
吉木乃县|
虞城县|
壶关县|
曲周县|
桑日县|
汽车|
西华县|
蚌埠市|
阜宁县|
新巴尔虎右旗|
西平县|
桑植县|
同心县|
兴隆县|
建水县|
绍兴市|
济南市|
乐山市|
建昌县|
沐川县|
定西市|
贵德县|
民勤县|
探索|
淳化县|
社会|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