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一行第三天計劃是登浙江版的“船底頂”,原版的“船底頂”都沒聽說過,網絡查詢才知是廣東省北部橫跨英德市和韶關市曲江區的最高峰,主峰海拔1586米,因頂峰酷似倒扣的船底得名,是曲江的最高峰,也是廣東省第二高峰。520群沒具體說是何處,我們也沒問,直到昨晚公盂巖下山后開車到樂清雁蕩山顯勝門腳下住宿才知道。</p><p class="ql-block"> 本以為又是野線進景區出的比較輕松的路線,誰知我們不經意間參加了一次難度四顆星的戶外考驗,參加的人直接可以領強驢畢業獎章了。林欽夫婦被拉爆了,在團隊強驢陪同下,終于在天黑前下了山,七月一日自由群周年慶時,要頒給他們倆雙倍大的強驢獎章。猛哥一直擔心猛嫂埋怨路線一點都不難卻不讓她來,這下劇情反轉,無話可說了。我膽戰心驚的一直陪著女兒,直到最后最難點天梯處,還是由楊老師和秋新來支援保護。終于回到平坦大路上,才看到顯勝門就在眼前,雖然只是低處仰望了,但這才放得下心來,女兒終于也通過了強驢畢業,高興的連續吃了兩碗村民煮的豆腐湯。</p><p class="ql-block"> 其實原計劃就是野線進景區出的路線,先野線爬升到景區棧道,走一段棧道又野線上雁蕩山最高峰——百崗尖,下山又野線插到棧道去顯勝門。前半段行程都按計劃,但午飯后從百崗尖下來后,前面的隊員對講機里告知工作人員以景區未完工為由不讓走,交門票錢也不讓。我們只有從另一條野線出,誰知我們闖進了傳說中的雁蕩山“迷魂谷”(也稱“銷魂蕩”),魂倒是沒有被迷,但心力和體力都被虐了,累計上升1166米、下降1160米,幾乎是直上直下,是繼十八重溪、野線靈山后的并列最大難度的路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登百崗之巔 看峽谷山景。東家岙通往百崗尖的山道是雁蕩山南北穿越的經典線路,走過石斛谷溪邊游步道和一段枕木鋪成的游步道,到達上方的仙草瀑,由此進入通往百崗尖的山道。沿著山道一路觀景上行,觀賞了海拔6、7百米山上的東家岙大瀑布后,來到了瀑布頂上的亂石灘溪谷。沿著亂石灘走了一段后,爬上一處刀背山脊,穿過箬竹和雜木山道后到達海拔1000多米的山脊,沿著山脊走向雁蕩山主峰百崗尖。從一處箬竹山道中穿出到達百崗尖東側的山脊,繼續上行不遠就是海拔1108米的雁蕩山主峰百崗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顯勝門兩崖對峙曰門,又稱"仙勝門"。雁蕩山中稱“門”的景點多達十幾處,而以顯勝門為最。顯勝門兩崖高聳兩百米,兩門相隔僅10余米,這種距離的束峙產生的效果至為強烈,令人頭暈目眩,不能久待。素有"天下第一門"之稱.兩壁陡立,直上云霄,氣勢雄偉磅礴;門內絕壁四合,森然環侍;腳下澗水錚錚,境極幽邃;抬頭仰望,頂壁復合,僅留一線,"非中午夜分,不見日月"。一張還須一弛,一剛還須一柔,秀麗多姿的砩頭溪和松坡溪正好充當了“弛”和“柔”的角色,恰如虞姬舞于項王之前,兩相映襯,便成無限風光。游雁蕩者,輒云雁山美中不足者是缺水,殊不知好本多在蕩陰。“門”“溪”之外,景區西首尚有一系列帶“仙”字的景點,散水巖在雁山眾瀑中獨具風姿,南合牌樓群是雁蕩少有的人文景觀,這些皆可視為顯勝門的“和弦”。游顯勝門景區,可知造物主布局之妙。</p><p class="ql-block"> 明代王綰在《游石佛洞》中云:"仰視巨石兩兩數丈,上覆復合,中空一線僅尺許,入 可數百步,如丹闕開闔于層霄飄渺中,曰顯勝門。"徐霞客在《游雁蕩山后記》中說"以路蕪不能入",可見當時道路險峻。顯勝門景區主要景點:南閣牌樓群、會仙峰、仙杖峰、仙游洞、仙巖、顯勝門、石佛洞、散水瀑和散水巖。</p><p class="ql-block"> 百崗尖為雁蕩山主峰,由三尖合成,東尖較低,西尖最高,海拔1108.0米。登臨峰頂,可俯瞰全山風景。舉目遙望,數縣河山,萬里東海,盡收眼底。“百崗云海”如波洶濤涌,變幻無常, 景色壯觀,令人神往,常與“雁湖日出”并提。它與雁湖尖、凌云尖、烏巖尖,合稱雁蕩四大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化县|
台江县|
广西|
大渡口区|
阿巴嘎旗|
肇州县|
犍为县|
香港|
若羌县|
玛多县|
大连市|
阜阳市|
大庆市|
保亭|
运城市|
如皋市|
越西县|
泽普县|
司法|
阳原县|
阿拉善盟|
大化|
石渠县|
修文县|
仙游县|
潜山县|
杨浦区|
凌源市|
玉环县|
岳阳县|
临颍县|
宁国市|
奇台县|
阳新县|
新建县|
兴化市|
偏关县|
舟曲县|
赫章县|
通许县|
徐闻县|